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作业是小学语文课程极为重要的部分,随着当前小学阶段语文课程学习全过程的优化作业所具有的重要性进一步的凸显,更加科学的设计工作,能够进一步的对小学生的课程学习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然而,目前小学高学的语文作业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仍然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具体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一方面而言,作业形式在构建过程中,会仍然以机械词语抄写为主,并且进行配套的习题练习。作业设计所具有的针对度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在实际构建过程中,会进行统一性的作业设计,无法拥有多样化以及个性化,无法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予以重视。另一方面,在实际作业构建过程中,其内容较为单调枯燥,作业内容无法跳脱出实际的教材与其他学科以及生活进行综合性的结合,同时作业完成的方式更加偏向于独立完成。更加轻视合作互助,无法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与探究。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自主创设作业的意识有待于提升,其创新意识较为淡薄,因此需要进一步使教师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得到有效的增加,进一步的使小学语文作业得到创新。
2对创新作业案例设计及实践进行分析
2.1王维《山居秋暝》古诗赏读案例分析
中国古代诗歌在实际构建过程中,会通过对意境进行创造,并且通过意境进行思想表达,会拥有音乐美与古诗相关的作业。在实际的创设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的为古诗配画或者将古诗进行吟唱。通过绘画对使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进行展现,教师在与学生共同进行赏析之后,可以布置《山居秋暝》配一幅画的相关作业,此类作业能够对美术及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进行应用,使学生在美术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对古诗的理解。由此,使得学生所具有的审美以及想象力得到有效的发挥。同样的设计方式,教师可以在其他古诗词中进行综合性的使用。举例说明,在对《竹石》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下载《经典永流传》节目之中对于《竹石》所具有的吟唱视频,并且布置使学生吟唱《竹石》的作业。学生在拖腔吟唱的过程中,能够对诗歌所具有的意境及内涵进行有效的体会,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强化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充分的对诗歌的艺术美进行感知。与传统的诗歌背诵相比,更加能够增强学生所具有的记忆,使学生所具有的学习兴趣得以激发。
2.2《只有一个地球》现代文赏析案例分析
对于情节相对较强的文章而言,或者其细实际意义更为深刻的现代文而言,需要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作业设计工作。举例说明,在对《只有一个地球》进行赏析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考虑布置考察报告类的作业,引导学生思考本地的空气质量为核心,质量相对较差,会对人体产生何类威胁,并且使学生思考当地是否为实现绿水青山而采取相关的措施。而此类作业能够使学生的生活体验得以丰富,并且能够使学生所具有的探究精神得以丰富,进一步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综合性的培育。此外,在实际作业布置中,教师可以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将文章改编为图文并茂的连环画,或者以小组为单位,使学生自编自演相关的课本剧。此类过程能够进一步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发挥。在历史译文本进行有效解读的基础之上,赋予更为鲜明活跃的个性。此类具有高度丰富创意的练习,能够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快乐,在实际课本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的使学生演绎地球被实际污染之后所具有的动物,及人类的生活场景,而在此过程中,可以使学生在表演中对其表演天赋予以展现,使整体课堂氛围得到有效的渲染。另外,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将实际课文中的内容以及所需要理解的内容,在脑海中进行有效的记忆。
3案例反思及改进
在此次研究过程中,虽然整体课堂作业创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的创新,但整体作业资源的深度开发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而丰富的资源是整体创新理论作为开发所具有的重要条件,虽然作业内容在设计过程中能够对互联网资源进行应用,但实际的课程设计过程中,仍然无法对学校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进行发挥,并且无法对乡土文化、民族文化等诸多地方文化资源进行结合。而在后续作业创设过程中,相关教师同样可以结合其地区的特征,将身边的各项资源进行应用。同时,可进一步的将社会资源以及家庭资源进行结合,形成家校合作以及家庭之间的联盟。由此,使学生在实际作业创新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加多元化的展现,同时使作业所具有的创新度也得到提高。
结语
创新设计作业在实际构建过程中,能够进一步的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是学生身心得到全方位发展的主要依托。就实践而言,学生所具有的创新能力知识掌握情况,以及个性化能力、价值观构建、思维塑造等诸多角度,在创新作业的应用过程中就能够得到提升。教师在实际创新观念的使用过程中,需要进一步的对校本资源进行应用,充分的开拓实际创新作业的优化空间,从诸多角度保证作业所具有的创新度,以及整体作业在实际构建过程中所具有的完善度就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伍艳. "双减"下的语文作业设计谈[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5):67-69.
[2] 吴雅丽. 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相关策略[J]. 课外语文(下),2022(2):71-73.
[3] 林峰,林鹭菁. "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路径探究[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22,23(1):7-11. DOI:10.3969/j.issn.1674-5728.2022.01.002.
[4] 周洁. 教学做合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J]. 读与写,2022(3):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