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作为人文培养的重要阵地,小学语文不仅承担着学龄儿童识字断句的重要任务,更重要的是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育孩子们积极健康向上的核心价值观。
一、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
(一)后疫情时代教育变革的迫切需要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带来了深远影响。如何引导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让青少年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成为后疫情时代教育系统面临的重要课题。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培育英雄气概,增强社会责任感,是后疫情时代教育变革的迫切需要。
(二)语文教材全面实施的迫切需要
语文教材通过精心编选课文,努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思想道德等人文素养教育内容融入教材,以双线组织单元内容,每个单元都贯穿有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线,注重强化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但好的教材也需要教师用好,语文教材的实施迫切需要一线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做好统筹规划,有机渗透核心价值观,使教材的价值追求落到实处。
二、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
(一)教师是学生价值观培养的关键引领者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学生做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而价值观的培养就是在教学生做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他们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引导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价值观。小学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学生各方面的思想都不是很成熟,具有可塑性。因此,要以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石构建价值观,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正确的价值观,向学生头脑中灌输与时俱进的新理念,为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了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价值观的培养,教师首先应该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发挥自身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去感受价值观的培养过程,去摸索价值观的培养路径,其中小学语文教材、小学生生理和心理素质以及其他设施条件因素等都可以作为价值观培养的工具。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小学生能够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教育。
(二)互动是学生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途径
与父母和老师相比,学生可能会花更多的时间与同学在一起,对对方的影响也更大,所以教师必须注意学生之间的互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利用小学生之间互相影响这一条件,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遵循小学生发展阶段规律,将互动这一重要途径放到合适的重视点上。教师组织教学,必须要给学生留出互动的空间,可以让学生思考和讨论交流,在自我意识支配的前提下,互相吸收,内化对自身有益的东西,学生之间由于成长环境、个体差异等会存在很多不同的想法,有正确的、不正确的,有积极的、有消极的,应该让这些思想充分地交融。
比如笔者在执教《用多大的声音》时,创设“到学校阅览室看书”的情境:
师:我们的好朋友巧虎带我们来了那里?———(屏幕出示阅览室场景)
生:是阅览室!
师:巧虎看到眼前这么多的书,不由得大声喊:“哇!这里好大呀,这么多书啊!”(师加大音量)旁边正安静、认真阅读的小朋友突然抬头,惊讶地看着巧虎……
生:巧虎说话的声音太大了,阅览室那么安静,这样肯定会打扰到看书的小朋友们。生:我们应该安安静静地坐在图书馆看书,不去影响别人。
师:你真是会替别人着想的好孩子!对,我们不能在阅览室大声喊叫。
低龄的孩子对于声音大小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不一定有非常清晰的感知。教师巧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表演、讨论、评议等活动中形成感性认识。通过生生对话和教师引导,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替别人着想的优秀品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建议、勇于表达、乐于表达的优秀品质。
(三)体验是学生价值观培养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这个阶段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过渡阶段,是学生角色的初期阶段,是成长路上的关键时期,情绪情感都是多变的,所以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点,最重要的是激发语文学习体验,最直观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都可以作为一个工具使用,将学生代入情境中,体会其中的内涵,再辅以语调、节奏等,使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情感的共鸣。体验可以使学生深入地感受到语文中蕴含的价值观。
如笔者在执教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一课时,让学生扮演各种动物,带着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头饰进课堂。先请学生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在小组内进行自我介绍,要求围绕“有趣”来介绍自己。“有趣”可以是自己的样子长得特别的地方,也可以是其他动物没有的特殊本领等。“动物们”马上在小组内欢乐地介绍、推销自己。接着,笔者让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范围介绍自己的“有趣”之处。“动物”代表们纷纷上台,眉飞色舞地介绍自己,有的学生还边介绍边做动作,台下的学生热情高涨,忍不住举手向台上的“动物们”发问,有问有答,一场精彩的“动物推销会”开得好不热闹!连平时沉默不语的小朋友都忍不住发问。就在一问一答间,学生对各种动物的特性了如指掌。就在这宽松和谐的交际氛围中还原了故事情境,学生的思维也不断碰撞,情感产生共鸣,潜移默化中进行价值观教育,有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三、结语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育人的“道”,就是要明白语文教学育人的价值———学生价值观培养在成长中的重要性。一线教师在教学中要统筹规划,精心研究,选择最佳切入点,有机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入脑入心。
参考文献:
[1]胡亚慧.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选文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6.
[2]丁秀云.小学语文对学生价值观培养的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4,5(10):23-24.
[3]张永.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及措施[J].知识窗(教师版),2018(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