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现今的护理学教育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作为教育的根本。目前高职院校要运用更加有效的思政教育管理体制,加强对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同时探索出更加有效的符合当下护理专业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和技术水平。在国家对教育的改革创新过程中,通过“三全育人”视域下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学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落实国家对护理专业学生的各项要求,培养出高素质优质技术人才[1]。对“三全育人”在护理专业学生的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意义进行讨论,探索“三全育人”视域下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出“三全育人”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学生思政课程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实践措施。
一、“三全育人”视域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的内涵
1.1 “三全育人”视域下护理专业教学的内容
“三全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是以当下护理专业学生发展特色为背景,提出的符合当下护理专业学生学业发展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教育理念。“三全育人”的管理理念中包括了三个方面,即“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等三个内容,其中“三全育人”是以“育人”为中心,将学生培养成有品德,有素质的全方位发展人才,以培养更优秀人才为核心任务。“全员育人”是指学校中所有的教职工都要参与到培养优质护理专业学生的工作之中,学校干部、学校教师、学校党支部、学校德育工作者等都要以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中心展开教育工作;“全过程育人”是指在时间上,从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到在校期间的各项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组织,以及学生进入社会后工作就业的整个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学校都要对学生履行教育的责任,以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技能水平得提高为教育之本。“全方位育人”是指在空间上,包括了校内校外、课上课下、互联网空间和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
1.2 “三全育人”视域下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随着人们对医疗需求的日益增加,对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水平需求的增加,国家对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更加的重视。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在于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出掌握一定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的高素质护理学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国务院提出了“三全育人”的新型高职院校教育模式,明确各高职院校要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三全育人”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是强化“三全育人”教学体系的重要途径,其具体意义体现在以下几点:
1.2.1 落实“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关键途径
在党的十八大中明确指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培养学生的重要任务,在护理专业方面就要求要培育出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护理人才。但是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却存在缺乏立德树人教育理念,难以将“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进行落实的情况[2]。“三全育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旨在实现全员育人的理念得以实现,要求教师们对学生进行从生活到学习以及德育方面的教育,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中,明确要求了教师以及各领导在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到步入岗位的整个期间,要将培养学生德育,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才作为自身的己任,同时也纳入到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之中。
1.2.2 思政教育得到落实的重要保障
在护理专业的教育之中,教师常只关注到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技能的水平,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教育。同时在“三全育人”教学理念的落实过程中,也出现了各人员之间工作难以形成协调的情况,无法满足新时代社会对于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要求。“三全育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有效改善对护理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的情况,落实思政教育。
1.2.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当下护理专业的学生生长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很容易受到不同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非常强烈。在这样的情况下,“三全育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能够让学生在思政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人员的帮助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促进护理专业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实践中的构建
只有构建一个完整科学的“三全育人”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才能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团队全员育人的目标,才能增强高职院校团队育人的意识。
2.1 “三全育人”外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1)导向原则
“三全育人”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要以为外科护理学专业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指向为目的,为各院校的专业课程教师考核标准提供导向。
(2)全面原则
在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时,要实现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同时要采用多种的评价方式对其进行评价,体现出评价结果的全面与评价方式的全面,确保结果的权威与科学。
(3)实用原则
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要求非常高,同时在“三全育人”的背景下,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确保“三全育人”视域下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在实践过程中的实用性原则,确保评价的合理和科学,能够真正反映出外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
2.2 设置评价指标
根据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要求,可将以下几个方面设置为“三全育人”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第一,道德品质。教师是学生效仿的榜样,一个教师要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爱国情操以及作风优良等方面的品质;第二,综合能力。在外科护理学专业的教师要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除了具备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具有全方位的教学能力[3];第三,育人过程。对外科护理学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要将育人过程纳入到教学质量的评价过程中;第四,育人业绩。学生的思想政治表现、学业水平、进步情况等都是作为评价的关键指标。
2.3 实践实施
各高职院校的领导要组织好分工、组织和审定的小组,明确评价的指标,对课程专业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价;其次为了合理和科学得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要规划好评价的时间,最好以每年一次为定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再者,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方式可多样化,采取学生评价、教师自评、同事互评等的评价方式,确保评价的公平、公正以及公开。同时要确保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4]。在评价结束后,对成绩斐然的教师进行奖励和表扬,对处于后位的教师进行激励和促进其反思和成长。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当下社会对于优质的护理学专业人才有了更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在“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下,为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要将“三全育人”视域下外科护理学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落实在护理专业学生的教育教学中,提高高职院校对学生培养的重视,促进院校对学生的思政教育,培养品德高尚、且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护理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梁伟,马俊,梅旭成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理念的内涵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04):36-38.
[2]高歌,赵丽娜构建“三全育人”新平台的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0):32-34.
[3] 何桂华.产科实习护士出科考核成绩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0(22):180-181.
[4] 陈伟,李杨玉琳,郁艳艳,徐永素,张国艺,方亚玲,卢大荣.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临床护理教师评价指标的建立[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66):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