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发展现状
(一)规模不断扩大
科技的发展推动我国消费方式的变革,线上消费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内需热点不断巩固。数据显示,2019年农村线上销售额达到1.7万亿元,比同期增长17.8%,2018年下半年农村网民规模达到2.2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2%。2018年增加电商进农村示范县260个,其中国家级贫困县以及西部地区占比9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电商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二)经营模式深化
随着电子商务进农村的不断推进,其发展模式也在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各地出现一批以地方实际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模式,如遂昌模式:将农产品的供货源和乡镇企业以及城镇熟悉互联网、熟悉市场的当地年轻人连接起来;丽水模式:政府投入资金,企业负责具体的运营,以公益导向,政府制定政策引导市场主体参与;通榆模式:成立电商公司整合生产方的优势农产品资源,通过与全国有实力的大企业共同进行产品的营销与运营,使当地政府、农民、企业、消费者、平台共同创造、共享价值。
(三)政策不断完善
国家通过政策鼓励、支持、引导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电相关政策的出台,规范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2018年财政部下发通知称,通过支持各地优先采取以奖励代替补贴的资金供给经济政策,以国家资金带动资本市场共同参与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工作。
二、制约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农村传统观念根深蒂固、重视短期利益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带动乡村发展日新月异,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与城镇相比依然有不小的差距,服务站经营者文化程度较低,以及观念的落后直接导致新兴事物传播的困难,以宁夏为例,电子商务服务站经营者以初中、小学学历为主。
电子商务与众多传统产业的融合,使得传统产业迸发出新的活力,国家政策的支持使电子商务对于三农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但服务站在农村的推广却面临瓶颈,究其原因依然是农村传统思想的落后阻碍新兴电子商务模式的推广,农民对于电子商务的虚拟交易存在不信任,传统商品交易方式在农村依然占据主流地位,作为新型的网络支付交易方式,电子商务在交易过程中的虚拟性,使得订单存在毁约风险,从而导致交易风险的上升,种种原因导致服务站在农村的发展面临困境。
(二)农村网络体系不健全,网络知识缺乏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不完善,导致信息交流困难,制约着服务站的发展。在我国区域间、城乡间的发展存在不平衡性,使得农村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存在不足,不同地区在信息流通共享方面的差异较大。截至2020年,我国网民用户规模增长迅速达到9.04亿,互联网普及率大幅度提高至64.5%。中国农村网民规模达2.55亿,农村网民占比28.2%,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互联网的普及我国农村地区的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城乡之间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存在差异。
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路径激活策略
(一)加强宣传,利用政策机遇
农村政府部门需要意识到农村电商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作用,加上相关政策的媒体宣传工作,同时还需要帮助农民做好政策的梳理分析工作,将政策的向导和倾斜开门见山地传递给农民,更加有效的深化使农民对电商发展政策的理解。从政府层面上来说要重视政策的落实和指导,真正地把关于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政策落到农村,使得政策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发展中起到真正作用。在政策落实过程中相关责任要具体到人,通过有效的机制推动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更好地发挥作用。作为服务站的经营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了解相关政策及信息,借助国家的政策以及各地区成功经验的支持,在服务站的管理上,更加高效科学。
(二)加大管理,有效整合资源
良好的管理是服务站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企业和政府负责人要根据本地实际引入区外成功管理模式,通过有目的有方向的引导,将业务进行精细化管理使每一项业务有一个细化管理方法和条例,让运营者更具体的能把业务细分管理,从而使服务站的运转更加通畅。最后,政府部门需要合理统筹本地农村电商服务站的分布以及占有,在确保实现农村电商服务站正常运作其基本功能的同时对电商服务站进行整合和归并,政府的适度干涉行为将促使农村电商服务站的发展能够变得更加顺畅。
(三)解决乡村物流运输难题
促进物流,冷链运输,仓储,农村公路改造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的快递网络覆盖,并逐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以及农产品起来的物流配送体系,农村配电网络的双向产业资源。支持物流公司对于市场资源进行优势整合,在县城建立分拣中心,进行集约化管理,进一步降低仓储物流成本,通过建立集物流、宣传、产品、供给等“多点合一”的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推动乡村客、货运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探索新型农村物流模式;建立信息技术支持平台,进一步提升物流发展水平,通过多元一体的物流发展模式,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徐天睿.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商服务站发展现状的田野调查[D].浙江工业大学,2019.
[2]张梅.“互联网+”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策略[J].甘肃农业,2016(18)
[3]李长军.“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