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土壤修复技术在土地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杨琪

南地腾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湖南省长沙市

摘要: 土地修复工作是土地工程当中最为关键的工作之一,由于各类条件因素的影响致使土地资源明显减少,与此同时一些没有被利用的土地资源的开发也存有极为巨大的难度,致使我们国家面临土地资源不足等等问题,现阶段污损土地的治理问题已经成为了重点工作。鉴于此,本篇文章就对土壤修复技术在土地工程当中的运用进行了简单的探究与解析,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与解析可以为相关探究人员以及工作人员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土壤修复技术;土地工程;运用;探究
DOI:10.12721/ccn.2023.15708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我国的人口数量非常多,因此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也比较大,但是目前我国人均的土地资源占有量与实际的平均水平相比还相对较低,由此可见我国目前存在土地资源稀缺的问题,同时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仍然快速的增长,且各项工业产业也不断的发展,使得目前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环境污染等问题,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旱灾、洪涝等问题的出现,同时对于土地资源也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使得目前耕地量以及土壤质量都明显下降。根据目前我国土地资源面临的问题,我国提出了土地工程项目,土地工程主要就是实现未被利用土地资源的开发、已经被利用的土地资源的治理以及对出现污损现象的土地进行修复这三项内容。通过土地工程相关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并且促进我国的土地开发,使得有更多的土地资源能够被应用于各项工作中,比如农业生产、工程项目等等,促进了我国土地利用集约化的实现。

1  现时期土地层土壤改良以及养护存有的主要问题

1.1  应用资金不够充足

土壤的改良以及养护工作除了要有技术方面的支撑,同时还要有资金方面的支撑,在此阶段包含剥离、存储等部分工作阶段。土地层面的土壤改善以及养护工作需要大量资金,特别是土壤改良工作。由于众多施工用地大多并未将土地层面的表层土壤进行剥离,若强制将表层土壤剥离,后续还要采购其他的材料进行回填,这样无疑会加大成本。由于我国对于这方面的政策并不完善,对于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也无明确的标准,因而资金投入并不会太多。因此资金不充足也是土壤改良以及养护的问题之一,此类问题若不能快速解决,很容易影响后期工作的正常进行。

1.2  时间空间存有差异

针对他土壤进行改良的过程当中需要充分遵循“现剥现用”的原则,以免增大土壤改良的成本,然而在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因为各式各样的客观因素所影响,造成刚剥离的土壤难以遵循这一原则。致使此种问题出现的原因有非常多,其中之一就是各地区的土地层面土壤供需难以达到平衡,比如各地区对土壤供需要求不同,难以同时满足要求,导致对土壤的需求存在多余或短缺等情况。其次,从土壤的剥离到应用的这个阶段,各地区有着不同的时间差,比如刚剥离出来的土壤难以被立即应用,只能通过存储来为后期准备。一般状况建设项目与再次应用的土壤之间存在的时间和空间差异,会造成成本增加。

1.3  相关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由于国内土地层面土壤改良以及养护政策不完善,造成有关部门在实际工作执行当中缺少凭证,也无法获得很好的效果,再加上有关单位对于这类工作的重视度也并不高,造成很多单位对此工作的责任规划不够清晰,这样也就很难有所行动。其次,对于资金的支持和土地的使用也没有制定出更清楚的规定,这也是现阶段土壤改良和养护所出现的原因。另外,土地层面土壤的剥离技术在运用期间也缺少对应的参考凭证,造成没有办法获得有效创新。我国对于这部分政策不够完善,致使一些有关工作没有办法正常进行,所以对土地层面土壤改良及养护工作也没有办法达到良好作用。总之,现阶段我国政策不完善是土地层面土壤进行改善和养护所遭遇到瓶颈的最大原因,为了将其提升上来,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健全有关政策,为促进其改良养护工作奠定政策基础。

2  土地工程土壤改良与养护有效对策

2.1  土壤改良

对于土壤的改良工作而言,其最终目标是要将土壤当中的营养成分含量提高,使其能够为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所需养分,若土壤中所含的微生物非常少的情况,会使土壤出现硬化或者板结的情况,无法为作物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养分。土壤改良多采用植树等措施。对于外界所引进的树种,针对当地气候无法适应以及土壤中所含的养分无法提供充足养分,这些都是会导致外来的树种成活率低的重要因素。其次,杂草过多也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使作物在吸收过程中无法提供充足的养分,对其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通常情况下,土壤进行改革过程中都会使用就地取材的原则,把落叶以及动物的粪便当做改良的有效资源,将落叶埋入到土壤当中,并且不能埋的太深,可以加大落叶在土壤中的分解速度,并且还能加强其有机物的含量。另外,还能在土壤中引入蚯蚓开展改良操作。因为蚯蚓属于一种食腐动物,在土壤当中引入蚯蚓可以产生肥料推动作物的健康成长。开展这项工作最直接并且科学的方法还有施肥,在施肥过程中尤其要采用有机肥,并对操作的品种以及量进行合理计算,避免施肥而导致的土壤以及地下水出现污染情况。

2.2  土壤养护

土壤养护多采用种植作物等措施。其中土地土壤当中的水分含量会对作物的成长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如若整治土壤中的含水量相对较多,会导致其成长出现延缓状况,如若作物土壤当中的水分不够充足,又会出现干枯死亡状况。所以,在土壤丰水区域建设排水系统,可以排水至土壤缺水区域,如此一来就可以维持整个土壤水分平衡性,使其水分含量适度,不仅可以协助作物健康成长,并且还可以将土壤的环境进行有效改良。一般状况下,作物种植前期都会对其土壤以及作物的质量开展检验工作,只有保证符合这些标准,作物可以正常生长,并在极大程度上可以降低整治的成本。作物在种植过程当中需要维持土壤的水分,使其保持湿润。作物种植完成以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消毒操作,如此一来可以保证作物的土壤生长环境具有一定健康,生长期间需要随时对其病虫害进行防治操作,将病虫害给其所带来的不利影响进一步降低,如此一来以为作物的健康生长提供进一步的保障。

结语:

总的来说,紧跟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和新型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目前我们的耕地和水资源养活了世界上10%的城市人口,占中国人口的53%,大量的耕地转化为城市,工业区,人类的生活垃圾、农药和城市大量的农业化肥,都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造成我们居住的各个城市的土地和水资源矛盾。因此我们更应该开展土壤整治方面的技术研究,加大污染土壤整治力度,恢复土地利用状况,以促成人和社会、经济、生态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小航,戈丹妮,向修传,崔亚军.气相抽提技术在炼化土壤修复中的工程试验研究[J].当代化工,2021,50(05):1107-1110.DOI:10.13840/j.cnki.cn21-1457/tq.2021.05.024.

[2]杜宜春.浅析土壤修复技术在土地工程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20,40(21):48-50.DOI:10.19754/j.nyyjs.20201115016.

[3]张涛,陈明功.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分析及其应用案例[J].广东化工,2016,43(23):60+68.

[4]张海欧,韩霁昌,王欢元,张扬.污染土地修复工程技术及发展趋势[J].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6):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