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折是常见骨折类型,患者多伴有严重外伤,多采用内固定术治疗。但手术是有创操作,会对机体造成一定刺激[1]。临床认为,若能在下肢骨折患者内固定手术期间实施手术室护理配合,无疑可辅助手术有效操作,可满足患者的个体化护理需求,可减轻手术操作对人体组织造成的损伤,可提升患者的手术有效性及手术安全性[2]。基于此,本文以100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为对象,探讨手术室护理配合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20年7月到2021年12月,选取100例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通过抽签法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32-77岁(54.69±10.29)岁;足部骨折、股骨干骨折、踝部骨折、髌骨骨折各有20例、16例、10例、4例。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31-77岁(54.43±10.27)岁;足部骨折、股骨干骨折、踝部骨折、髌骨骨折各有18例、15例、12例、5例。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进行手术室常规护理,辅助患者常规完成术前教育、术前访视、术前准备、术中监测、术中协助以及术后回访。
观察组进行手术室护理配合,(1)术前:护士需结合手术类型及主刀医师习惯,合理布局手术室,准备无菌手术器械,确定各项器械性能完好。护士还需准备术中需要使用与可能需要使用的药物,并做好输血准备工作。术前一天前往患者病房访视患者,核对患者的信息资料与手术方案,主动评估患者的身心健康,明确患者的手术需求。结合患者需求,主动普及疾病知识、手术知识、主刀医师情况、手术室情况等,提升患者认知并消除认知缺乏导致的负面情绪。积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理解患者的负面情绪,并进行针对性疏导。若患者担心手术效果,则通过讲述成功手术病例,提升患者的手术信心,消除患者的手术恐惧心与抗拒情绪。若患者经济压力较大,则与家属沟通,要求家属充分鼓励患者,为患者提供充足经济支持,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经济压力。(2)术中:结合天气变化、患者年龄体质与手术需求,提前调节手术室内环境,将温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中。提前在手术台铺设加热毯并打开,加热毯温度需和人体一致。主动保护患者隐私,在准许情况下仅暴露患者的手术部位与头面部,其他部位覆盖床单并做好保温。术中始终轻柔操作,减轻手术操作对患者身心造成的刺激,减轻人体产生的不适症状,做好患者生命体征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术中结合手术流程与主刀医师操作步骤变化,及时配合主治医师递送各项手术仪器,辅助主刀医师高效的完成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操作时间,提升手术效果与安全。术中所用灌洗液、补液均需进行加热处理,消除冰冷液体进入人体后诱发的低体温现象,维持人体正常体温。(3)术后:完成手术后,主动帮助患者清除身体上的血液,将患者送入麻醉复苏室内。复苏期间全程陪护,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机体受压情况等,还需妥善固定引流管,保证管道始终发挥作用。在患者恢复清醒后,将患者送回病房,并和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工作,重点介绍患者的术中表现与术后护理注意事项,提升病房责任护士的重视性,鼓励病房责任护士提供专科鼓励,提升术后护理针对性与有效性。
1.3观察指标
两组术后并发症,包含患肢严重水肿、术后剧烈疼痛、血管损伤、神经损伤四项。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涉及资料录入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
2.结果
观察组术后有2例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术后有10例发生并发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比值有差异(P<0.05)。见表一。
表1 两组术后并发症(n/%)
3.讨论
内固定手术是临床治疗下肢骨折的有效方法,但想要获得理想的效果则需在术中辅以理想护理配合,保障手术安全性。既往临床并未针对手术提供相应的手术室护理配合,而是提供手术室常规护理。但后者属于被动式护理服务,缺乏针对性与有效性,辅助效果更小,且难以有效消除手术风险,提升手术安全性,所以应用价值有限。手术室护理配合属于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主要在手术室应用,主张以患者为中心[3]。该护理干预由术前、术中及术后三部分组成,且重视每一部分的护理操作。主张通过术前护理提升患者认知,消除负面情绪及心理压力,让患者接受手术;主张通过术中护理减轻手术应激反应,提升手术安全性,促使手术顺利进行;主张通过术后护理明确患者的术后护理注意事项与重点关注内容,间接辅助病房责任护士进行专科护理与针对性护理,促进患者手术康复。
综上可知,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采用手术室护理配合,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参考文献:
[1] 邓泽敏,何芳. 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价值分析[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8):30.
[2] 鲍佩丽. 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手术室综合护理配合效果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9,19(79):251,253.
[3] 张莉. 下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手术室护理配合措施探讨[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38):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