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新自媒体时代已逐渐渗透于人们各方面当中。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于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的公益传播正悄悄兴起。“小木头,大梦想”公益项目中新媒体时代对公益活动的影响之巨大,新媒体环境下公益活动传播是一个新的领域,但是也是参与该公益活动,发现了新媒体下公益活动的传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值得我们对此进行探讨与研究。
从所搜集的关于新媒体时代以及公益活动传播方面的相关文献来看,目前新媒体在公益传播中应用发展及对策的相关研究,在我国还是比较少。为了让新媒体在公益传播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我们应对新媒体在公益活动传播中的应用与发展更深层次的了解和探索。因此,本文试图对新媒体时代下公益活动传播进行研究。 希望通过新媒体在公益活动传播中的问题和解决策略分析,促进新媒体公益活动传播的结合发展,发挥新媒体在公益事业中的强大优势。
新媒体和公益活动
1、新媒体
新媒体是与传统媒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传播技术学者首次提出。关于新媒体的概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以目前学术界和业界还没有对其给出一个精准的定义。对于此,笔者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新媒体的新体现在技术更新、形式革新和理念创新三个方面。它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支持与保障,通过手机、电脑、数字电视等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与交流的媒体形态与环境。新媒体严格来说是数字化的媒体;新媒体的特征就是即时,各方面存在交互,并且可以共享。新媒体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以手机为终端的新媒体对我们的影响巨大。例如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微博、微信、贴吧、抖音”等这些自媒体都是新媒体的一种形态。
2、公益活动传播的概念
公益活动传播是指有公益性质,以社会公共利益出发,推动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的具有传播性且不带盈利性质的活动。公益传播主要是对正面的思想观念进行宣传,能够有效提高社会成员的慈善意识与爱心意识,能够提高全社会的道德风尚,因此我国向来看重公益慈善事业,也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参与到公益传播中去,为公益慈善事业出一份力。因此目前很多人在研究公益活动传播这一现象,致力于提升和革新公益宣传与推广的方法和战略。目前公益传播的形式有:公益组织、公益网站、公益节目等。
二、新媒体下“小木头,大梦想”公益活动的传播策略
2.1利用新媒体平台传播
当前手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高,有人说,微博将人转移到了网络上,而微信则是将人转移到了手机上。人们时时刻刻拿着手机,在手机上进行的微信公益传播也更能进入人们的视野,微信公益传播及时便捷。微信群及微信朋友圈的使用也能让人们在一个较为私密的圈子里分享公益消息。微博、微信是被广泛使用的社交平台, 能够更好扩大公益的影响力,更广泛的传播,在新媒体技术崛起的今天,单凭文字或者图片已经不能满足网民们的信息需求,他们更喜欢富有创造力的漫画、动画、以及富有思想内涵的视频短片。正是因为网民们这样的特征,我们制定了通过制作卡通形象、动画、视频短片等艺术作品吸引他们关注我们的“小木头,大梦想”创意根果计划。
2.2增强公众的参与度
社交平台具有很高的分享性,通过社交平台之间朋友之间的信息传递,将公益信息传递给身边的朋友,并且引导他们投身公益事业,对很多参与者而言,心理层面满足远远高于他们购买东西带来的物质满足感。网民在参与“小木头,大梦想”活动中,如果对活动感兴趣,也可以报名参加根果艺术品的制作,不仅可以和留守儿童直接沟通交流,也可以促进孩子自己的动手能力;而参与者将自己的根果作品发布到朋友圈更能使影响力扩散,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2.3传播具有价值的内容
使用新媒体平台传播公益活动,可以降低传播成本,是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小木头,大梦想”活动可以让公益参与者通过亲子活动和自己制作工艺品等形式来展现参与的过程,公益参与者在做完活动后还可以在朋友圈进行分享引起二次传播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这次的工艺活动以及过程。
三.新媒体下公益活动传播的问题
3.1公益组织信息披露不详
目前在新媒体的环境下,信息公开化,这是一个没有秘密的环境。这一环境下对我们的公益活动或者公益组织的信息更要求公开,更要求要透明。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公益信息没有公开透明化,这也是极其不利于公益的长远发展,信息的不透明则会引起参与公益者的猜疑。在“小木头。大梦想”的一次公益众筹当中,我们也面临过这样的声音:“我们捐的钱该不会你们拿去自己花了吧?”其实我们每次在“小木头,大梦想”的众筹活动中获得的捐助款都是用于了这个公益项目的推广和为这群留守儿童建立他们的根果艺术制作工作室。但是在这些质疑声出现时,我们团队没有及时向公众作出解释,并且在各平台个没有及时公布,导致了一些不积极的不正面的影响,给我们后期的公益运作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麻烦。
3.2缺乏的公益监督机制。
在互联网高速的发展下,很多的网友就爆料出一些负面的公益信息,例如“郭美美事件”,由于缺乏公益监督机制,出现这样的事件,这件事对公众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严重打击了热心群众对于参与公益事业的热情,并且对公益组织也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让大家对公益组织的信任度下降。新媒体环境下,信息传递速度非常快并且面积广,这就造成了公益传播的过程中监督和管理方面难度增加。这些问题则限制了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
3.3 公益传播中的负面信息干扰
新媒体环境下,有很多的虚假信息和诈骗信息出现,这就导致我们的公益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信息缺失、失真,从而导致群众对公益事业的热情下降,对我们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的不信任,并且新媒体下信息传递快,相应的负面信息的传播速度也快,为我们开展推广工作增加了难度。
四、提出新媒体下公益活动传播的新出路
4.1增加透明度,增强公信力
公益项目对自身的形象和道德有更高的要求,这来源于日常公益人员对公益组织的工作实践与参与。对于公益活动需要有专业的组织架构需要明确。对于公益人员的参与情况,参与结果,以及募集到的资金物资来源去向做一个完整的跟踪报告。
4.2 加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公益传播中的配合
公益活动传播本质上市一种信息的传播,而新媒体丰富的媒体形态给公益活动传播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新媒体的发展给社会各个行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而且新媒体与生俱来的媒介属性也是为公益活动传播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新媒体的应用扩大了公益活动的影响力,提高公益活动的传播速度,而且大大降低了公益活动的传播成本;新媒体下呈现形式丰富多样,给大众的冲击感交强。
尽管新媒体的影响力巨大,但是传统媒体任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覆盖率。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背景下,传统的报纸、电视媒体还是具备着高度的公信力。其次,传统媒体有着信息精加工的优势,传统媒体通过对信息的挖掘更能激发大众对信息背后的思考。
“小木头,大梦想”项目过程中在报纸上进行刊登,增加影响面,并且制作投放了大量的公益活动的海报等。
4.3完善公益传播渠道,健全网络公益运行机制
“小木头,大梦想”是一次更贴近生活和孩子的公益传播活动,它让很多的小朋友从小就参与公益事业,并且让更多小朋友提高了动手能力,并且在“小木头,大梦想”举办的根果亲子公益活动中,让孩子和父母一起参与公益,增加了家庭的感情;这让大家既做了公益又收获了亲情,一举两得。
结论
新媒体的呈现形态多样,这给公益活动的传播带来了质的飞跃。为加强新媒体和公益活动传播的结合发展,我们跟应该科学的利用新媒体,促进公益事业发展:一方面:整合传播手段,整合线上线下的传播渠道,对于线上,包括微信、微博、贴吧等对不同受众要有针队性传播;对线下,除了投放宣传海报,加强和其他公益组织的的交流,分享公益资源。另一方面,公益与商业相结合;改变传统的纯捐钱的形式,用商业手段做公益,用商业方式运营公益可以为公益组织创造财富,并且利于公益组织长远发展,树立公益品牌。
参考文献
[1]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 . 李普曼著.闫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方志鑫,蔡莉白.从传播学角度看微信的兴起[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2)
[4] 金恒江,孙子悦.中国公益组织微信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4(8)
[5] 罗雪辉.公益微信传播现状浅谈[J].传媒,2014(17)
[6] 马卉,李宛平.浅谈微信公益活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4(7)
[7] 单晓彤.微信传播模式探析[J].新闻世界,2013(2)
[8] 孙瑜琳.微信的公益发展潜力研究[J].青年记者,2014(20)
个人简介:杨洲,男,汉族,四川成都,本科,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62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