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措施研究

杨作兵

太湖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仓自然资源和规划所,安徽安庆,246400

摘要: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产业、城镇基础设施升级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经济文化生活需要,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持续上升。而土地资源作为我国的核心资源,既决定着城乡建设水平,同时也影响着整个社会稳定发展。但是,综合当前来看,土地资源在应用过程中还存有许多问题,这与土地缺乏规划前瞻性存在密切关系。倘若缺乏对土地资源的统筹应用,就会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不利于缓解人与耕地之间的矛盾。因此,就应充分意识到土地用途管制重要性,并采取相关措施,来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的发挥出土地资源应用价值,以为社会发展谋取更多利益。
关键词: 土地规划管理;问题;措施
DOI:10.12721/ccn.2024.15701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家越来越重视土地的规划管理,同时也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目的是以建设用地、保护耕地为基础,更好的推动和落实土地规划,加快城乡建设进程。但是,目前土地规划管理过程中还存有很多问题,像:对农村耕地保护力度不足、未对土地应用展开科学规划、规划滞后以及个部门规划不一致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应用。因此,相关部门就应加强政策引导,同时加大推广力度,有效开展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增强人们保护土地资源的意识,避免造成土地资源浪费,从而保障城乡发展建设。本文就针对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土地规划管理的重要性

我国国土辽阔,但人均耕地面积却较少,并且土地资源呈现高山和高原占比较高,土地和丘陵占比较少的特征。而只有合理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才能实现对土地资源的更充分利用。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化发展进程也在不断加快,人们对土地资源的应用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但是,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现象逐渐严重,并且随着人们用地方式的不合理,土地资源也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因此,只有做好对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工作,才能有效缓解水土流失的现象,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合理性保护,从而更好的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1】。

二、当前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当前土地规划管理存在主要问题的分析与了解,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帮助我们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确保加大土地的规划管理力度,实现合理用地、科学用地,更好的为社会稳定发展奠定基础。下面,就针对当前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土地资源的应用结构失衡

土地资源应用结构失衡是当前影响我国土地规划管理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主要表现为:农村土地建设和住房建设分配不均,导致土地资源应用不合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而很多部门往往只注重经济效益的提升,忽视了土地资源应用的长期性规划,导致在一些工程项目中,未合理的分配土地资源,从而造成了土地资源浪费。而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耕地面积被占用的情况,这样就给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带来了一定影响。当前,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农村人口也逐步涌向城市,造成了农村地区出现了很多闲置的耕地,而相关部门却未对闲置的耕地进行重新规划和统一管理,导致耕地荒废,从而也导致了土地资源浪费【2】。

(二)土地规划有待进一步提升

要想实现对土地资源的高效化管理,首先还是要采取科学的管理模式,并且在土地用途管制方面下功夫,以更好的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但是,就针对当前的土地规划管理而言,还存有很多问题。第一,当前所构建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完善。在开展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时,激励机制的缺乏,就会影响土地规划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土地规划管理工作无法高效进行。第二,执法力度不足。目前各个地区都在国家相关政策基础上制定和完善了本地区的土地规划管理政策,但是很多政策措施在执行时只是流于形式化,并未落实到实处,导致仍有很多地区的土地管理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从而也就加重了土地资源浪费的现象【3】。第三,规划缺乏前瞻性,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生活需要。许多乡村振兴项目因规划限制无法落地,造成土地管理巨大压力。第四,规划工作中存在上位规划对下位规划指标过度约束,下位规划发展空间有限。

(三)对土地规划管理缺乏约束力

根据最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可知,城市的整体规划都要依托于土地规划管理规划,且用地规模也一定要局限于规划中所明确的应用规模。但是,当前我国还未构建健全的规划体系,像:城市建设、水利建设等的规划期限和内容范围等,也未与土地的整体规划管理相衔接,导致各个行业在用地规模方面存有出入。此外,健全法律体系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限制,使得相关工作在开展过程中缺乏法律体系的支撑。

三、强化土地规划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结合实际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科学且合理的土地管理计划,可给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进行提供指导性作用。因此,就应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完善的土地规划管理计划,确保推动计划落地执行,突出土地规划管理作用。首先,就是要突出土地使用的调节功能,各个地区的城市规划发展一定要与国家的整体规划相衔接,确保符合用地需求。对于不符合规划的情况,一定要及时整改,避免出现土地资源浪费的情况。其次,要结合土地规划管理计划,发展基础性产业,根据经济可行、时间控制等原则,实现基础产业与能源发展、交通发展等设施的齐头并进,以降低盲目使用土地的风险。此外,还应制定可行的用地标准,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对土地资源应用进行合理性规划,同时相应的法律法规等内容也应及时更新和完善,确保能给土地规划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制度保障。在土地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还应注重科学发展农业,避免土地供需矛盾的发生,提升现有耕地的农业产量,保证农业生产稳定,以此也就有利于促进土地规划管理可持续发展【4】。

(二)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故做好对土地资源的统筹规划管理,对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至关重要。首先,就是要积极引进和利用当前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像:遥感技术、GPS定位技术等,以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勘察力度,同时增强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其次,还应充分意识到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在开展各项工作时,要注重对土地资源的保护。而对于土地规划管理人员而言,其自身也应加强对新型理论知识和技术的学习,不断提升个人的专业能力,这样所制定的土地计划才会更合理更科学。此外,在制定土地计划时,也可邀请工作组以外的部委或者公众代表参与,并交换意见,确保所制定的土地规划管理计划能更好落地执行,更贴合大众需求。尤其是当前人们对用地需求在逐步增多,此时就更应制定科学的土地管理计划,以此不仅能够充分的体现国家公共利益,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不同区域的协调发展【5】。

结论:

不断研究与分析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措施,对于帮助我们及时的做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制定完善且可落地的土地规划计划,最大程度的提升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在研究时,首先认识与了解了土地规划管理的重要性,并对当前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了分析,进而从实际构建“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以及构建“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全国统一、相互衔接、分级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两个方面来做好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增强对土地规划的智能化管理,更好的实现节约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目的,以此也就能更好的支撑整个社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晓静. 如何做好土地管理与规划的策略[C]//重庆市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经济管理与技术创新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2:40-42.DOI:10.26914/c.cnkihy.2022.014442.

[2]宋赞.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关系探讨[J].居业,2021(08):33-34.

[3]罗毅.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房地产世界,2020(16):26-28.

[4]杨宝森.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03):156-157.DOI:10.16660/j.cnki.1674-098X.2020.03.156.

[5]张士岐.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农家参谋,2019(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