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当前新闻报道的现状
首先,伴随着自媒体的发展,许多专业化、去组织化、海量的媒介信息展现在群众面前,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会因此下降。新闻报道需要抓住机会、突破瓶颈,积极地进行创新。伴随着媒介融合、科技进步,新闻报道内容具有更高的生产要求,面临着更多的新机遇。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受众习惯于认为新闻报道风格比较僵化、内容深奥,形成了一种长期的刻板印象,新闻报道的吸引力以及影响力存在着不足。在新闻生产流程这一方面,新闻报道的风格比较呆板、内容取材存在着限制、生产方式具有很强的模式化特征。新闻报道习惯于因循守旧、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就会造成路径依赖、新闻的内容缺乏新意。另外,过去新闻报道的传播平台较为单一,难以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传统新闻报道往往局限于“自产自销”,并未对新闻素材进行有效的创新以及二次加工,难以提升用户粘性、影响力不强。主流媒体应该发挥出自身的权威性、做好新闻价值判断,将自身业务特征以及信息传播优势充分结合,分析不同的受众群体,将满足受众需求、创新性的新闻报道生产出来,受众可以实现“主动选择”。
二、新闻报道方法的改革策略
(一)提升业务能力、重视人才引进
传媒从业者应该拥有良好的业务能力以及新闻素养。新的媒介素养则应该具有信心分析、整理的能力。新闻工作者面对大批量的数据,除了处理信息之外,应该通过数据阐述道理、挖掘真相。新闻工作者应该对数据进行合理合法地运用。新闻报道平台必须积极地做好人才引进,将高水平的新闻报道人员引入进来。依据环境改变,优秀新闻记者可以对新闻报道模式进行及时更高,新闻播报也就具有更强的连贯性。针对新闻报道人员,平台可以开展专业知识培训以及定期考核,从而提升其新闻报道水平以及综合素质。
(二)拓展新闻报道渠道
如今,许多媒体机构通过微博、微信以及自有客户端,打造出了比较成熟的新闻报道模式。新闻媒体机构建立音频分享平台、短视频平台以及“中央厨房”,受众覆盖面可以得到提升,也可以对网络舆论进行有效的引导。举例来说,《联播划重点》深入分析受众长久以来的阅读习惯,将一些“硬核”内容进行重新梳理,与新媒体传播充分契合,也高度契合网络受众语态,从而更好地开展移动端推广工作。
短视频内容应该再度挖掘信息价值,从而达到“适销对路”的效果,受众就会积极地进行分享、便于使用。短视频拥有非常强大的社交属性,可以有效的提升用户黏性,就会形成非常可观的流量。短视频平台应该运用其内容传播特征,将碎片化阅读时间充分运用,满足移动用户的社交需求以及情感表达。作为重要的新闻报道形式,短视频可以对主流媒体进行弥补,提升其话语权,对新闻传播方式进行完善。
(三)高度重视新闻市场管控
新闻行业为了提升其高效性以及稳定性,实现平稳的运行,工作人员必须严格依据新闻报道要求,从而对新闻报道模式进行不断创新,考虑到受众的实际切,开展现代化改革,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管理人员为了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必须积极地开展监督管控,对市场竞争秩序进行不断规范,有效的规避一些不必要的恶意竞争。新闻媒体应该充分考虑到自身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平衡。新闻工作者不应该急功近利,只追求自身的利益,不考虑社会责任,发出一些错误的新闻报道。基于自身的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为受众带来公正、真实、高品质的报道,将受众的目光吸引过来,有效提升媒体的竞争力以及公信力。
三、结语
对于广大的受众而言,新闻报道可以帮助自己最新资讯,获取真实、准确、及时的特征。依据市场需求,新闻工作人员对新闻报道方式进行创新,积极地采纳人民群众的建议以及意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实际需求,新闻报道平台也就可以达到更高的收视率。传统新闻报道平台需要与其他新闻报道平台进行深入合作,对新闻资讯渠道进行拓展,受众可以及时地获取海量新闻信息。
【参考文献】
[1]胡婧.如何提升地方电视台新闻报道的亲和力[J].新闻传播,2016,12(09):77+79;
[2]万晓红,王文晶.电视新闻亲民化与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养改革[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13(06):50-52;
[3]刘俊.技术赋权与社会赋权的回响: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新闻改革———基于对近年来央视《新闻联播》春节期间创新的分析[J].新闻界,2015,14(09):30-37;
[4]孙文辉.电视新闻的亲和力改革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17(04):229;
[5]张宇健.试论国内电视新闻改革的“民生”趋势[J].新闻传播,2014,20(1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