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及有效路径探析

郑大劲

浙江汇丰环境检测有限公司,浙江省丽水市,323000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过去的经济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工作不够重视,导致周围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尤其是土壤污染。因此,如何有效地监测和控制土壤环境,已成为有关部门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针对目前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质量控制途径,以促进我国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提升路径
DOI:10.12721/ccn.2024.15742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虽然国家对土壤污染治理非常重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仍不能对土壤环境进行有效的监测,导致土壤质量控制存在诸多问题。在上述背景下,相关人员需要对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全面的关注,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解决相关问题,提升我国的检测质量工作水平,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1.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

1.1.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不完善

从目前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现状看,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首先,我国缺乏完善的质检管理组织结构,造成质检工作职责不明确,分工不明确。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各部门之间很难形成合力,制约了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其次,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缺乏明确的目标与规划,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同时相关法律、标准更新滞后,无法满足环境监测的发展需求。最后,由于缺乏统一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分析标准,导致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1.2.质量监测标准规范不统一

目前,我国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存在着标准不统一、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不同地区、不同实验室检测方法及质量标准不尽相同,影响了监测结果的可比性和可信性。首先,土壤环境监测指标与标准不统一,不同地区、不同实验室对土壤环境的监测指标及标准不尽相同。如在土壤污染监测中,一些实验室仅关注重金属污染,有的实验室同时考虑有机、复合污染,造成跨区域、跨实验室对比分析的困难。其次,监测方法与流程不统一,不同实验室对土壤环境监测的方法与流程不尽相同。例如,在土样采集与处理方面,有的实验室采用整层采样,有的实验室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这两种方法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甚至会产生误差。最后,质量标准与标准的不统一。如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有的地区使用单因素评价方法,有的地区使用综合评价方法,这就造成了区域间、实验室间质量评价的困难。

1.3.未更新质量测试技术设备

在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由于资金、人员、政策等原因,部分实验室及监测机构未能及时更新设备,造成监测结果误差与偏差,导致监测质量问题。一是仪器设备老化严重,部分实验室、监测机构长期使用老化的仪器,其仪器精度与稳定性已无法满足现代化监测标准的要求。这些仪器的技术参数、性能指标都已过时,造成了测量结果的偏差。二是一些实验室仍停留在传统的人工监测方法和落后的检测方法。如对土样的处理与分析,目前仍采用人工称量、化学分析等手段。这些方法不仅效率低,且存在较大的误差,已不能满足现代环境监测对精度和精度的要求。

2.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有效路径

2.1.强化监测人员质量控制意识

第一,管理者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定期对监测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前,管理者要全面了解监测人员的总体情况,确保培训的针对性。然后,请专业人员为监测人员讲解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其在培训期间增强自身的质量控制意识。第二,在开展土壤环境监测工作时,管理者要加强对质量控制的宣传,使其认识到质量控制的重要意义,可利用海报宣传、知识问答等方式宣传质量管理工作,使监测人员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增强监测人员的质量控制意识。

2.2.加强土壤环境监测监督管理

第一,相关管理人员要根据土壤监测的实际情况,针对不同的工作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监管制度。第二,管理者要对工作进行规范和制度化,不能因为个别人的调动或离职而使管理陷入瘫痪。第三,由于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特殊性,监测人员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监测方法,所以相关管理人员必须对监测人员所采用的监测方法进行监控,以免因监测方法不合理而造成不准确的土壤环境监测结果。第四,为确保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合理性,相关管理人员需在开展工作前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土壤环境、水文情况,并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与分析,在总结出相关规律后,才能开展相关管理工作,确保监测工作的合理性。

2.3.全面掌握土壤环境监测流程

第一,管理者要有一套严格的审核监测方案,在对土壤监测各环节进行全面分析后,制定层层递进的质量监控措施,确保监测流程的完整性。第二,管理者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定期对土壤取样进行监测,从而确保管理者对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真实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如果在取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要及时处理,确保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第三,为优化土壤环境监测流程,相关管理人员应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监测流程,并在保证监测质量的前提下,持续优化监测流程,使监测人员既能保证监测质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推动土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整体提高。

2.4.通过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领域,同时,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也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具体要求如下:第一,在土壤环境监测中,采样与制样环境工作人员可通过先进的探测技术收集周边环境信息,并结合相关数据选择最优的地点采集土壤样本,这样既能保证土壤环境监测的质量,又能提高工作效率,便于管理者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同时,利用探测技术管理者还能记录监测人员的工作情况,使管理者对监测人员的工作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第二,管理者可通过先进的监测技术降低外部因素对样品的影响,并通过该技术实现对样品状态的实时远程监测,从而有效地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第三,在实验室中,管理者也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全面地分析监测数据,既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又能提高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管理者可以通过对土壤的数据规律进行总结,从而有效地对土壤环境监测工作进行质量管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时代背景下,人民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国家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工作也越来越重视,这不仅是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要求,更是保障国家经济稳定发展的需要。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在土壤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上做好质量管理,站在全局的高度,全面管理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从而让土壤环境监测工作真正发挥它的作用,为国家的建设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刘琳娟,黄娟,张晔霞等.建立土壤监测分析质量管理及评估体系的探讨[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9,11(03):58-62.

[2]绳秋月,钟罗罗,吴植.土壤环境监测中现场采集和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研究[J].节能与环保,2019(11):88-89.

[3]邓正东.对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问题的分析[J].环境与发展,2020,32(04):136-137.

[4]田一茗,孟美杉,孙杰夫.关于我国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发展历程、思考与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46(06):75-81.

[5]严里特,卢漫,范小叶,马福良,齐垒钢.土壤环境动态监测系统在城市生态景观绿带中的应用研究[J].市政技术,2021,39(08):207-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