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水土保持监测与水生态文明建设

闫鑫斌

云南协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650000

摘要: 新时期我国针对水土保持工作提出来新的要求和新目标,如何提升技术可用性和水土保持效能的提升,成为诸多综合治理项目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水土保持监测,摸清水土流失类型、强度与分布特征、危害及其影响情况、发生发展规律、动态变化趋势,各项措施实施后产生的水土保持效益、生态效益,对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故而对监测成果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水土保持;水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10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需要实事求是,也需要从当下的实际情况出发,并结合诸多的综合性因素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展监测工作,从而获得更全面、更真实的监测数据,为后续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设计提供前车之鉴。所以说,推进水土保持监测工作高质量开展的前提是多方面的,需要从队伍建设、技术应用、管理模式等多方面着手。同时,也要针对当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及时改进不足,切实提升规划设计质量,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保驾护航。

1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

据水利部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到建立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功能评价指标与方法。定期开展监测评价。以及加快推进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全面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提升增效,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首先,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能够全方位地分析当地水土流失的类型及其造成的危害,加深对当地水土流失形成原因的了解,掌握今后发展趋势和动态变化,针对水土流失问题,知道相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手段,创设健康绿色生态环境,为城市的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其次,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能够帮助相关工作人员实时掌握当前水土流失实际情况,便于相关工作对水土流失信息有更充分的掌握,并保障所掌握信息的准确性。最后,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可以加深对水土流失严重程度的掌握,确保及时获取信息,如水土流失走向、强度、范围和地区等。须知,真实、可靠的水土流失信息有助于推动水土保持工作顺利开展。水土流失监测工作可针对已发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总结,展开分析,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治理,避免当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发生。

2水土保持监测与水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2.1加强数据资料的收集

基于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工作的特殊性,尤其要重视做好资料数据的收集工作,确保资料数据的完整性、规范性、真实性以及时效性,完整性是指能够对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工作形成有效的支持,包括水文资料、环境资料、水土监督与治理资料等等。规范性是指数据要清晰,来源渠道要可靠,真实性是指数据必须是水土保持、监督与管理实际工作中所发生、收集、整理的相关数据,而不是随意在网络上下载的,不具备操作性的数据。时效性是指有参考意义的,近期几年的相关数据。所以,就要重视相关资源以及档案的管理工作,通过建设起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及数据库,来对相关的资料数据进行科学而全面的汇总与分析,这样才能够在具体的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工作中发挥出实质性的支持作用。

2.2应用先进的水文监测技术

显而易见,要获得更真实、更详尽、更有效的水土保持资源与数据,就需要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通过设备的辅助来实现。尤其是先进水文监测技术的应用,对于水土保持规划设计工作的影响是深远的。比如,智能测控技术的应用,就能够及时地、准确地、高效地获取最新、最全面的数据资源。而且,智能测控技术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仍然能够很好地将水文监测工作执行到位。比如,定位技术,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其次,在水文监测中利用智能测控技术有利于水土保持规划设计现代化的实现,随着水文信息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但是自动化技术在数据的及时获取、传输、分析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智能测控技术的应用,就很好地突破了这种局限性,通过智能测控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使得水土保持资料的获取途径智能化、数字化程度越来越高,能够实现更有效的水土保持规划设计效果。

2.3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

新时代背景下,若想更高效、规范地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就要求相关部门建立健全工作体系。第一,把技术指导和社会引导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提高水土保持监测水平。相关管理部门可通过制定具体的监测条例来对水土保持监测的技术规范、内容做出明确规定,要求相关人员围绕其内容开展工作。第二,应进一步强化监督工作,充分发挥水土保持监测结果的实效性。比如,针对受生产建设项目影响而发生的水土流失,可采取包括跟踪落实、执法、监督检查等在内的一系列有效方式来进行强化控制。与此同时,还需构建多部门联动的监督检查体系,在水土保持监测与执法方面做进一步加强。第三,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借助简化流程,让监测成果的应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不仅如此,还要对相关工作制度予以不断完善,以便规范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

2.4注重监测人员专业培训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对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是监测人员缺乏较强的专业能力,将会严重影响工作质量。因此,需要注重促进监测人员增强专业能力,以实现工作效率最佳化,促进水土保持工作良好发展。第一,需要对监测人员加大技术、理论指导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让监测人员可以在固定的时间学习新理论。与此同时,需要和内部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大对监测人员的技术指导力度,组成学习小组,同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和交流。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帮助监测人员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借助积极参与实践练习促进其增强综合能力。第二,需要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当监测人员接受了相关培训后,需要开展相应的考核工作,以激励其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动力。与此同时,绩效考核还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形成正确的工作态度,鼓励表现突出的监测人员,惩罚工作被动的员工,让其在开展监测工作中,可以对自身的工作质量与方法引起重视,确保监测更精准。

2.5建立健全监测数据采集标准

通过建立监测数据采集标准,并将其不断完善,可使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工作量明显减少,获得更加理想的工作成效。如今,我国在采集监测数据方面尚有诸多问题存在。我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应积极制定监测数据采集标准,借助信息技术整理过去的水土资源数据,分析水土流失的预防与治理措施,以国外的水土资源保持流失监测数据采集标准为参考,同时立足于此构建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符的监测数据采集标准,但务必要和各地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标准,确保监测数据采集标准更加有效、切实可行,并促进我国水土资源保护工作良好开展。

结束语

在资源、生态保护中,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可以防止我国水土资源流失,并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当前,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一定要符合相关要求,以免再一次破坏自然生态环境,使水土流失程度加剧。同时,还需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解决此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创新监测工作机制,推动环境、自然和生态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向万丽,罗婷,靳艳,等.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探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1(20):168-169.

[2]任怀泽,朱凡.水土保持监测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与改进策略[J].乡村科技,2021,12(16):115-116.

[3]张小霞.浅谈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