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增强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要通过每个课堂达到上述目标就需要好的课堂教学的支撑。课堂教学就如同建筑设计之于建筑一样,它的功能就是把知识从学术形态转化为教育形态。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涉及面极其广大,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力求通过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应为学生的学习而设计,合理创设情境,营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积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和交流,有效实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保证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益,发展真正的学习,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用先进设备培养积极性
“互联网+教育”成了当前在教学过程中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理念。运用了一些教学视频资源等平台,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将不同的教育资源方法、内容等都放在了不同的网络平台上进行沟通交流。每个人想学习的时候,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进入网络的课堂进行学习,这样,教育就突破了时空限制。所以,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当我们学习高中数学必修一的反比例函数与幂函数,指数函数等的图像变换时,学生需要充分的明确所学的函数图像是怎么来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网上寻找函数相关的PPT来呈现出不同的图像,让学生可以充分理解函数图像的变换问题,以此来对函数图像的形成有一个更加充分的了解。
二、因材施教,事半功倍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我们应该运用多媒体去引领学生学习。利用因材施教,才能够去促进教育公平。和以往的传统教育相比,运用互联网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情况去反复学习,甚至也可以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去学习,以此来真正做到可以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者可以选择在自己喜欢的地点去学习,这种方式是非常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们应该去倡导支持个性化学习方式,互联网教育环境也能够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政府和相关的教育机构也应该通过分析和整理相关的网络数据去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安排合理的学习计划。
比如,在高中数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二节的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时,当我们学习直观图与三视图时,学生需要充分的明确所学的投影的方位以及三视图的位置。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在网上寻找多种的建筑物或者是不同的物体,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更加直观的感受,投影与三视图不同位置的形状,以此来对视图的产生与应用有一个更加充分的了解。
三、重视教学过程设计,培养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设计是教学的核心,该设计要体现整体性,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学生数学认知水平为基础,挖掘知识内涵,推进深度的教学设计。数学知识虽然不是数学核心素养,但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核心素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核心素养主要体现在思想、方法与思维、价值维度等方面。在教学设计中,要立足数学思想方法、思维以及价值维度,体现一定的深度,引导学生融会贯通知识的各个层面,掌握学科本质。以“对数概念”教学设计为例,首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来引入,列出关于大数的计算,让学生分析如何简化计算,此时可以融入数学文化,联想古人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其次,借用德国数学家斯蒂菲尔研究的两行数来进行探索,让学生观察数据表,通过交流得出规律。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假设第一行的数为n,那么第二行与之相对应的数为2n,得出大数的计算方法,帮助学生领悟数学家的思维过程,体会数学探究的严谨性,培养学生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最后,鼓励学生验证是否只能以2为底数,由特殊推广到一般对数函数,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核心素养。
四、注重教学反思,深化核心素养
反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过程,将反思与经验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不断成长。在现阶段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被部分教师所忽视,导致未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效率。为了体现教学设计的优越性,促进教学实践的发展,深化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高中数学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寻求更新颖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以《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一课的教学为例,学生在初中学习的消元法和带入法求解方程都是针对唯一解而言,没有涉及到无解和无穷多解的情况,因此,教师要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先探究方程组的解就是两直线交点坐标这一结论,再探究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与方程的解的个数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掌握此部分知识的核心,从而提高推理能力,深化逻辑推理素养。
结语
总之,合理的课堂教学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创设更多的交流空间,让学生真切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数学思想和方法,提升了学习数学的成就感,进而能培养学生更广阔、更深刻、更敏捷、更富创造力和批判性的思维。高中数学教师应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积极营造高质量思维水平的数学课堂,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胡凤娟,保继光,任子朝,陈昂.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测评案例研究[J].中国考试,2017(11):10-16.
[2]关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教育价值[J].亚太教育,2016(2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