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关于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

张波

重庆实验外国学校,400039

摘要: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地理学科作为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地球表层事物、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具有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了解祖国的多样面貌和发展现状,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本文将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进行思考和探讨,让学生亲身感受祖国的伟大和美丽,激发他们为祖国发展献身的热情与决心。
关键词: 地理教学;爱国主义教育;渗透途径
DOI:10.12721/ccn.2024.15707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言

地理教学作为一门重要的教育科目,不仅仅是传授地球地理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巧妙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地理教学,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了解祖国的自然资源和发展现状,从而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

一、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地理教学是了解祖国地理环境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祖国的山川河流、气候特点、资源分布等情况,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地域意识。这种对祖国地理环境的了解,有助于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祖国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现状。通过学习地理知识,学生可以了解祖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情况、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内容,从而激发出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这种对祖国发展现状的了解,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增强对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此外,地理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祖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和地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民族自信心。通过比较研究,学生可以了解祖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认识到祖国的发展与世界各国的联系紧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同时,学生可以通过地理教学了解祖国在自然资源、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特色,增强对祖国的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因此,通过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祖国的地理环境、发展现状和国际地位,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策略

1.发挥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爱国主义情感的养成,需要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与培育之中,是一种持久的过程。所以,爱国教育并不需要太多的宣传,虽然看起来没有什么,但却是随处可见,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们对国家的热爱变得更加强烈。而老师作为管理与教育学生的重要角色,更是学生心目中的权威与楷模,其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改造学生。同时,在高中阶段,学生对世界,对祖国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还处于可塑性的阶段,老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认知,更好地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

比如,在讲述自然灾害这一章时,中国地域广阔,自然灾害也很多,洪水、地震、火灾等灾害屡有发生,但中华民族凭借自身的凝聚力,凭借勤劳和智慧,成功地渡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灾害,汶川地震,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面前,国家动员了所有的力量,全民参与,共同努力,为灾区人民提供了最大的保障,最大程度地保护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将损失降到了最低,让群众尽快恢复了正常的生活。这样才能让学生了解到,一个国家是多么的强大,多么的关心人民,多么的团结,多么的坚强,多么的爱国。

2.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

在进行教育教学时,必须要恰当地使用教学手段,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多媒体设备持续地在教学过程中被广泛使用,我们也能在校园里了解到更多的外部世界。利用多媒体能够丰富课堂教学方式,活跃课堂学习气氛,为学生的教学提供更多的可能。与此同时,多媒体还能丰富知识的表达方式,增加课堂上的知识内容,使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更丰富多彩的世界,对学生进行更好的培养。通过音频、视频、图片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既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又能激发他们的同理心,增强他们对自己的理解,使他们产生更多的感动,进而对他们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

如:教学《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时,中国的轨道交通十分便利,中国素有“大基建狂魔”之称,其修建便利了人民的生活,造就了“中国奇迹”。通过图片和视频,学生们可以了解中国的交通状况,了解中国现在便捷的交通,是由政府统一安排的,是经过几年来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电影,在看完之后,学生们可以发表自己的感想,并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流,以此来增强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激情和国家集体荣誉感。

3.立足课本回归教材

爱国之心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可以养成的,教育是养成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课堂。所以,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中学地理教学中,要立足于课堂本身,注重课堂教学的效果,在课堂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而在课堂上,教科书与教科书都是不可缺少的,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根本,所以教学必须以教科书为依据。然而,教科书的内容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老师们以教科书为基础,不断地充实和拓展知识的内涵,并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深入的讲解,并从教材中延伸出对学生的爱国情怀。

如:教学《中国地理概况》时,中国地域广阔,有高山、有湖泊,气候、文化各不相同,长白山银装素裹,新疆吐鲁番水果飘香,这些都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也正因为如此,入侵者才会对我们进行觊觎和掠夺,是我们的先祖们用自己的生命去扞卫着这份宝藏,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强大而又美丽的国家,我们才能欣赏到这片美丽的土地,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爱国激情和集体责任感。

结语

高中是一个培养学生三观的重要阶段,也是一个让他们更加深刻地认识这个世界、建立自己的认知的关键时期,在高中进行爱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让他们找到学习的目标,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高中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它能让学生们对自己的国家有更深的认识,在了解中深爱,在热爱中不断前进,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内在动力,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栋梁。

参考文献:

[1] 杨泗明. 在农村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读与写(下旬),2012,9(6):213.

[2] 李艳萍. 高中地理教学如何渗透爱国主义内容[J].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2014(2).

[3] 蒋会学. 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6(6):143.

[4] 刘佩. 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J]. 速读(中旬),2019(11):170.

[5]杜彦玲.高中地理课堂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87-288.

[6]陈杰,叶回玉.地理课程家国情怀“沉浸式”培养的教学探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04):67-70.

[7]杜彦玲.高中地理课堂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287-288.

[8]陈杰,叶回玉.地理课程家国情怀“沉浸式”培养的教学探索[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20(04):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