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当前,伴随着建筑设备功能越来越强大,设备能耗量不断提高,在设计中做到电气节能具有重要价值,这也是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作者在建筑电气设计以及节能措施方面深入探索,以节约能源消耗为目标开展科学设计,推动建筑业的持续性发展,也达成对生活环境的有效保护。
1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意义
在传统的民用建筑中智能控制装置选用较少,往往都是通盘考虑来设计楼层整个系统的电路,并没有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区别化处理,这样不仅会造成人们生活中的操作不便,还存在着一定的浪费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在民用建筑领域应当充分重视节能措施的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家居生活中的用电设备也会越来越多,这就应该从整体上综合来考虑电气系统的设计。通过电气节能设计工作,可以有效遏制能源过度消耗而带来的浪费情况,并能有效地降低经济损失。当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时期,城市人口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民用建筑的迅速发展必然存在着不断增多的用电设备以及越来越高的用电量,势必会带来巨大的电能消耗问题。所以,在实践过程中,应该重视如何精准开展节能减排,并能有效控制好能源消耗问题,这也是我国未来发展中应该关注的重点问题。
2 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原则
2.1 实际需求性
从设计目的层面分析,电气工程的作用在于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技术人员在实际开展设计工作过程中应对此层面进行着眼,确保电气工程设计可以满足民众日常生活需求,如照明系统、电力供应稳定等。同时,技术人员在设计中还应提高对工艺方面的重视程度,兼顾舒适性以及美观性需求。就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层面分析,满足实际需求是所有设计的重要基础。因此,实际需求性是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工作中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
2.2 减少系统消耗
在进行用电设备优化设计过程中,肯定存在着设备自身的损耗情况,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相关单位则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综合考察分析,相应地落实好有针对性的改进计划,进一步控制好用电设备的无功消耗。 重视提升宣传推广力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来有效约束浪费,实现全民节能的目标。
2.3 强调实用性
在建筑工程中,电气各系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建筑、给排水、暖通专业的重要桥梁,其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维持电气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是设计师最主要的出发点。不可为了节能而节能,当节能系统与常规系统在运行中并无二致的时候,则需考虑系统的实用性是否适合。
3 建筑电气设计节能措施
3.1 供配电节能设计
供电方式确定方面,设计师需明确配电室的位置。配电室应当设置在电力系统电力负荷集中处,以便更好地控制供电线路的铺设,使线路不至于因过长而带来材料的浪费、电力的损耗;配电室需与附近的强电竖井形成配合关系,以避免电能倒送的危险。变压器处理设备的配置方面,设计师需基于实际需求来设计方案,主要是要清楚建筑内部相应能源的使用范围,并且以配电系统的整体协调性为考量,最终挑选合适容量的变压器;变压器使用中的状态也需进行跟踪,及时优化其工作性能,从而达到降耗目的。电线线路布局方面,设计师可优先选择直线布线方案,并严格把控间距,规避电磁场作用的影响。同时,线路布局中,能耗问题还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来缓解。其一,使导体及线路中的电阻率得到控制,即线路缩短和优先使用铜制线,从而降低线路所受电阻的负面影响,进而降耗。其二,适当调整电线横截面面积,使其增大,从而优化电线能效,并延长其寿命,进而实现节能降耗。
3.2 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首先,在灯具的选择上,尽量选择节能灯具,不仅可以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节约用电,养成临时使用照明电源及时关闭或降低亮度的习惯。在电气节能设计过程中,根据室内空间光源角度、对比度和光线曲线进行严格计算,选择合适的灯具,保证灯具的整体美观,达到节能的目的;其次,系统采用感应控制、时间继电器控制等智能控制手段,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灯具的使用时间。针对不同场景的建筑布置不同的光源,根据用途和时间设计灯光的亮度和色彩饱和度,并安装智能控制开关,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亮度、色温和颜色。市场上的荧光灯和LED灯可用作光源。其中,LED灯具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色度,不仅节约了能源,满足了绿色节能的要求,而且使人们有了更好、更舒适的体验。智能照明设计不仅满足了建筑电气节能的要求,而且使建筑更加美观、舒适。
3.3 电动机节能设计
结合当前的新型技术,应该充分发挥好绿色节能技术的优势,有效实现电动机的电能损耗有所降低。比如,某小区的建筑电气节能改造项目,将绿色节能技术应用于电动机设备。针对小区存在着能耗较高电动机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节能考核指标的要求下,有目的地开展了针对电动机方面的绿色节能改造工作,从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选用高效率的电动机可利用变频器来平稳控制电动机转速,进一步降低了电动机的空载及轻载负荷,能有效降低电动机损耗。重新更换的电动机具备自动调整转速的功能,结合负载的动态变化及时匹配相适应的转速,符合绿色节能的要求。在具体的电气改造中,对于功率在50kW及以上的电动机,应单独配置电压表、电流表、有功电能表等计量仪表,便于检测与计量电动机运行中的有关参数,有效控制能源消耗。
3.4 绿色产品节能
结合建筑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相关因素,运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是未来电气设计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利用风力、水力等自然力发电的同时,人们也在逐渐将可循环能源向城市内发展。光伏发电具有安全可靠、无污染、不受地域及环境限制、能源质量高等特点。利用建筑外立面、屋面等无法有效利用区域,敷设光伏板,实现建筑自我发电,节约电网消耗。甚至在光照强度较高地区,用电低谷时段,光伏发电建筑还可以向公共电网反向送电。
4 结束语
节能降耗的理念逐渐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在未来的绿色建筑中,其应用将更加广泛,建筑电气系统设计将越来越趋近于科学性、环保性。因此,在我国未来的绿色建筑施工中,可用的节能设计方案会逐渐增多,而相应的节能技术的支持力度也会加大。
参考文献:
[1] 许冰冰.论高层建筑电气节能的设计措施[J].四川建材,2020,46(12):190-191.
[2] 王飞逸.浅论建筑电气设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20,27(12):95-96.
[3] 郑茂岳.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降耗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73-74.
[4] 沈江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21):227-229.
[5] 施韬.建筑电气工程设计的节能措施[J].农家参谋,2020(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