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师在开展软陶教学时,可以先设计合作式的教学活动,以此使幼儿体验教学的乐趣,且激发幼儿创作软陶作品的灵感,且降低幼儿创作软陶作品的难度。其次,幼师可以丰富软陶教学的材料,并鼓励幼儿结合多种材料创作软陶作品,这就能激活幼儿的创新思维,且提升幼儿创新及创作的兴趣。之后,幼师可以设计作品展示环节,由此满足幼儿的表现欲,且指导幼儿总结创作、创新的感受与理念,这能够使幼儿感受到创新的成就感与愉悦感,从而可以使幼儿自主进行创新。长此以往,就能在幼儿园软陶教学中促进幼儿自主创新水平的提升。
一、设计合作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创新灵感
设计和制作软陶作品,都是幼儿园软陶教学的重要内容,但幼儿的动手制作能力与创新设计能力并不强,这就需要幼师给予其大量的帮助,才能保障幼儿制作软陶作品的质量,但幼师的经历是有限的,而就无法为每一位幼儿提供帮助。这时,幼师可以设计合作教学活动,以此让幼儿以合作的方式进行设计与制作,这样才能激发且丰富幼儿的创新设计灵感,同时降低幼儿动手制作的难度【1】。
例如,幼师可以通过带领幼儿鉴赏软陶作品,来激发幼儿的创新灵感,且提升幼儿制作软陶的兴趣,这就能高效地导入软陶教学。幼师可以收集简单的、创意的软陶作品,并运用展示实物、图片或制作过程的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然后,幼师可以简单地向幼儿介绍软陶作品,同时引导幼儿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之后,幼师可以让幼儿以合作的方式设计软陶作品,并激励幼儿在合作中阐述设计想法,这就能激发幼儿的创新灵感,且丰富幼儿的创作灵感。最后,幼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合作制作的空间。幼师这样教学,可以激发幼儿创新软陶作品的灵感。
二、丰富软陶教学材料,提升幼儿创新兴趣
教学材料的投放能够决定教学的多样性与趣味性,从而影响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想要使幼儿积极参与幼儿园软陶教学,且主动进行创新,就需要丰富教学的材料,且合理的投放材料,由此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与多样性,同时提升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幼师可以在保障材料安全性的情况下,投放幼儿熟悉的教学材料,且鼓励幼儿运用材料制作创新的软陶作品,这能提升幼儿的创新兴趣【2】。
例如,塑料瓶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这使得幼儿对塑料瓶是有一定熟悉感的,幼师在教学中投放塑料瓶,就可以增加教学的新鲜感,且提升幼儿对教学的好奇心,从而提升幼儿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幼师在为幼儿园软陶教学投放塑料瓶材料时,首先需要检查塑料瓶的完整性与安全性,这样才能保障教学材料投放质量。当然,幼师也可以让幼儿参与进材料投放中,以此让幼儿清洁塑料瓶、给塑料瓶分类,这都能使幼儿更熟悉教学材料。然后,幼师可以为幼儿示范运用材料创作,并鼓励幼儿创新创作。幼师以此教学,可以提升幼儿创新、学习和制作的兴趣。
三、注重教学总结环节,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有效的软陶教学,可以使幼儿体验教学的趣味性,并激发幼儿创新思维、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增强幼儿学习兴趣。但这样的教学却无法使幼儿正确认识教学的意义,以此是不利于幼儿学习与成长的。因此,幼师需要重视软陶教学中的总结环节,由此帮助幼儿认清自身,且提升幼儿学习与创新的信心。幼师可以为幼儿提供展示创新作品的平台,且鼓励幼儿阐述创新理念,这就能培养幼儿自主创新能力和意识。
例如,在开展软陶教学时,幼师可以先带领幼儿进入创新设计环节,鼓励幼儿在设计环节中阐述创新设计的想法,这能给予幼儿阐述的平台,且丰富幼儿的设计灵感。在结束设计后,幼师可以鼓励幼儿运用绘画的方式将设计想法记录下来,并鼓励幼儿介绍自身的创新灵感,这就能带领幼儿进入设计活动的总结环节。幼师需要运用不同的语言肯定幼儿的设计想法,并带领幼儿进入下一个活动,这能提升幼儿的自信心。在结束制作后,幼师可以让幼儿展示制作的软陶作品,并在幼儿介绍作品后对幼儿提出表扬。幼师这样教学,就可以培养幼儿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
软陶教学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高效的幼儿园软陶教学,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创新思维、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同时可以使幼儿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这能为培养幼儿美术素养打下基础。当然,幼师根据上述策略开展幼儿园软陶教学,就可以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提升幼儿的创新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从而就能培养幼儿自主创新能力和意识,且达到为幼儿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晓龙,杨红霞.软陶在幼儿园泥塑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中华少年,2019(29):14-15.
【2】魏素娟.在软陶活动中培养幼儿自主性创作[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1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