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世界观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地理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而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了亟待研究和探索的问题。核心素养培养强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环境意识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在高中地理大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具备系统性的地理知识与技能,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Core Literacy)是指个体在特定领域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是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在高中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至关重要。通过地理教学,学生可以获得地球科学、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以及跨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核心素养培养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培养地理科学素养
地理科学是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学科。通过地理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地球的自然景观、人文地理、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等。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理解,在认识和探索地球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地理科学素养,并为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增进环境保护意识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责任感变得尤为重要。地理教学可以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以及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思考如何采取措施减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培养可持续发展意识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地理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目标,并思考如何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实现平衡。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学习不同地区的经济模式和发展策略,了解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四)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地理教育也涉及到不同地区的文化和社会现象。通过学习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背景,学生可以拓宽眼界,增进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培养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素养非常重要。
三、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教学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特点,设计具有启发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合作学习。2.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如讲授、实地考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3.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既注重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技能,如空间思维、图表分析、文献阅读等。4.融合跨学科内容:将地理知识与其他学科内容融合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二)大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1.概念导入:引入本单元的概念和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2.前置知识检测:通过问答、小测验等方式回顾和检测学生对前面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新知识的引入做准备。3.知识引入和拓展:通过讲解、示范、实例分析等方式引入新知识,并扩展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深度和广度。4.学习过程:组织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如小组合作探究、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和学以致用。5.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和提升学习水平。6.评价反馈: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作业、小测验、项目展示等,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三)教学资源选取与利用
1.教材和参考书:选择权威的地理教材和参考书,结合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2.多媒体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软件呈现地理信息,如地理地图、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3.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实践: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地理教育网站和优质教学资源平台等,寻找和使用相关的地理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料和辅助教学工具。
(四)学生主体参与与评价方式
1.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分工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的互动交流和共同探究。2.学术项目设计: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理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和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反思和评价: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和成果,提升他们的自我评价和反馈能力,同时也为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依据。
(五)差异化教学策略
1.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的教学小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2.个性化学习: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习惯和学习偏好,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3.引导学习:通过提问、启发、情境设置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4.提供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偏好,提供多样的学习材料和学习方式,如图表、实例、案例、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六)评价与反馈
1.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采用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如作业、小测验、项目展示、口头报告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发展,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长处和不足。2.反馈与指导: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差距和提升空间,帮助他们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3.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参与自我评价,通过学习日志、学习总结等方式,让学生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七)衔接与延伸
1.与前后单元的衔接:将本单元的内容与前后单元的内容进行衔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和理解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2.深化拓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提供深化拓展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兴趣领域深入研究和学习,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
结束语
本研究旨在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以推动地理教育的转型与发展。通过合理选取和利用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和自主学习,可以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环境意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发展,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浏妃,黄建武.基于UbD理论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以“地貌”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9):17-21.
[2]潘鑫美.大概念视角下的高中地理学习单元重构教学[J].文理导航(上旬),2020(08):49+52.
[3]李采.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4]杜晓亭.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单元教学设计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0.
[5]魏圣梁.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