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企业从核算会计模式朝向管理会计模式的转型是一个过程化、整体化的行动,其牵连财务会计活动的各方面,渗透企业运营活动的全过程,直接影响企业的决策与发展,是企业决胜当下、放眼未来的关键。因此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以转型为目标的策略设计时,应重点关注财务会计活动中人的主体地位,以财务人才为基础设计管理机制与核算流程,并通过综合性的考核监督体系为企业财务会计活动设立准绳,以此实现从核算会计模式朝向管理会计模式的全面转型,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决策层面提供源泉、动力。
1企业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现存问题
1.1财会管理观念缺失,无法满足转型需要
我国现阶段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首要问题便是相关人员的实际能力不符合管理会计模式的具体需求,具体体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个人能力不足。管理会计模式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管理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若财务管理人员的个人能力不足,一方面会导致日常的财务分析活动无法推进,难以为企业运营活动提供足够的信息支持;另一方面则会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迟滞于数字核算阶段,阻塞于核算会计模式,无法成功实现转型,对企业的运营有恶劣影响。
(2)团队建设不足。管理会计模式的实际工作环节繁多、复杂,需要多个类型的专业人才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应有的管理效果。若企业忽视团队建设,若缺失具有专业知识的财务管理人员,则会导致相关数据的信息挖掘与趋势分析难以开展,信息可靠性较低,难以满足需要;若缺失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财务管理人员,则会导致管理会计活动具体流程的混乱与资源分配的延误,丧失了管理会计模式的时效性,难以满足需求,不利于企业发展。
1.2具体机制建设不足,难以形成决策指导
(1)信息机制建设。我国现阶段信息化财务管理平台多基于传统的核算会计模式设计,各个财务数据模块之间的联系相对较弱,无法满足管理会计模式在账目核算、收支分析、资本统计、决策设计等方面活动对数据集合化的具体要求。这一方面导致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的具体优势无法得到体现,数据传输阻塞,极大地降低了财务会计活动的实际工作效率,影响财务会计活动的实际效能;另一方面则使得财务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无法紧密衔接,管理会计模式结构化、流程化的优点无法得到体现,数据的真实性、稳定性与时效性受到影响,容易产生影响企业运营决策的相关风险。
(2)管理机制建设。我国财务会计管理活动目前普遍存在重核算会计模式、轻管理会计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企业决策层只认识到了核算会计模式产生的直观数据的实际表现,而忽视了管理会计模式产生的间接数据的深度意义,继而导致企业财务会计活动不更新理念、不创新方法,管理机制、管理原则与管理手段相关建设仍停留于较为初级的阶段,无法与企业从核算会计模式向管理会计模式全面转型的实际需求相适应,为企业自身的发展设置了障碍。
2企业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建议
2.1加强管理会计认知
企业要想进一步推动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工作,需以加强管理会计认知为前提,并要求管理者能够正确认识管理会计工作实施的必要性。管理会计模式的应用,强调在财务管理期间不再以处理经济事务为主要任务,而是需要全面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为其提供必要的预测分析、经营分析等服务,通过全面落实管理会计工作来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逐步达成。同时,企业领导者需明确管理会计工作转型与落实的必要性,加大对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工作的投入力度,除必要的资金支持外,结合企业能力条件等适当增大人力、设备投入,为管理会计转型工作提供物质支撑。另外,核算会计能否顺利转型为管理会计还受到相关人员观念的影响。鉴于此,企业需结合财务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工作人员树立管理会计观念、意识,在促进核算会计与管理会计深入交流的基础上,帮助相关人员做到对核算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内容、任务要求以及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全面掌握,继而为管理会计工作的顺利转型提供保障。
2.2制度与架构完善设置
企业组织架构设置是否合理,以及制度机制是否完善直接影响到管理会计工作能否深度、全面转型,为此企业可结合以下两点为核算会计转型管理会计工作创设良好环境:首先,企业需结合管理会计工作需求完善组织架构的设置,依据当前财务管理现状,将管理会计部门设于财务部门之下,或设置独立的业财融合部门,以此为企业业务、财务的合理衔接打下良好基础。需注意的是,人员选择需符合岗位要求,能够做到对企业业财融合问题的全面掌握。若情况允许,管理会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可保持同等地位,并通过明确划分职责来促进管理会计的顺利转型。其次,企业依据业财融合情况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制度体系,在确定管理会计工作内容、业务流程的前提下,实现管理会计制度的全面落实。同时,全面体现管理会计的监督职能,结合企业资金活动的开展情况,以月度、季度、半年度、年度为周期进行定期考核,依托于数据的采集分析来客观体现出业务活动盈利情况,立足于发展目标进行决策的适当调整。另外,需将管控监督职能落实到企业成本费用支出管理工作中,通过全过程、全面化的监督管控工作将成本支出控制在预期范围内,确保管理会计工作可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3管理会计方法优化
企业要想进一步促进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发展,在财务会计管理期间需强调合理应用管理会计相关技术与方法。纵观现阶段企业管理会计工作,其中业绩评价法、作业成本法、全面预算管理法较为常见。对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主要是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作业优化,通过合理控制资源分配率来减少企业在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基于对成本动因的明确,通过合理分配作业成本来促进作业优化,并实现对成本计算方式的创新应用。对于业绩评价法的应用,需以制定科学的预期目标为前提,结合管理会计需求完善设置考核指标,在企业运营管理期间,通过指标考核结果判断实际业绩与预期业绩之间存在的差异。对于全面预算方法的应用,则是以编制科学预算为基础,强调在运营期间做到对预算的严格执行,以确保企业在开展相关业务活动期间的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并确保生产经营活动得到有效协调,帮助企业在短时间内达成经营发展目标。
结束语
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促使企业纷纷迈入改革、转型发展的道路,纵观现阶段企业会计工作的开展,核算会计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业转型发展需求,向管理会计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以管理会计来取代核算会计,既可以充分挖掘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问题,又能借助现代化、信息化技术来提升企业财务会计管理水平,通过内部控制强化管理支撑企业稳定运营,结合科学合理的经营决策,促进企业转型深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明.企业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策略探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1(17):161-162.
[2]孔玉.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20(19):98-99.
[3]姜慧.企业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J].商业经济,2020(0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