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迫切需要将红色基因等相关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使大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定不移的革命理想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价值观念,为祖国的又好又快发展贡献力量。
一、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价值
1.引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向
新媒体时代,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网络市场的日益繁荣,不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红色基因革命性和先进性特征体现为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为人处世的准则。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可以更好地传承、发展和弘扬红色基因的育人价值,引领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念教育的方向,为大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奠定良好基础,对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2.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红色基因既包括烈士陵园、会议遗址、书籍信件等在内的有形物质载体,又包括红色歌曲、话剧表演以及家书背后的故事等在内的文化载体。红色基因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融合,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发挥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和接受红色基因、学习和了解红色基因,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内容。
3.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不是一日就成,需经过由易到难的过程,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与自身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先烈勇于担当、不畏艰难、甘于奉献、随时准备为祖国牺牲一切的高尚道德品质都蕴含在红色基因中。大学生血丝和感悟红色基因,有助于丰富精神世界,形成开朗、乐观的为人处事态度。
二、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现状
1.红色基因传承载体的影响力不足
红色基因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结合的前提和基础就是科学开发和利用红色基因传承的载体。现如今,对红色基因物质载体的挖掘已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但一些红色基地只是对革命先烈的遗物和文字图片资料进行简单陈列和保管,忽视了红色基因在精神层面的启发,无法充分发挥红色基因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
2.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的覆盖面不广
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有效利用红色教育基地进行宣传。新的时代背景下,红色教育基地存在建设的覆盖面不广,对红色教育基地的使用不够高效,缺乏完备的工作机制等问题。红色教育基地的文化价值没有得到有效凸显,长此以往,会丧失红色基因的时效性和互动性,就失去了红色基因的文化特征和历史厚重感,无法调动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融合不紧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与社会现状紧密结合,不能脱离实际生活,才符合教育对象的需求,突出教育的时效性,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需要各方力量的加入,建立有教育意义的真实场景并不断加强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果不能把握红色基因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红色基因就无法成为深入人心的精神力量。
三、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对策
1.开发红色资源,丰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素材
大力开发身边的革命遗址、感人事迹、英雄人物等红色文化资源是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措施,并从中提炼出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和利用有积极意义的成果。将当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建立区域性红色基因研究中心,开展红色基因研究,丰富教育素材,使教材生动易懂,强化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学习记忆,使大学生形成系统全面的红色知识体系。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大力宣传和弘扬红色基因实践活动。
2.发挥阵地作用,拓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渠道
红色基因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教育资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红色基因的融合势在必行。依托学校自身发展优势,发挥其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利用图书馆、校史馆等设施建设一条红色主题教育长廊,重点展示红色文化实物资源,打造红色基因专题讲座等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使大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对革命先烈的优秀品质感同身受,让红色基因和相关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通过看、听、想、写等简单直接的方式加深大学生对红色基因的深刻印象。
3.创设生活情境,挖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深度
基于红色基因的教育内容和传承载体去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情境,着力改善教育内容与实际生活融合不紧密的现状。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思考应该如何将红色基因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相融合。选择合适的教育榜样,加强榜样示范作用,使大学生体会到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增强大学生对于红色基因等红色文化资源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形成主动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的校园氛围,引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74.
[2]占时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红色基因传承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7.
[3]田歧瑞,黄蓉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红色基因论略[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1(03).
[4]刘晓伟,苏煜彤.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02).
[5]孙湘华.红色基因传承视域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新研究[J].办公自动化,2021,26(22).
作者简介:
屈蒙娜(1996.05—),女,汉族,河南省洛阳市人,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