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杨丽娟

山东省东明县第二初级中学,274500

摘要: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认识地球,理解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地理教学中,图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具有直观、生动、具体的特点,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而学生的读图能力,则是地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素养之一。为了有效提高初中学生的读图能力,需要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 初中地理;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03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地图是地理学科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通过读图能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空间认知能力和地理思维水平。因此,笔者旨在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的意义

第一,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在地理教学中,地图是一个重要的展示工具,学生通过读地图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地理概念,比如地形、气候、人口分布等。第二,锻炼学生空间思维能力。通过读图,学生需要进行空间推理和判断,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三,增强地理信息获取能力。现代社会信息爆炸,地理信息也是如此。通过读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获取并整合地理信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第四,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地图是一种实用的工具,通过读图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他们学会如何使用地图来解决问题和规划路线。

二、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系统性培养

缺乏系统性培养导致学生在地理教学中只停留于对地图表面信息的理解,而忽视了深层次的地理思维和分析能力的培养。学生会倾向于死记硬背地理知识,而缺乏独立解决问题和实际应用地理概念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即使学生掌握了某些地理知识,也难以将其有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他们需要通过系统性的培养,才能够真正理解地图的作用和价值,培养出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二)缺乏实际操作机会

缺乏实际操作机会会限制学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因为地理知识往往需要通过实践来加深理解。如果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地图的机会,他们无法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进行联系,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仅仅依靠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很难培养出解决实际问题、运用地图解决挑战的能力。缺乏实际操作也会削弱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对地理学科的敬畏感或者厌倦情绪。

(三)缺乏综合能力训练

缺乏综合能力训练会影响学生在地理学科中的整体表现,因为地理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综合能力才能深入理解和应用知识。如果学校只局限于特定章节或单元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而忽视其他能力的培养,学生无法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整合起来,难以形成系统性、全面的地理认知。这使得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感到困惑,无法有效地运用地图进行分析和推理。缺乏综合能力训练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动力,因为他们无法看到知识的实际应用和目标。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地图符号

地图符号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具体事物或地理特征的简化标记,了解和掌握地图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对于读懂地图至关重要。通过讲解和示范,教师可以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地图符号,如山地、河流、湖泊等的符号标识,以及不同颜色和线型代表的地理信息。通过示范的方式展示这些符号在地图上的实际应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其含义和意义。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练习和活动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给学生分发地图或让他们使用电子地图软件,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的地图符号知识解读地图中的信息。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加熟悉地图符号的使用,提高他们的识别和分析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各种地图符号的含义和应用场景。通过小组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地图符号的认识深度和广度。

(二)多角度分析地图

通过从整体到局部、从立体到平面等多角度观察地图,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地理信息并获取全面的信息。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先整体观察地图,了解地图的基本结构和要素分布情况。学生可以用眼睛迅速浏览地图,了解地图上标注的大陆、国家、城市等信息,形成对地理空间的整体认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地图的局部区域,例如重点关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特征、地理要素分布等。通过细致观察,学生可以获取更多地理信息,并将其与整体认知相结合,形成更全面的认知。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立体到平面的转化。例如,学生可以观察一个三维地物(如山脉、河流)在地图上的表示方式,并思考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真实形态。通过对立体到平面的转化思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地图的表达手法和符号使用。在多角度观察地图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设置分析问题的任务,引导学生利用地图中的信息进行思考、推理和解决问题。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地理问题,然后让他们借助地图进行分析和解答。这样的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践操作地图

通过给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可以让他们亲自动手使用地图,加深对地图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教师可以进行室内实践操作地图的活动。在教室中,教师可以为每个学生或小组配发地图,并布置一些任务,例如要求学生找到特定的地理要素、规划最佳的路线等。学生可以根据地图上的信息进行定位、测量距离、判断方向、分析地理特征等实际操作,从而提升他们的地图阅读和应用能力。教师还可以组织户外的地理实地考察。在户外环境中,学生可以运用地图进行导航、观察和记录地理要素、了解地形等。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学校周边的地理景点,要求学生根据地图进行定位和导航,并观察地图上标注的特定地理特征。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运用地图,还能够增强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实践操作地图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和讨论。可以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所发现的信息,共同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提供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和改进方法。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展示一些实际应用场景,例如如何使用地图规划旅行路线、如何利用地图进行自然灾害的风险评估等,以激发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结束语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至关重要。通过本文对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地图,包括整体到局部、立体到平面等多种观察方式,有助于他们获取全面的地理信息。其次,实践操作地图是提高学生地图阅读能力和地理应用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可以在课堂内外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地图的机会,让他们亲身体验地图的功能和应用。最后,教师可以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分析问题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地图符号,帮助他们掌握地图符号的含义和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1]梅军.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3,(09):46-48.

[2]单晓梅.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2023,(29):12-14.

[3]张慧.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2023,(22):51-53.

[4]张希蕊.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路径微探[J].中学科技,2023,(11):79-81.

[5]何亚丽.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23,(14):133-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