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健康不用多说,需要大家拥有爱锻炼的好习惯,具备健康的体魄。而身心健康指的是个人自我身心的健康,以及与社会和谐相处的态度与过程,这两种健康我们都可以借助体育教学来帮助学生达成。高中时期由于受到高考的压力,正处于黄金成长阶段的高中生其性格特点、身心品质逐渐趋于成人化,因此对这一时期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十分重要。
一、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对于学生身体健康的意义
根据调查研究显示,学生身心健康与高中体育教学有着莫大的 关联,而且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而在教学过程 中必须要注重高中体育教学,认真分析目前教学存在的弊端,从弊 端着手展开更恰当的方式,更贴合学生实际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 创造更恰当的教学氛围,从根本上推动教学工作得到改善和优化。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从多个角度观察学生,真正了解学 生的需求,开展更有趣味且能够促进学生身心成长的教学形式,让 学生能够具有积极向上的锻炼意识,使其能够掌握更全面的体育知 识,掌握体育技巧,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必须重视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是让学生在紧张的高中学习压力之外拥有一个减压的环境,还是为了让学生的身心健康得到积极的发展。
二、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提高有效性的策略
(一)采用正确的引导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高中生而言,学业的压力、高考的压力,让他们的时间十分紧张,因此,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十分的重要。对于高中体育教学来说,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处,课堂教学的质量与高中体育的教学是否能够进步息息相关。高质量的体育教学能够不断带动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让这门课程发挥最大的作用。体育教学课堂现存的问题在于体育教学方式单一,课堂内容单调,有限的课堂时间完成当天的教学任务之后就是自由活动,忽视了对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学生在体育课堂上也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敷衍了事,课下并没有将课堂知识应用,平时也忽视锻炼的安排。体育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培养学生对运动的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例如,由于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性较大,对体育项目也有不同的偏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安排体育项目,在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之后,教师可以课堂分项教学,并引入更多趣味性的游戏项目,以此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传授学生在运动中如何保护自身安全,在遇到意外情况时如何处理,让学生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学习正确的运动保健知识。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要利用好有限的体育课时间,安排好教学进度,以当前高中生最根本的需要出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高中阶段,学生在体育课上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体魄,培养兴趣,因此,教师需要根据这类基础需求,合理科学的安排教学内容,一方面保障学生能够加强身体锻炼,同时确保学生在运动时不会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则是培养一些学生潜在的天赋,为学生体育项目的个性化发展提供平台,让学生能够得到多样化的发展。
(二)结合心理健康的教学,保证学生全面的发展
在传统的观念中,体育教学似乎只与身体健康有所关联,体育的存在只是为了强健体魄。然而,在现如今的体育教学理念中,体育锻炼不仅是为了帮助学生健康的成长发育,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能身心双重健康发展。正确的体育教学能够引领学生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释放压力,学会调节不良情绪,促使学生的心理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高中生在高考的压力之下,每天都有繁重的学业,白天里需要学习很多新的知识,晚上还要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及当天的复习和第二天的预习,一天下来,大脑一直在不停地运转,身体和心理都很容易感到疲惫。长久以来,身体与大脑的双重疲惫让学生陷入死循环中,最终不仅影响到身体的健康,还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这种时候,学生需要良好的途径释放压力,调节焦虑,因此,体育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让自身的压力得到释放,使身心收获放松与愉悦,运动也能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去抗住高压的学习,有更多的能量投入到文化课的学习中,形成良性循环。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了压力的释放,也学会了如何调节情绪和压力,当学生遇到学业或者生活上的压力时,也能够主动运动,通过在体育课上所学的知识调节自我,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也得到了提高。例如,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可以教导学生一些调节心理压力的运动方式,比如瑜伽、冥想,或一场大汗淋漓的运动,帮助学生的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
结束语
总体来说,高中体育教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是教学的意义所在,同时也能让体育教学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让学生能够在相对舒适和健康的环境下感受到体育教学的魅力,让体育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顽强的意志,这对于学生综合能力及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文章针对于此展开全面的论述分析,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改革建议,深化高中体育教学改革效果。
参考文献:
[1]钟伟良.改善心理品质培养体育技能——提高高中女生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的策略[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18):97-98.
[2]郭士银,刘德乐.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中体育的开展现状和对策研究——以费县第二中学为例[J].科技资讯,2017,15(03):220-221.
[3]李世宏.高中体育专项化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面临的问题与实施策略[J].体育学刊,2016,23(01):12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