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人文关怀在麻醉医生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肖向锋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430300

摘要: 手术室是让人忐忑不安的场所,而麻醉医师是病患生命安全的守护神。时代进步从未停止,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各行各业日渐深入人心。如今,麻醉医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应给予患者更多人文关怀。这对于医患关系以及助力医学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因此,要落实人文关怀的动作,缓解病患不良情绪,同时保证麻醉医生也有良好的工作情绪。
关键词: 人文关怀;麻醉医生;情绪管理
DOI:10.12721/ccn.2022.15703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麻醉是外科发展的基石,随外科发展进步而不断提升相关高精尖技术。麻醉医生虽是医生但往往不直面病人,这个群体经常性被忽视。但其实麻醉医师比主刀大夫更为重要,真正掌握着手术台上病患的生死。医院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只有小手术,没有小麻醉。麻醉医生不仅要监督手术全程,还让病患适时睡眠与苏醒,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人文关怀可以最大程度唤醒患者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更好接纳麻醉医生,有助于医生开展工作。

一、人文关怀简述

人文体现了医者仁心,是医生尊重病患、重视病患、关心病患、爱护病患的体现。人文关怀不仅体现了医院这个特殊环境的文化底蕴,也包含了医护人员内在心理,潜意识等思维活动。人文这两个字既简单又繁琐,说简单是因为它的核心是人,人文是思想、观念,人文关怀是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以患者为中心是医院开展工作的宗旨,人文关怀应作为医护人员履行的基本制度和工作内容,如此才能更好服务患者,造福社会。

二、麻醉医生情绪管理分析

2.1 情绪管理

情绪有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之分,消极情绪被完全消灭的可能性不大,但可以对之进行有效的疏导、管理及控制。情绪包括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无论其中哪种情绪都会在身体行为动作上有所反应,而情绪变化也如季节更替般自然而然发生。但麻醉医生的特殊身份更要求他们需要有平稳的情绪,负面情绪对于麻醉医生自身的身心健康、日常工作生活、医患关系等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情绪管理需要个人善于把控自我,善于调节情绪,对与患者相处的各类事件中引起的反应能予以很好解决,以达观的态度、诙谐的情趣及时地舒缓心理状态。很多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个体都应该对于自身的情绪进行良好的调节,以达到健康的情绪管理,在相处之中无论试图改变自己活着他人的情绪,都应以适当的方式表达适当的情绪。情绪管理就指的是要适时适所,对适当对象恰如其分表达情绪。

2.2 麻醉医生情绪管理问题

不可否认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疾病愈加复杂化,这些因素都会给麻醉医生带来心理压力,影响着他们的正常工作。做好情绪管理成为麻醉医生面临的重要事项,医生在情绪管理上要做好自我减压、自我调节以及自我管理。情绪管理出现失误,麻醉医生极易出现工作失误、效率低下等情况,首当其冲的是身体健康。人文关怀不是单方面的,麻醉医生正确识别病患情绪,构建更为和谐的医患关系。在沟通过程中,恰如其分展示自身情感情绪,尝试用自身感情感染及影响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诚心实意,由此医患工作能够更顺利开展。

麻醉医生应有监控自身情绪以及对情绪状态变化的直觉。消极情绪对于正常工作有一定阻碍,不利于麻醉工作顺利进行并且良性发展。麻醉医生工作内容繁多,这也会导致他们有情绪压力。工作中不仅需要进行设备仪器检核,还要时刻关注病人状态,还有各种安全核查工作等等。人文关怀体现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帮助病患尽快适应手术室这一陌生环境,卸下心理负担。

手术和药物的应激都有可能引起患者的生理和病理变化,这都需要麻醉医生做出及时性处理,手术中的意外情况很大程度依靠麻醉医生解决。可以说手术台上麻醉医生最有把握让患者生存下去,也就是所谓的“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大量的麻醉事故统计资料充分证明:人不仅是安全系统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最难以控制的因素。因此,麻醉医师很有必要做好情绪管理,自身有平稳的情绪才能更好对于病患进行人文关怀,工作效率更能事半功倍。

三、人文关怀在麻醉医生情绪管理中的应用

3.1术前对患者访视工作到位

绝大多数患者对于手术前期准备工作、手术方式、手术室环境等都不甚了解,而恐惧恰恰源于位置。因此,麻醉医生要充分了解病患心理需求,术前给予病人充足的人文关怀能够最大程度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减轻病人心理负担,降低患者对手术的恐惧,使患者能够更从容应对围手术期各项工作,配合手术工作进展。比如在给病人讲解手术方式时,运用口头讲解加宣传手册等给患者心理支持。

3.2麻醉等待区内腾出精力和意识去主动去关心患者

患者入手术室后重视患者感受,切忌让患者产生“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消极情绪。麻醉的是病患,清醒的是麻醉医生。可以说,在麻醉期间,麻醉医生要有着非常清醒的头脑来保证病人真正被麻醉,守卫病患的生命。

3.3术后随访

术后并不是就没有麻醉医生的相关事宜,仍有许多麻醉相关疑虑和问题需要得以解决,使病患无后顾之忧。围手术期期间的用药建议,后续治疗方案,患者病情变化,甚至于病人对麻醉工作的建议或意见等都可以在术后随访中有更深入了解。这一行为,能使病人更能感觉到医护人员的关爱。手术后是否出现因为麻醉产生的并发症,麻醉方案有无改进或者优化的可能,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评估。麻醉医生随访最希望听到的就是患者说“一点都不疼”、“一下就睡着了”这类的话,这既是对麻醉医师能力的肯定,也是医患关系和谐的体现。

四、结语

保证手术期间的患者安全,是麻醉医生的工作核心。医院里流传着“开刀去病,麻醉保命”这么一句话,麻醉这件有风险的事情是病患保全性命的必要条件。麻醉的风险主要在于麻醉药物对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重要器官、血压管理都有一定影响。工作量大且强度高,麻醉医师实属不易。

麻醉医生常常超负荷工作,讽刺的是麻醉医生的猝死概率高于患者麻醉意外的死亡率。麻醉医生也并不只忙碌于手术室,门诊仍有他们的身影。麻醉门诊主要对术前病人进行评估,通过与患者面对面沟通与检查,对患者身体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最大程度降低麻醉病患在术中可能遇到的风险,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麻醉医生是这样的人。他们是从术前就关心病患身体情况的人,是术前就开始详细制定麻醉计划的人;是术中为手术台上病人保驾护航的人,是术中默默守护着病人美梦的人;是术后殷切期盼病人生命体征恢复、病情好转以及安全复苏的人。如果把一台手术的麻醉比作一次飞行旅行,那么麻醉诱导和维持就是起飞和航行阶段,平稳顺利的复苏相当于完美降落。人文关怀贯穿于始终,平稳的情绪有利于一场场手术的完美落幕。

作者信息:

肖向锋、男、1971年8月生、主任医师、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麻醉科主任、430300

参考文献:

候燕 赵美.人文关怀在乳癌病人情绪管理及治疗功能评价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8,(11)

【1】 宋欣欣 彭青. 浅谈术前访视潜在问题和应对措施〔J〕. 临床护理.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