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高考导向下地理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的实践探究

任洁明

西安市第83中学名校,虹途学校,710038

摘要: 在当今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地理教师既要注重传授基本知识,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为他们今后的发展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老师们必须对新的高考改革进行综合分析与研究,对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灵活的运用,建立一种适合学生喜欢、符合学生需要的有效的课堂,为中学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
关键词: 新高考改革;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
DOI:10.12721/ccn.2024.15707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在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中,教师过分强调讲授基本知识,只讲完成任务,忽视了学生素质、能力和素养的培养。为了改善这种状况,老师们需要对新高考政策进行全方位的剖析,运用多媒体技术、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们的思想变得活跃起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地理知识,从而让他们拥有更好的地理核心素养。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增强区域认知能力

在中学阶段,要加强对地理空间的认识,加强对地图绘制的理解。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和掌握区域知识,老师们需要在课堂上使用地图,使之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手段。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地图的类别,而这首先要做的就是地区地图。在目前的新高考模式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特有优势,灵活使用各种形式的地图,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区域认识与知识运用能力。

比如,在教学“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本节课的内容,老师可以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围绕着知识点去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素材,查阅更多与之相关的材料,设计电子课件。在课堂上,老师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各地区的地图上,对各地区的地理知识进行综合的分析,并让学生自己对各地区城市化的特征和过程进行自己的分析。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通过播放动画和录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所学材料的分析,指导学生对所学材料进行归纳、归纳,从而促进他们的空间认知水平的提升。

二、运用合作学习,培养人地协调素养

要想在高考中取得高分,就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分析能力。文理题有很大的区别,文科题的答案可以是几千种,一道地理题也是有很多点的。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要尽量从多个角度、多方面去探索,尽量综合运用各种知识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新的高考教学模式下,教师要努力运用协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更多的思考。每一组的同学在进行了交流与讨论之后,都要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让他们能够从更多的视角、多角度、更深刻地认识到人地协调的概念。

例如,在教学“农业的区位选择”时,教师就需要改变常规的教学方式,将小组学习融入到新高考模式中,并给出了详细的学习任务:仔细地阅读文本,探讨农业区位要素,探索农业生产布局,并对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可以添加一些趣味性的“抢红包”,即老师事先把要做的事情写在纸条上,然后放在一个红色的袋子里。这个游戏一开始,每个组都要派一位同学去领取红包,领取完红包后,要返回自己的小组,就红包上的问题进行互动。一些研究对象是研究什么因子对农业地理位置产生了影响,另一些研究对象研究了某种因子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每一组的同学都有必要与其他同学积极地交流、交换意见,以分享他们的独到见解。谈谈你对人地协调理念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绘制思维导图。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可以对地理知识有深刻的认识,也可以认识到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会随着气候、地形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同时也可以达到对人地协调素养的培养。

三、探究教学法,提高综合思维

在新的高考体系下,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用问题来指导学生,培养他们的思考和综合能力。在课前或课后,可以通过提问,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讨论和交流,找到正确的解题途径。在考虑问题时,要尽量从多个方面去分析、考虑,例如:地理特点、地形地貌等,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灵活地使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设计各种不同的问题,循序渐进地进行指导,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比如,在教学“水循环”这一部分时,老师要改变以往的单一教学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他们能够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探索,使他们能够很好地掌握并掌握地理知识。在课堂上,老师要结合重点知识和教学目标等进行提问:“同学们,你认为大自然中的水循环有什么种类?水循环在什么条件下一般会出现?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表现在什么地方?”学生要仔细考虑这些问题,并从多个角度去思考、探索。在课上,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提出疑问,并回答他们的疑问;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微电影等手段,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在课堂上,老师要提问,并结合同学们的回答,对学习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分析。

四、加强课外地理知识探索,提升地理学科实践能力

新的高考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课本上的东西,而且要让他们知道最起码的常识,也就是课本以外的地理知识。比如,高中生所做的模拟题上会有很多的新闻资料,比如某座大桥已经完工了,此时就会有一系列的地理问题,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考察,会要求他们对当地修建桥梁的地理情况进行分析,让他们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研究研究目的、原因及影响等;而从人文地理学的视角来考察,也能引出一系列的问题。仔细一想,这几个知识点都是课本上没有提到过的,不过却是以考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的,而且还会与所学到的地理理论知识联系在一起。要想提高学生的地理成就,让学生有明显的进步,老师必须加强课外探究,让他们自己去学习更多的地理知识。如在讲授《服务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这一章节时,可采用启发式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以前,人们买东西都是在实体店里,而现在,人们可以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在任何地方都能买到东西,而新兴的数字经济也使得许多落后的地方成为淘宝村,下面我要让同学们围绕江苏某个地方的淘宝村做一个深度的地理解析。题目中给出的这个村庄,是一个很典型的淘宝村,90%的人都是通过网络来赚钱的,虽然不在课堂上,但老师会让同学们从六个方面来剖析这个地方为什么会变成淘宝村,并让同学们自己去探究。每一个小组在完成探究后,都要做一份完整的 PPT,然后由老师请几个小组的代表上台演示。对高中生来说,这种实践研究类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实践的乐趣。

总结:在新的高考背景下,中学地理教学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创新。在课堂上,老师要注意科学、实用的课程设置,要与学生的实际状况、学科特征相结合,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制度,既要重视知识的掌握,又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中学地理教育的目的达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05):71-73.

[2]李静静.基于新高考背景的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13):99-100.

[3]陈华演[1].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地理新高考复习有效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2.

[4]王飞飞.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