一 地方党报新闻客户端运营的重要社会效益
2018年8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
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指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内容、技术应用、平台终端、管理手段共融互通,催化融合质变,放大一体效能,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郡县治,天下治。和县级融媒体改革一样,地市党报依托新闻客户端作为转型融合的重要载体,也是提升地市党报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的大势所趋。
地市党报新闻客户端作为一种新型媒介,兼具了微信公众号快速的圈式传播特性,更具有信息容量巨大、采编功能齐全、运作稳定安全的特点,其运营具有三个方面的社会效益。
一方面,更好更快地把地市党报的权威内容传播给广大受众,占领主流舆论阵地制高点,以新冠疫情为例,权威快捷地发布各级防疫指挥部的疫情信息,地市党报新闻客户端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另一方面,更新更多地把地市党报的采编内容传播给广大受众,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入民心,新闻客户端本身具有H5、互动游戏等新型的采编手段,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让党报内容鲜活起来,让民众喜闻乐见。
再者,更准确更有效地传播到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当中,让主流媒体的声音实现最大范围的覆盖。在地市行政区域内,地市级党报新闻客户端的安装数量和覆盖范围一般是最广的,不仅各级干部需要安装当地党报新闻客户端,而且通过各种形式及渠道的推广,各行各业各阶层的人民群众安装数量也会相对较多。因此,其影响力和社会效益不言而喻。
二 地市党报新闻客户端目前运营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纵观传播史,技术的每一次发展都带来传媒大变革,给传播生态带来变化。
马歇尔·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四元律”核心观点认为媒介发展是一个多螺旋无终点的变化过程,有一个提升、过时、再现、逆转的过程。媒介四元律很好地阐释了伴随科技发展而导致的媒介更新换代和形态演化。【1】
事实上,地市党报新闻客户端在提升传播力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三个方面的问题和挑战。
(一)制度改革力度不足。以西江日报为例,作为地市级党报,西江日报早在2004年开始就建立了一套有效调动记者工作积极性的绩效考核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在这样的绩效考核制度之下,记者的辛勤付出与工资收入成正比,多劳多得,也形成了为报纸供稿而获取可观收入的惯性思维。
由于转型的大势所趋,2019年8月18日,西江日报新闻客户端正式上线。报社对于采访部门的记者采用报纸分数和新闻客户端分数8:2的比例进行考核。也就是说,一名记者1个月采写发表的稿件得分中,80%是来自报纸,仅有20%来自新闻客户端。
这样的考核制度下,产生了三种明显的问题。一方面,由于收入大部分依然来源于报纸,记者采写新闻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完成报纸的发稿任务,写法上固守在“日报体新闻”的范式中;另一方面,记者采用一稿两投的方式,把投往报纸的稿件同时投给新闻客户端,如此一来,新闻客户端就形同于第二张日报;再者,很多记者存在等报纸先见报后发稿给新闻客户端的情况,影响传播时效。
此外,人员配备不足也是一个问题。地市党报新闻客户端的编辑,工作量十分巨大。以西江日报新闻客户端运营的第一个月为例,每位编辑每个月平均编辑稿件400多篇,从早上8点左右开始,到晚上12点半左右,均为编辑工作的时间。纯编辑为两人,另外一位编辑为兼职编辑,加上把关的编辑部主任,一共就四个人。编辑分为白班和夜班轮流,但周六日和节假日均没休息。
这样一来,编辑工作负荷太重,把关的主任更是“车轮战”,无论哪位编辑值班,主任都要审稿,可谓昼夜兼程。长此以往,大家都感觉不堪重负。
(2)意识更新不足。地市党报是传统媒体的典型,转型融合以后,从事新闻客户端的采编人员依然是原来从事报纸采编的队伍和人员。一些老记者和老编辑,存在因循守旧的现象,在文章的采写和编辑上,停留在办报纸的旧思路。这种现象在地市党报转型的初期尤为突出,一些老记者写惯了深度文章,遇到题材就从报纸维度去想问题,很少会想着用视频、图片等新媒体手段来表现。从而引起了转型的局限。形式转过来,但是意识还一时跟不上。
三 地市党报新闻客户端需要推开的“三重门”
(一)推开制度支撑之门
地市党报新闻客户端的制度支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科学考核制度,二是人员匹配制度。
(1)关键抓考核制度建设
要让记者全心全意发力在新闻客户端,形成强大战斗力,最关键就是抓好考核制度。在新媒体较之纸媒呈现压倒性优势的今天,记者绩效考核的权重应该是新媒体占绝大部分,纸媒只能占少部分。这样才能使记者采写新闻的重心转移到新闻客户端之上,把记者的水平和精力运用到创新新闻客户端作品之中。因此,记者在新闻客户端和报纸的绩效考核比例为8:2左右,才顺应融媒体发展的规律,才能因势利导地调动起记者对于新媒体转型积极性,从而形成强大的融媒体力量,在新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要重视人员匹配制度
现状告诉我们,问题的症结在于,人手配备不足。对于很多地市级党报来说存在两个难点,一是转型的步伐不可能一蹴而就,纸媒部分的任务量变化不会太大,人手自然不能被抽调太多到新媒体;二是大多数地市党报的经营收入仍主要依靠报纸载体实现,新媒体存在投入多与产出少问题,因此,人力精力仍相对偏重纸媒。但是,新闻客户端容量巨大,时效性特别强,这是客观事实,需要更充足的人力,才能实现客户端科学、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事实上,新闻客户端编辑部,起码要配备四名以上的专职编辑,让周六日适当轮休,与此同时,配备至少一位副主任,与把关主任形成把第二道关的轮值,这样才能形成良好循环,真正提高地市级党媒新闻客户端的质量,打造出响亮的新媒体品牌。
在人员的匹配中,地市党报新闻客户端的编委会配备也相当重要,但据了解,很多地市级党报新闻客户端的编委由该单位的新媒体部主要负责人来担任。事实上,无论从级别还是水平上,作为整个党报的新闻客户端,就应该要从日报的编委中,抽调一部分来担任新闻客户端的编委。只有这样,在新闻客户端的三审制度中,才能更好地把好最后审阅关。
推开制度支撑之门,地市级党报新闻客户端才能从记者供稿的质量、编辑水平的提高以及把关水平的严谨上,形成强有力的融合力量,奋进新时代。
(二)推开技术创新之门
融媒体技术的丰富应用,给受众更广泛的体验认识和释放更强大的效能。文字、图片、声音、图像等信息交叉综合,更丰富、更立体、更全面;移动化、分众化、碎片化融合传播,使获悉信息的途径更加便捷;优秀的平面设计在融媒体的运用,将使媒体传播效果较过去更全面、更有体验感、更有获得感。【2】
(1)多运用H5技术
在地市级党报新闻客户端中,H5技术的运用,效果十分良好。随着现代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三维立体交叉的画面已成时尚,设计人员根据新闻素材特点,融合音乐、交互、体验、排版等能力于其中,让读者在新技术的作用下,产生如沐春风的阅读享受,从而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和喜爱度。
H5的优势在于,不必担心色调的输出问题和色差问题,空间表现力很强,如果H5再配有3D软件,就更加如虎添翼了。
(2)多运用高清海报
海报设计师以视觉图形作为载体的一种传播相关信息的艺术设计形式,图形作为海报的主体,担负着与广大客户沟通交流的任务。具有形态人性化、样式多样化、富有趣味性的特点。
高清海报的作用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战役中尤为明显。以西江日报新闻客户端为例,在疫情十分严峻的时刻,急需媒体传播强大的正能量,通过大量的高清海报,以特写镜头配以特效文字的形式,让医务人员、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等新闻主角形象更加鲜活感人,让新闻效果更具冲击力。
特别是西江日报新闻客户端推出了一院感染科护士长的工作海报以及高要金利镇冒着暴雨坚守阵地党员干部的海报,一经推送,很快就刷爆了当地人的朋友圈。
【结语】
时移世易,斗转星移。当前,广大地市级党报不可避免地面临从传统转到新型、从报端转到客户端的历史课题,这是大势所趋,也是发展必然。只有勇迎挑战才能化危为机,只有把握关键才能行之有效,因此,地市级党报在构建新闻客户端平台过程中,必须精准发力,科学运营,推开制度支撑之门、意识转型之门、技术创新之门,迈入融媒发展的新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作者:胡兵 刘利湾《畅想与思考:传统媒体如何迎接5G时代》,《南方传媒研究》,2019年第6期,38页。
【2】作者:黄红鹰《浅谈南方日报融媒体产品的视觉设计优化》,《南方传媒研究》,2019年第3期,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