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性关节炎、风湿关节炎、膝关节严重畸形等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而人工膝关节置换是一种很好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膝关节的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的四肢活动,但人工膝关节与自身骨骼结合会增加痛感,且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应激性刺激较为明显,需配合有效的护理服务工作[1]。传统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是一种普遍的方法,它可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引导患者进行健康的生活,消除不良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缺乏针对性,整体护理效果较差,所以,临床应加强完善手术室护理配合工作,大力应用基于快速康复护理理念的手术室护理方式,旨在更好地促进患肢体功能恢复,改善其不适情况。本实验对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手术室护理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进行研究。现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的66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按照不同护理方式,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3例。入组标准:①选择具备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指征的患者;②单纳入神志清晰、自愿参加的患者[2]。剔除标准:①排除伴随其他部位骨折、肝肾脏器疾病的患者;②排除感染性发热的患者。研究组之中,17例男性,16例女性,年龄44-68岁,平均(56.78±9.12)岁;病程2-8年,平均(5.53±4.98)年;参照组之中,18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43~67岁,平均(55.84±9.16)岁;病程2.5-8.5年,平均(5.59±4.90)年;经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性,(P>0.05)。
1.2 方法
1.2.1参照组
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术前要做好手术器械、药物的准备、术中的检查、手术过程、手术效果、注意事项等,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如果患者有情绪波动的话,可以介绍一些成功的病例,进行安慰,术中要做好保暖,全程监控患者的生命体征,指导患者的饮食和早期的康复治疗,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1.2.2研究组
采用快速康复护理的方法进行外科治疗。(1)术前心理治疗: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膝盖长期无法伸直,导致患者的情绪低落、抑郁、自卑、焦虑、焦虑,对手术是否成功、是否能下床走路产生心理阴影。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到病床前解释手术的重要性、可靠性及安全措施,以消除患者的心理疑虑。通过积极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患者的焦虑得到缓解,并能进行相应的护理。(2)加强外科手术中的护理:①加强巡回护士的协作。进入病房后,确定手术的基础资料,建立静脉通路,术前进行预止痛,辅助麻醉医师,给患者配备电动止血带,根据医生的指示,调整压力、时间、姿势,将上肢固定在支架上,防止过长,暴露的地方适当遮盖,并与器械护士一起清点物品,进行详细的记录;②器械护理人员的配合。术前要做好手术器械和器械台的准备,术前30分钟要认真洗手,采用七步洗,电钻等设备提前通电,在术中按照医生的指示,在手术中清洗伤口,清除血迹,植入后要反复清洗截骨面,在移植过程中,不能用手直接触摸,必须用消毒纱布包扎,在制作骨水泥的时候,要更换手套,然后重新清洗伤口,并放置引流管。(3)手术后的护理:①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护,24小时内进行心电图检查,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并作好记录。②体位护理:引导患者以平卧位为主,在吃饭、排尿时可以采用半卧位或坐姿。在平躺时,将患肢抬高15~30度,促进静脉的回流,缓解肢体的肿胀。③引流管的护理:术后常规放置1~2个引流管,注意切口渗血、关节负压引流、引流管扭转、折叠、受压等,并定期挤压,避免出现血凝块阻塞。记录引流液体的数量和性质。如果有不正常的情况,应立即向医生报告。④饮食护理:手术当天晚上以稀饭、面条、菜汤等流质食物为主。⑤疼痛的观察与护理:疼痛是术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所以在快速康复项目中,适当的镇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可以使用持续镇痛泵,但如果因为害怕疼痛而导致的功能训练动作不到位,可以增加双氯芬酸缓释片,每天2次。疼痛减轻了。⑥感染的护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如有渗出液浸透外衣,应立即进行无菌性换药。术后3天内如果有37-38度的高烧,可能是因为术后的热量吸收或者是假体材料造成的,所以不需要特别的治疗。术后要特别注意和发烧的感染。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7 d,以防止感染发生。⑦出院指南:在患者和家人离开之前,应该告诉他们要进行功能训练。指导患者在3个月中按照站-立-坐-蹲的顺序进行运动。建议患者在出院后多吃富含钙和高纤维的食物,避免加重关节的负担。术后要注意预防各种炎症,如感冒,预防人工关节感染;避免剧烈的活动,注意安全,防止外力冲击膝盖,延长假体的使用寿命。如果发现有异常的情况,应立即就诊。
1.3 观察指标
1.3.1 手术情况
比较手术情况,主要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数值越小,护理效果越好。
1.3.2 康复效果
对康复效果进行对比,比较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应用KSS量表与VAS量表进行评估,前者数值与效果成正比,后者数值与效果成反比。
1.3.3 护理满意度
对比护理满意度,利用自制满意度表,开展评估。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纳入SPSS22.00软件进行研究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指标对比
研究组的指标更优(P<0.05),见下表1:
表1 两组手术指标对比(n,(x̄±s))
2.3 康复效果对比
研究组的效果更好,(P<0.05),见表2:
表2 两组康复效果对比(n,(x̄±s))
2.3 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的满意度更高,(P<0.05),见下表3:
表3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3 讨论
膝关节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但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滑膜关节,周围的血管网络很多,在手术中出血多,手术时间长,创伤大,炎性应激反应强,术后疼痛和肿胀都会加重[3]。而在术中,科学、合理的配合,可以减少术后的损伤,减轻应激的刺激,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所以,临床应注重术中护理协作的探索,以迅速恢复为核心的手术室护理协作工作,加强巡回护士与器械护士的协作[4],做好器械、物品的准备,严格审核患者的相关资料,建立静脉通道,做好麻醉配合,并注意提前止痛,以改善患者的术后痛苦,避免因疼痛影响患者的身心状况,使患者拒绝接受术后的康复训练,同时强化无菌操作,有效预防感染等问题,确保手术治疗效果[5]。另外,器械护士对膝关节的解剖结构比较了解,熟悉各种器械的使用,准确、及时地将器械传递给患者,并且在配制和传输假体的过程中,加强了无菌操作,更换手套、使用无菌纱布,既能有效地防止感染,又能有效地降低手术的损伤,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总之,应用快速康复理念进行外科护理,有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一种很好的选择[6]。
参考文献:
[1]徐梅,陈露,刘艳梅,张吉.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J].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2019,8(9):699-702.
[2]陈丽艳.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临床应用[J]. 系统医学,2019,4(14):162-165.
[3]张斌斌. 快速康复护理模式在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J]. 中外医疗,2019,38(20):126-128.
[4]普丽,沈亚飞,马丹. 个体化定制3D打印技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快速康复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1):224-225.
[5]吴海云,杨文秀.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法与效果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155-156.
[6]郭寰. 快速康复护理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8):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