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试析“双减”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优化策略

田苗

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高级中学

摘要: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提质增效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双减”政策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探讨了优化地理教学的实践意义,并深入剖析了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包括利用媒体资源增加教学趣味性、营造情境氛围提升学生自主性、合作学习探究地理问题、以及运用思维导图提高总结效率。这些策略旨在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高效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双减”政策;高中地理;教学优化;提质增效
DOI:10.12721/ccn.2024.15704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双减”政策下高中地理教学提质增效的深远意义

(一)提升学生知识掌握层次

“双减”政策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其深远意义首先体现在提升学生知识掌握层次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可能更多地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教师开始注重教学策略的优化,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这种转变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它使学生在知识掌握上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通过深入探究地理现象、原理和规律,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地理学的内涵和外延,从而提高其知识应用的层次和水平。这种提升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应试能力上,更体现在他们的地理素养和综合素质上。

(二)增强高中地理教学效率

“双减”政策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另一深远意义在于增强了教学效率。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教师被要求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实现更高效的知识传授。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开始精心设计和实施各种高效的教学策略,如利用现代教学技术、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等。这些策略的实施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课堂参与度,更重要的是,它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效率的提升不仅减轻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空间。

(三)培养学生人地协调发展观念

“双减”政策下高中地理教学的第三重深远意义在于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地理学科作为研究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承载着培养学生人地关系观念的重要任务。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通过优化地理教学,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关注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理解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教学方式的转变不仅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人地观,也为他们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培养人地协调发展观念,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去,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这种观念的培养不仅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双减”政策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当前状况

(一)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单一性

在“双减”政策下,高中地理教学虽有所改进,但仍存在教学内容与方法单一性的问题。目前,部分教师过于依赖教科书,缺乏对地理知识的拓展与深化,导致教学内容单调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学方法上过于传统,缺乏创新,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这种单一性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制约了高中地理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

在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仍将自己视为教学的中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参与和探究的机会。这种主体地位的缺失不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也削弱了他们对地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三)评价体系的不完善

高中地理教学的评价体系在“双减”政策下也暴露出不完善的问题。目前,地理教学的评价过于注重知识的记忆和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对学生地理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考察。这种以分数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不仅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评价方式的单一性也限制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因此,完善高中地理教学的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三、“双减”政策下高中地理教学提质增效的创新路径

(一)融合媒体资源,激发地理教学导入环节的兴趣点

在“双减”政策下,高中地理教学需寻求创新路径以提质增效。融合媒体资源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精心挑选与地理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视频、图像等媒体素材,教师可以设计出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导入环节。这种导入方式不仅能够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某一地理现象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相关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对该现象产生直观的认识和强烈的好奇心。随后,教师可以结合视频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从而顺利过渡到新课的学习。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地理教学中,还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

(二)创设情境氛围,促进学生地理学习的自主性

创设情境氛围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另一种有效的提质增效策略。通过创设与地理知识相关的情境,如模拟实地考察、角色扮演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参与感,还能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例如,在讲解某一地区的地理环境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游戏,让他们分别扮演该地区的居民、游客等角色,并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对话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还能在模拟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地理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分组探究学习,实现地理知识的合作化探索

分组探究学习是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鼓励他们围绕地理问题进行合作讨论和深入探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这种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例如,在讲解某一复杂的地理问题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答,然后再组织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相互启发、共同进步,还能在合作中学会倾听和尊重他人的意见。

(四)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地理知识总结的系统性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知识可视化工具,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地理知识总结,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梳理所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记忆效果和学习效率,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例如,在学完某一章节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制该章节的思维导图,将所学知识以图形化的方式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知识的结构和层次关系,还能在绘制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知识盲点和不足之处,从而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结语

在“双减”政策的指导下,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化不仅关乎学生知识的习得,更在于其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未来发展潜力的挖掘。通过实施上述提质增效的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回应政策要求,实现高中地理教学的高效化和学生发展的全面化。这些策略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学技能,同时也需要学生积极参与,共同构建高效、和谐的地理教学环境。

参考文献

[1] “双减”背景下如何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J]. 陈丹.高考,2022(17)

[2] “双减”背景下高中地理作业设计的策略[J]. 张海福.智力,2022(15)

[3] 双减背景下的高中地理生动课堂构建方法探究[J]. 朱明.中学课程辅导,202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