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研究

李桂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

摘要: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大单元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大单元教学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以实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基于此,本文针对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进行了探究和分析,提出了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策略,希望能够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
DOI:10.12721/ccn.2024.15703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地理大单元教学的关键在于将地理知识进行整合与归类,采用“知识单元”的方式进行教学,确保在大单元学习中,学生可以构建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与架构,从而使其可以更好地了解与记住地理知识。同时,要强化对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能力的训练,确保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可以获得更好的提升。

一、大单元教学的概念

大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围绕着一个主题,在学生的认识范围内,并与教育目的相联系,进行一系列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优点也被用在了教科书的编写上。大单元教学可以有效地整合教学目标,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可以使教师对已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扩充,使课堂内容更有深度、更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老师应明确本课程的题目,并以题目为导向来预备课堂的教学范例。因为,主题不仅是一个整体,也是一个知识点的整体,如果能够对主题进行合理地运用,就能够让老师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清晰地把握,同时还能够对课堂效率和质量进行有效提高。所以,在决定一个单元的主题时,老师必须对这个单元中的每一部分内容和知识点进行分析,将这个部分的主题和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明确出各个单元要展示的知识点,并且还要寻找出各个单元中可以让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接着,搜集数据、制作课件,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进行大单元教学。当然,老师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单元主题,通过预习初步认识主题内容。与此同时,在预习过程中,学生也会产生一定问题,老师需要将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整合,指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二、利用大单元教学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的措施

(一)设计探究活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大单元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将探究活动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在探究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开展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储备,设计探究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大气运动”为例,教师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可以设计以下探究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了解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什么时候空气比较清新?什么时候空气比较浑浊?为什么?为了解答这些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问题。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对于空气比较清新的问题,学生需要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回答;而对于空气比较浑浊的问题,学生则需要结合教材内容和生活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利用所学知识来回答问题。比如,在回答“为什么夏天比冬天气温高”这个问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开展大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注意对探究活动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把握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探究活动在地理大单元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二)挖掘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区域认知

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找出教材中的知识内容,将其作为大单元教学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例如,在“农业区位因素及变化”这一节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农业区位因素进行探究和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作为大单元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农业区位因素影响等方面入手对农业区位进行探究。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小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引导学生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在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时,教师可以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入手。具体来说,在分析自然因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气候、地形等方面入手对农业区位进行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到不同农业类型的特点,了解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在分析社会经济因素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人口、市场、交通等方面入手对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农业区位因素与我国农业生产布局”这一教学内容的探究。通过上述教学过程的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帮助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其次,创设情境,让学生了解农业区位因素。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农业发展受哪些因素影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和总结,学生能够发现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等。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学习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对不同的地区进行分析。通过上述教学方式,学生能够了解到农业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些因素。

(三)运用案例教学,提高学生地理实践力

在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案例,以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某一单元教学内容作为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时,教师可以选取“北极”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教师可以将北极作为一个大单元教学内容来进行讲解,对北极在全面气候变化下的影响以及产生的后果进行详细介绍。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关的地理实践作业,如让学生到自行查阅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的影响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设计案例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资料来解决问题。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有关“北极”的图片和视频等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整理出来,制作成 PPT或者是小报等形式进行展示和讲解。

结语

在新课改背景下,大单元教学变得更加重要。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教学资源,包括最新的研究成果、地理信息系统和互联网资源,以丰富课程内容,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地理知识和技术。此外,大单元教学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如分析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技能,这些都是他们未来成功所必需的。高中地理课程的大单元教学方法是一种有益的教育方式,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并培养他们在未来生活和职业中所需的关键技能。教育者和学生应共同努力,以确保这门学科得到充分的发展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劳德冠.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研究[J].高考,2023(05):38-41.

[2]韩鹏,刘红芳.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J].科幻画报,2022(10):146-147.

[3]王青.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研究[J].智力,2022(11):166-168.

[4]魏圣梁. 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综合思维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