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中职数学的教学,往往依托于教材进行纯理论的讲解,这就容易导致学生接触到的数学知识过于抽象化,不容易理解,同时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难激发调动起来。而如果教师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合理引入数学史知识,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通过对数学史的了解,让学生更好地认知数学知识的系统含义,学科价值和作用,同时对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教师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学史知识开展教学?在数学史教学上教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以下本文就结合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具体问题,就这一课题展开详细解析。
一、中职数学的特点分析
中职数学的教材内容中很多属于中高级阶段的数学知识,很多数学知识已经十分复杂抽象,需要较高的逻辑思维能力才能有效理解这些知识,如果学生仅依托于教材进行纯理论的学习,一方面会感觉数学知识抽象难懂,存在认知理解的障碍,同时也会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很难提起学习兴趣。而因为中职的数学教学活动要保持一定的严肃性,教师显然也不能以卡通动漫等趣味性的元素去缓解学习的枯燥,而通过引入数学史知识,把生动有趣的数学史小故事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可以打破单一进行数学知识理论化讲解的枯燥性,激发调动起来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了解数学史知识,丰富学生的数学领域知识储备,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这对改善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二、数学史在中职数学中的应用研究
(一)利用数学史上的著名事件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数学的学科发展过程中,有很多数学家为探索数学问题,研究数学知识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也经历了很多的曲折坎坷,因而数学史的发展上,很多数学知识的探索和发现,其中蕴含了戏剧性和偶然性的因素,数学史上流传着很多传奇性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都跟重大的数学发现有关,如果教师在中职数学的教学上,以趣味性的数学史发现进行课堂导入,让学生先了解一些重大数学发现在历史上的影响,对推动数学学科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知识的欲望,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如对于“概率与统计”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上,教师可以使用十六世纪著名数学家卡尔达诺研究赌博常胜方法的小故事,讲解其发现概率的数学史事件,这样通过以趣味性的小故事进行概率数学知识的导入,学生对概率学习的兴趣会被有效激发调动起来,从而在听课学习上全身心投入,让这一课的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数学史进行拓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
中职数学教材中很多数学知识都或多或少地跟数学史上某些著名事件、公案、重大发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的同时,对相关的数学史著名事件、公案、重大发现给予拓展解析,一方面会打破单纯的理论化教学导致的枯燥乏味,让课堂学习变得趣味盎然,同时也能让学生通过拓展学习,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历史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如在“函数”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讲函数在数学史上最早被伽利略用于计算天文问题,但是仅使用方法而没有对其命名,此后莱布尼茨在研究“幂”的数理关系时,第一次使用“应变量”来表示函数,以及1834年俄国著名数学家在其著作中系统阐释了函数问题,并正式以代数式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史故事。这样学生通过对函数发现数学史知识的了解,可以从这一数学概念在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和意义角度,更为深入地理解掌握函数知识,并通过对函数数学史知识的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这对学生成长为一流的数学人才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
(三)利用数学史启发思考,加强学生数学理解能力
历史上很多数学知识的发现,往往跟数学家遇到某些数学难题,遭遇到巨大的困难,在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数学知识,提出了新的数学研究方法, 教师如果在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把数学史上一些著名的难题讲给学生,让学生思考探索,可以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处在高度活跃的思维状态下学习数学,探索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更为有效的理解掌握。如在“概率”这部分数学知识的教学上,教师可以先提出数学史上著名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果你以抛硬币的方式和人打赌,连续抛了几十次硬币都是反面,那么再抛下一次的时候,你觉得硬币出现正面的机会大一些还是出现反面的机会大一些?”,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其中就包含了对概率数学原理的思考探究,无论学生得出错误的结论还是正确的结论,在了解概率的数学原理,掌握概率知识上都可以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教师如果合理使用数学史上一些难题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并培养学生形成数学学习上积极思考、积极动脑的良好习惯。
三、小结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引入应用数学史知识开展拓展教学,教师要注意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工作,因为数学史知识并不在中职教材的内容中,教师要合理使用数学史知识,必要的知识整理和准备工作是前提,教师只有秉持为教育负责,为学生负责的精神,做好数学史知识的整理准备工作,才能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数学史知识开展教学。
参考文献:
[1]杨贫智. 数学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数字化用户, 2017, 023(035):253.
[2]马刚强. 数学史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探析[J]. 成才之路, 2020(6):2.
[3]沈盈琴. 浅谈数学史融入中职数学课堂[J]. 考试周刊, 2019(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