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前所建造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数量众多,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大部分城市提供了必要的电力能源。但在追求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也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不但破坏了大部分地区的生态平衡,也阻碍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落实。
1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的意义
能源衰竭对社会发展具有较大影响,现阶段能源问题是社会主要的关注方向。在能源衰竭的同时生态环境也深受影响,为确保人们生活环境质量并减缓能源衰竭,人们需对以上现象进行针对性处理。作为能源消耗较高的项目,水利水电施工中会存在不少环境破坏与污染现象,因此,需在施工中加强对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减小因施工而产生的环境影响,并提升能源的使用效率。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提升有积极促进作用。施工人员需根据技术方案对施工细节进行优化,有利于整改其各施工阶段的质量问题,进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并且水利水电工程可借助节能环保技术实现经济效益的增长,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减少浪费现象的发生并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不仅可以节省资源,还可以减少成本。不断发展节能环保技术对各种工程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2.1加强先进机械设备的引进,提高施工材料质量
水利水电施工中应该加强先进机械设备的引进,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使各项资源得到最优化的配置与利用,使绿色施工理念贯彻落实到施工环节中。对于老化、落后的机械设备应该及时处理和更新,选择更加环保、技术更先进的机械设备。同时,在施工材料方面,材料质量直接影响到水利水电施工质量,必须采购质量等级达标的材料。材料入场前必须做好检验工作,尤其是检验人员必须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避免劣质的材料混入到施工过程中。在绿色施工理念的指导下,设备和材料是施工现场投入比较大的部分,必须充分考虑绿色环保的效益,在此基础上进行施工作业,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环保效益。
2.2选择合适的建设地点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在正式建设和施工之前要做好当地环境的考究工作,确认好施工现场,然后全面地把握施工地的环境情况,特别是考虑当地是否存在地质断层或者地质状况不稳定等现象,这些环境要素都会不利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和建设。因此工作人员要认真分析并且把握当地的环境情况,如果水利水电工程中有很多山脉,那么水流速度会加快,这个时候工作人员应该全面地把握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选择具体位置的时候还要考虑人口密集地区,尽可能地避开人员聚集地带,特别是存在稀有物种的地区储存了大量的水资源,这个时候工作人员还要考虑洪水泛滥问题,将周围的居民转移到安全的地区,然后使用可靠的保护对策,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2.3固体废弃物方面的处理措施
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总量较多,主要包括了建筑人员的生活垃圾和施工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在进行分类回收后,交由环卫部门进行统一处理,而建筑垃圾应按照工作流程运输到指定地点后处理。由于施工期间在对土方进行挖掘和运输时会产生大量废弃建筑材料,所以建设单位必须要提出相关要求并设置处理地点,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流程要求进行规范作业和合理运输,不能够随意进行倾倒或掩埋,形成更加严重的垃圾污染问题和水土流失情况。在工作中需要注意对施工场所和各种危害因素进行监测,尤其是粉尘、噪音、有毒有害物质,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严格控制与治理。
2.4做好扬尘管理工作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在施工的时候需要做好扬尘管理工作,该工作属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重点内容,它也是管理中的重难点,工作人员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扬尘管理体制,优化施工场地,并且在重点位置设计绿化盒,更好地发挥企业的扬尘功效。扬尘出现散落或粉状现象,工作人员应该对相关材料做好有效的运输和保管工作,项目经理还要认真地检查材料的质量和包装,强化其保护力度。
2.5考虑现场环境
水利水电工程企业在具体施工和建设的时候要坚持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不断地推动现场环境和水利水电工程的有机结合,工作人员在实际建设的时候需要把握好水利水电工程和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水利水电工程要平等地对待两者,实现两者的可协调发展,这样才可以保护社会效益,也可以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比方说,水利水电工程在进行拦河坝水毁修复的时候要考虑施工现场的环境特点,合理地建设当地的水利水电工程,实现人类发展与施工环境保护相结合。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和建设的时候要基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进一步地推动企业经济的发展,实现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
2.6控制大气污染方面
为了减少施工时出现的扬尘等空气污染问题,可以在施工时进行合理布局,大量增加盖布或改用库存的方式遮挡保护,在使用车辆运输的过程中,也需要控制实际装载量,控制在一定合理程度内并加盖篷布,配合车速控制要求并在卸料时减少落差,也可以起到一定保护效果。另外,施工现场为了防止车辆经过时出现大量扬尘降低空气质量,需要对地面使用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在车辆出入时配合冲洗车轮防止出现泥土的拖带现象。在现场应及时设置垃圾站和回收清运时间,及时将所有出现的废弃物和垃圾全部进行运输,同时所运输出的废土以及垃圾不允许随意倾倒堆放,避免对其他区域环境产生破坏影响。如果在施工时出现大风天气,需要停止土方作业并配合使用遮盖物保护裸露土地。
2.7根据环境所需合理规划施工计划
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任务在规划时,根据周边环境的实际情况所需进行分析研究,应在满足能源供应的同时对周围环境起到一定改善作用。比如我省所建设的峡山水库,是在潍河下游两岸长期受到洪涝灾害,影响到农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吃水问题后进行规划建设的。由于所处位置属于鲁东隆起地区胶莱断陷盆地西南部,所以实际地形环境较为复杂,经规划建设后水库总容积达到1405亿m³ ,可为周围多个县市提供大量饮水灌溉及供电资源,同时对北部沿海地区的盐碱地质产生了一定改善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中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属于系统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需要工作人员充分考虑工程施工的具体需要,然后建立和环境保护相适应的协调机制和管理体系,并且努力做好环境评价工作,建立绿色环保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降低施工建设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推动水利水电工程企业施工和建设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也可以实现企业的最大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及环境的保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5):3300.
[2]亚森•排吐力.小水电项目环境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以秭归三渡河水利水电枢纽工程为例[D].武汉:中国地质大学,2011.
[3]柳炎杰.金遵干渠环水保措施动态施工机制研究[J].经贸实践,2019(3):262.
[4]赵建鑫.浅议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管理现状及模式[J].绿色环保建材,2018(4):223.
[5]盛山林.试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J].智能城市,2018(1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