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强有力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是乡村振兴的动力之源。云南石漠化地区已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乡村振兴已进入典型示范向全域拓展整体推进阶段。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激发云南石漠化地区乡村振兴新活力,是在新起点上全面高质量推进云南石漠化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1 云南石漠化地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存在问题
1.1 认识不到位,谋划欠深欠准
部分基层党组织缺乏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对乡村振兴认识不到位,谋划欠深入精准。有的还没有完全跳出“就党建论党建”的圈子,有的认为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抓党建,有的存在党建与乡村振兴“两张皮”现象;有的甚至不知道如何来干,找不准切入点,工作中存在懵懂迷茫边干边看的情况。
1.2 力量薄弱,引领能力不足
少数村党组织党员队伍结构不优,平均年龄过大,文化水平较低,思想僵化,观念守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强,跟不上上级党组织的有关工作要求,在争取政策扶持、对接项目资金等方面思路不多、措施不新、效果不佳,与乡村振兴的要求、人民美好生活的期盼仍有一定的差距。
1.3 集体积累不足,后劲乏力
有些村干部缺少实施乡村振兴的长远目标,对发展集体经济缺少主观能动性,难于形成符合实际的有效的带贫益贫机制,引领脱贫固贫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不足。有的能人不愿参与到集体经济中来,怕担风险,怕被人说三道四,怕被拖累,索性自己单干。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使得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甚至能人外出务工,即使留乡的也有不少集体主义观念淡薄,参与集体经济的热情不高。诸多因素致使乡村集体积累不足,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后劲乏力。
1.4 人力匮乏,人才支撑不足
一是有些农村空心化现象还在持续,受就业机会、薪资待遇、基础设施等条件限制,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能力的青壮劳动力持续外流,基层党组织难于吸收这部分优秀人才,吸收新党员后继乏人,无法形成良性循环。二是农村人才匮乏,尤其缺乏懂农爱农的企业经营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农村基层党组织后备力量的短缺,人才支撑不足,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
2 党建引领云南石漠化地区乡村高质量全面振兴的思考
2.1 以提高政治站位为前提,增强引领乡村振兴的“内驱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各项战略举措落实落细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履行好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等职能,要秉承初心,努力肩负起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因此,要坚持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工作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要把学习研究中央和省委、市委对“乡村振兴”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准确把握核心要义,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省委市委的部署及要求上来,不断增强引领乡村振兴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确保方向正确的前提下,按照乡村振兴“20个字”总要求,围绕“五个振兴”,认真研究,抓紧谋划,把省委、市委确定的“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与乡村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一条一条谋划推进措施,一项一项抓好贯彻落实,努力以每一条、每一项具体工作的有效落实,全面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
2.2 以提升组织力为核心,铸强引领乡村振兴战斗堡垒
乡村振兴能否全面实现,关键看能否建立一个坚强有力的党支部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围绕提升组织力核心,突出强化政治功能,切实提高基层党组织推进乡村振兴的政治领导能力。一要配齐配强村支部班子队伍。注重从本村优秀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能手等先进群体中选任村支部书记,优化提升村支部班子队伍整体素质。二要运用务实管用的方法载体,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组织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三要把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确保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扩大基层党组织的覆盖面,增强乡村振兴的组织力量。
2.3 以深化改革为法宝,激发引领乡村振兴新活力
总书记强调“要用好深化改革这个法宝”。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最根本的是要用好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这个法宝,要充分发挥党建在农村综合改革中的引领作用,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推动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经营体系、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农村金融服务、乡村治理体系、干部人才制度等改革进程,支持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推动城乡间要素的双向流动和平等交换,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办法,激发农村各类要素的潜能和各类主体的活力,不断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壮大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积累,助力乡村振兴。
2.4 打造“硬核”队伍,壮大引领乡村振兴的“带动力”
打造引领军的“硬核”,就是要采取一切可行有效的措施打造出一支政治过硬、作风过硬、本领过硬的乡村振兴党员干部队伍,永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硬核”本色,壮大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带动力”。一要政治素养过硬。党员干部的第一标准永远是旗帜鲜明讲政治,对党忠诚是党员干部的首要政治品格和政治生命线。有“硬核”政治素养,才会对党忠诚担当、信念坚定,才会对人民满腔热忱,才会敢于啃“硬骨头”。二是作风过硬。基层党员干部是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实施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是第一位的要求。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稳扎稳打,真抓实干,出实招见实效,作风越硬成效越实。三是本领过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除了实干没有捷径可走。基层党员干部要视岗位为责任,坚定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既能够运筹帷幄当好“指挥员”,又能够冲锋陷阵当好“战斗员”,要能够以更明确的目标、更坚定的决心、更强力的举措,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5 以特色产业为突破口,提升引领乡村振兴的“影响力”
无论是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是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最根本的途径是发展,最有力的武器是产业。有产业支撑,才能从根本上推进乡村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全面过硬,必须以村集体经济作为保障,持续发挥党组织引领推动产业发展的作用,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大力发展有本土特色的农村文化、发展一镇一业、一村一品,因地制宜选好村级集体产业项目。一要聚焦产业,发展“党组织+”产业模式,打造品牌化、特色化、差异化产业。二要加强村党组织对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的领导,探索资源开发型、股份合作型、项目带动型等符合乡土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模式,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3 结束语
强化农村基层党建,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举。党建引领云南石漠化地区乡村振兴,必须找准着力点精准施策,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将党建工作成果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激发云南石漠化地区乡村振兴新活力,高质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