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造景过程中,植物环境艺术的营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指导下,通过剖析传统的造园观,探讨如何运用环境心理学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实用性和观赏性。与此同时,园林植物环境的艺术设计和营造有着十分明显的优点,它不仅可以使人们所居住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加美好,还可以将自然景观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密切关系发挥出来,同时,植物景观还可以促进社会园林绿化体系的完善和完善,也是有关人士进行最佳园林环境设计的一种基本的运用手段。
1.园林植物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性
园林植物环境艺术营造是通过对植物种类、形态、布局的合理选择,营造出优美、浓郁的植物景观,营造出一种令人愉悦、自然的空间环境。通过对植物形态、色彩和肌理的艺术加工,可以赋予花园特有的艺术吸引力,并增添其欣赏价值。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设计,不仅要追求美学效果,而且要注意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合理的绿化树种及配置能够提高绿化面积、提高大气品质、吸收有害气体及粉尘、净化水质、改善都市气候、满足市民需求。在园林绿化中,要创造出一种富有人情味的园林景观。通过对植物景观进行适当的布局,使人在获得良好的视觉感受的同时,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从而提升人们的闲暇和娱乐体验,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在园林植物环境中,不仅要寻求一般的审美价值,而且还要注意其地域文化的继承性。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情况,选用适宜的植物,结合地方风俗习惯,营造出富有地方特色,又能反映地域特征的园林景观。
2.园林植物环境艺术设计在植物景观造景中的应用
2.1.植物选择
选择植物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其对特定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根据景观区的气候、土壤和水分条件,选用与之相适应的植物品种。比如,在干旱地区选择耐旱植物,在潮湿地区选择耐湿性植物。植物的色彩、形态、质地对景观视觉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植物的色彩主要体现在花、叶、果三个部位,可选用与周围环境相配的色彩,或利用植物本身的形状和质地,增加视觉层次。植物的种植特性包括树木高度、树冠形态和生长速率等。例如,树的高度和分支状况会影响视觉的开敞与透明性,地被植物的生长习性可用于覆土。同时,植物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植物选择的重要内容。筛选出对病虫害具有较强抗性的植物,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使用,达到园林绿化的可持续性。
2.2.布局与组合
在植物景观设计中,常选用1-2种主导植物,以其高大、独特或艳丽的花姿为景观中心。主要植物可以是高大的乔木,纤细的灌木或直立的竹子。其布置位置应兼顾视觉效果及与其他植物的协调,营造出层次分明、对比鲜明的景观。高的乔木可作背景植物,中等高度的灌木可起到过渡作用,地被较低的地被植物填充。这种布局能让整个景观看上去更丰富,层次更多。在布置和组合时,植物的色彩也很重要。不同的植物用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与艺术享受。比如,用鲜艳的花点缀整个景观,与绿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布局和组合也要充分利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利用各个层面的空间。可选用不同高度的植物,将其有机排列于基地各处,营造立体与曲线之美。另外,相同或相近的植物可以重复使用,产生一种艳丽、统一的感觉,增加整体视觉效果。
2.3.季节变化
春季是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在园林设计上可选用樱花,杜鹃,桃花等春季开花植物。这些植物一到春天就开得很漂亮,让人觉得很有生气。夏季天气炎热,可选用耐高温、抗旱的植物,如石竹,紫薇,夏天的波斯菊等等,为夏季营造出一抹亮丽的景色。其耐热、耐旱、耐高温能力强,能在高温条件下保持绿色。秋季是叶色变化最快的季节,可选用叶色鲜艳的植物作为秋季景观的点缀。如枫树,银杏,落叶松等等,到了秋天,红、黄、橙,五彩缤纷,使人心旷神怡。冬季为植物休眠期,可选用棵树及冬季花卉进行冬季景观设计。如红杉树、柏木等棵树,冬天开花的山茶花和常春藤,为冬天的景色增添几分色彩。除了应季植物的选择之外,还要根据不同季节的植物搭配与布置,创造出不同季节的景观效果。如春季设计,可将春之花与绿草相结合,营造一片繁花之景;在冬季设计时,注意树木的姿态与质地,可创造一个安静、温馨的冬日气氛。
春天是北京颐和园最美的季节之一。设计人员精心布置了大片的春花景观,如樱花,杜鹃等。这些花的精心配置与搭配,让整个春天都变得如画一般美丽,吸引了大批的游人。秋季是苏州拙政园赏红叶的最佳时节。设计人员选用了枫叶、银杏等色彩丰富的秋季园林植物。秋天的时候,这些植物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和黄色,给整个园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上海世博会是一座致力于展示、宣传世界各国文化、科技的国家公园。设计师根据不同国家的季节性景观植物选择配置春樱,夏蔷薇,秋菊等。成都锦里古街是一处以传统文化与古代建筑为主题的旅游景点,配以杉木、红果树等观赏植物,营造出一种温馨、浪漫的冬日景致。
2.4.文化意义
园林植物环境艺术的营造,应充分考虑地域文化与历史背景,突出其文化内涵。植物与世界各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将特定植物应用于景观设计中,能够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弘扬。例如,中国园林常用松、梅、竹等具有长寿、贞节之意的植物,反映出中国文化追求高雅、高尚品德的精神。每一个区域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特征。在植物景观营造中,应根据当地的土壤、气候、水资源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才能体现出不同的地域特征。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可以通过植物的选择与配置,使具有不同文化特色的园林风格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差异。同时,植物景观设计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眼前,更要赋予空间情感与人文内涵。这种文化意义的运用,可以通过赋予某一种植物的象征意义、历史背景或人物故事等来达到,既能提高景观的观赏价值,又能给人以情感上的共鸣与思索。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植物环境艺术设计对于提升植物景观的审美与生态效益,促进景观设计学科的发展,以及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园林植物环境艺术营造是通过植物的选材、布局和组合、艺术处理、季相变化及文化意蕴的运用,营造出丰富独特的植物景观效果,提高空间的审美价值,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