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指出,小学体育教学要关注学生体质锻炼,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在优化体育项目实践中,契合学生的认知、心理、体质发展实际,关注学生差异性,激发学生体育兴趣,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全力保障。跳绳运动有助于强化学生竞技意识,发展团队精神,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体育观。参照体育课标要求,在跳绳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渐进原则,创新教法,让学生从最初的“学跳绳”到“会跳绳”,跳出花样,掌握跳绳运动的方法,收获跳绳的乐趣。
一、小学体育跳绳教学的意义
现如今,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跟不上,这是教育中的一大难题。为什么身体素质差呢?主要是由尚未改进的教育制度造成的。虽然处于教育改革时期,但是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是根深蒂固的,许多学生从入学起就明确了:上学就是为了文化课考试这一目的。并且因为教师和家长的渗透,学习成绩的攀比,使这种观念根深蒂固,很难改正,对学生来说已经养成了一种潜意识,那就是锻炼身体是次要的,只有学习文化课才是主要目的。因此很多学生耽搁了体育课程,甚至有的体育课程被其他文化课代替,这些现象给身体素质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根据不完全统计,每一所学校中同届有 70%的学生认为体育课程的多样项目是没有必要的,并且目前体育课程的排课也并不多,不能起到很好的锻炼目的,使得学生觉得可有可无。因此,跳绳作为一种有效锻炼身体素质的方式,在改善这种状况中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小学体育课程开展跳绳教学,并且是有组织地安全、科学地进行锻炼,增强学生的体魄。在整个锻炼过程中,学生需要动用大脑和四肢,才能保持配合状态下的协调平稳,因为跳绳又是全身性动作,肌肉群的利用,以及骨骼方面的力量都是关键要素。学生在进行跳绳项目中,必须不断的跳跃或者奔跑,手臂摆动,双腿做配合。因此,心脏、血液、肌肉等等功能得到加强,学生得以锻炼身体,增强身体素质,保持健康。
二、提高小学跳绳教学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一)体育教学的课程导入
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引起社会关注,那就是课程先导,让学生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课程先导的形式也丰富了起来。就像是语文数学一类的学科有课本作为导入,从单元大纲或者教师在黑板上的注释来了解整体的教学内容,从而进入学习状态。跳绳教学也是这样,因为跳绳运动本质上还是比较复杂的,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因此,在进行游戏性跳绳、技巧性跳绳、快速性跳绳这三种跳绳方式时,根据内容的不同选择有针对性的课程导入,为学生播放相关视频,深度解析动作还有跳绳技巧,甚至是运动规则。这样做方便了后期的强化训练,也保障了学生的安全,在多媒体的展示中,教师可以适当的融入其他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满足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喜欢跳绳运动,变被动为主动。
(二)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变革趣味跳绳活动
在跳绳运动教学中,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激发十分关键。学生充满了跳绳动力,才能提升跳绳学习效果。传统跳绳课堂多为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指导、纠正,学生对跳绳运动的积极性不强,参与意识不高。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自主认识、体验跳绳的空间,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跳绳的“主人”。以“并脚跳”教学为例,这是最基本的跳绳项目,适合低年级起步教学。并脚跳即双脚并拢,利用摇绳,跟着绳子落地迅速跳起。教师在课堂上可先设置游戏活动,组织学生并脚跳,如扮演小兔子,感受并脚跳的特点。接着,教师向学生示范规范动作,将跳绳置于双脚脚后跟,双手抓住跳绳的手柄,轻轻挥动跳绳,感觉跳绳从头到脚即将触地时,双脚并拢起跳。然后,组织学生自由练习,给予学生自主体验的时间。教师要耐心地指导学生多尝试、多体验,直至顺利完成并脚跳动作。小学跳绳运动教学,趣味引领很关键。跳绳运动如果采取单一的教学方式,学生会感觉跳绳很枯燥,渐渐丧失跳绳主动性。教师要优化跳绳教学内容,依托形式多样的跳绳活动,让学生喜欢跳绳,热爱跳绳。如引入计数跳绳,根据学生实际设定不同的计数级数。适当开展花样跳绳项目,将跳绳的趣味性、观赏性、竞技性结合起来,丰富学生对跳绳运动的体验,从中感受跳绳的魅力。教师可以引入有节奏感的音乐,营造趣味的花样跳绳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跳绳游戏的引入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如“踩尾巴”跳绳游戏,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一学生腰上拴跳绳,另一名学生手持跳绳跳动,游戏开始时,其他学生要想办法抓住别人的跳绳,而负责保护跳绳的学生需要做出各类动作,防止“尾巴”被抓。趣味性跳绳游戏的开展可激发学生跳绳的兴趣,让跳绳运动得以高效展开。
(三)重视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现代小学教学体系中,游戏教学已经成为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有他感兴趣的东西才会使他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小学阶段的学生本身就处于活泼、好动、爱玩的启蒙阶段,而游戏教学与跳绳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同时还能促使小学生在跳绳训练中较好地释放自己的天性。游戏教学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的乐于接受的、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游戏教学的引进,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新颖度,也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体验了跳绳项目所带来的乐趣。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适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和表扬,通过鼓励式教学以及表扬式教学树立小学生自信心,进而为实现小学跳绳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打下良好基础。
(四)根据学生的个体情况进行差异教学
跳绳作为一项体育项目,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一,在体育运动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因此老师要根据每位同学的情况来进行差异式教学。分成初级、中级、高级教学,对于初级的学生,也就是跳绳不是很好的学生,那么就要鼓励他们。有些学生在跳绳时经常被绳子绊倒,导致害怕不敢跳,那么老师就要帮他渡过难关,鼓励他建立起跳绳自信心。对于中级的学生,可以教授给他们一些难度较高的跳绳动作,例如交叉跳、双手固定交叉跳、以及双手上下交叉跳等等跳绳的变化动作,从而满足学生对跳绳的需要。而对于高级学生则可以鼓励学生做一名小老师,带领其他的学生一起进行跳绳运动,从而提高学生的指导能力和领导能力,这样也促进了学生间的交流。
综上,提高小学跳绳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有着很大的帮助,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并且在身体健康方面有更显著的功效。在跳绳指导中,要发挥教师、学生各自优势,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性,及时发现学生跳绳中的共性问题,给予示范与指导,引用游戏教学法等多元化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培养学生体育兴趣,进而实现小学跳绳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静.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激励教学法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7+19.
[2]李乐鹏,崔鹏鹤.激励教学在小学体育跳绳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6(18):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