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商业模式创新是适应经济形势变化的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经济新常态,宏观经济增速明显下降,经济发展动力更加多元,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社会经济新常态下,个性化、多样化的生活消费要求明显提高,产品质量以及安全意识显著增强,传统工业市场日趋饱和,新科技、新产业、新产品不断涌现,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持续发展壮大,产业结构水平逐渐迈向中高端,互联网技术与传统工业市场深入融合,注重人力资本质量和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促进效果,中国经济正不断地向更高级形态、更合理结构方向发展。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各个企业都需要对原有的商业模式进行反思,并积极应对经济新常态,力争占领世界企业新常态中的战略高地,以崭新的企业观念,防止商品、业务同质化,创新发展自己的价值,从适应市场需要转向创新发展,才能开辟自己的新业务空间,从而增强企业实力,孕育经济发展的崭新动力。商业模式优化创新是当前经济新常态下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1]。
(二)商业模式创新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支撑
对商业模式进行创新,通常是在新技术基础上的,新技术可以为商业模式优化创新提供原动力,尤其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主要代表的先进技术,是主动商业模式进行创新的基本要素,随着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各个行业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推动产业链进行跨界革新,涌现出么全新的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是推动技术创造经济收益的主要渠道,在新技术的前提下,逐步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通过逐步开展经营模式技术创新,就能够推动新科技优化运用,通过商业模式的技术创新能够促进产品升级,从而助力技术创新发展,把服务与技术创新融合起来,逐步将新技术转变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与优质服务,将新技术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从而使得中小企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良好的创新效果。通过商业模式技术创新,能够推动新科技更迅速地进入市场。通过经营模式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相互配合,就能够逐步形成中小企业特有的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创新又是行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推动力,能够高效地推动行业融合发展的进程[2]。
(三)商业模式创新有利于开辟新的市场空间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消费者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消费者更加重视个性化消费,精神消费,以及网上消费,消费者的全体构架也在逐渐出现变化,固定的商业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动态化的消费要求,消费性多元化需要促使中泰电商企业需要及时优化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创新的本质在于消费者的实际需求,消费者无法接受的商业模式是不具备经济价值的,企业需要及时关注消费者的实际需求,结合消费者的具体需求,及时调整企业的商业行为,从本质上思考怎样高效地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为消费者创造出更多地使用价值,应率先提供相关产品或者服务,提前抢占先机以获取发展机会。另外,商业模式创新也可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开辟新的市场空间,企业可在消费者没有需求时,为其创造需求,当这种需求成为习惯时,企业的商业模式就会成功,例如苹果公司开创了消费者对iPad产品的需求。
二、商业模式创新与产业融合的互动影响机制分析
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产业融合的脚步也在逐步加快,产业容易的发展形势正渐渐转变这传统的产业结构,已经渐渐影响到世界产业结构的实际走向。产业融合推动新产品的升级,促使新服务的涌现,打造出新型的市场领域,可以突破传统产业的局限性,减少产业的壁垒,进一步优化了商业竞争环境,从而使得以往处在上下游甚至是具有合作关系的公司,转化为自己的对手。产业融合运用了重新组建价值链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经营模式,而行业之间的明确边界也是运营模式不断创新的重要基石。
产业融合往往出现在企业之间的界限与交叉点,各种企业之间相互影响、交叉参与,导致原有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与联系发生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生产界限。例如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引起电脑、通讯和电子工业边界的模糊性,导致上述工业实现了整合。在工业整合潮流下,为了寻求规模经济效益,许多公司采用多元化运营的方法,在原来主营业务基础上发展新经营业务,原有的产业间相互影响、彼此渗透、互相交叉,经营、科技、管理和市场等行业组成要素之间互相融合、重组,原来的行业价值链也出现了根本性的改变,同时,针对企业价值链的实际定位,可以制定出的新型的跨产业限制的商业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与以往的产业相互融合,创建出商业模式悠哈创新的新型支撑平台。“互联网+”是当前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高度融合入的成果,以及主要标志,互联网技术逐步向传统产业进行延伸,促使传统产业产品的特征、价值构造的过程以及市场需求都出现了较大的转变,导致产业的界限更加不清晰。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运用信息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中泰企业可以对传统产业优化创新,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甚至是第三产业中,构建出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新发展状态,这会对原有的商业模式提出更高的要求。
“互联网+”构造出商业模式优化创新的新支撑平台,是达成产业融合开展的重要基石。每个行业都需要深入探讨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进行商业模式创新升级,应该掌握时机,突破传统发展模式的束缚,创建出产业价值链双赢的体制,推动产业融合下的商业模式创新进程,结合成功企业商业模式的特征展开分析,促使自身的商业模式更具多样性。
三、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促进重点产业优先发展
需要重点改革创新制造业以及服务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融合发展。比如可以拓展制造业的产业链,主动制造业从生产性转变为服务性,凸显出生产性服务行业对制造业进行转型的重要价值;推动农业朝着信息服务不断发展,优化农产品市场流通的之际,构建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服务机制;运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优化。
(二)探索适应产业融合发展趋势的新型商业模式
企业自身是商业模式创新的载体,中泰电商企业需要提升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正确认识,掌握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内涵;同时需要加强对业务模式、运营整理、盈利形式等的审视,从前瞻性的视角出发探索产业融合的特征,确保商业模式的创新可以始终参与领先水平,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的优势,选择出恰当的商业模式创新方案;需要重视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注重技术的优化创新,提升信息技术的研发能力,及时拓展创业板市场,吸引外部的投资,扩大资金的来源渠道;优化互联网服务意识,有效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产业链进行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3]。
(三)政府应当完善商业模式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环境
需要构建出完善的产业政策,突破传统产业的局限性,优化部分分割以及产业出现垄断的现象,促进资源的科学运用;需拟定出相对应的政策,鼓励技术优化创新,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力推广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力度,为商业模式的优化创新提供技术支持,为产业融合发展创造出更好的信息技术平台;对人才、资本等商业模式创新的重点是需要加强技术支持,设立其专业的资金、运用财政税收,以及金融缝政策进行辅助,提升对商业模式创新的支持;实行商业模式创新示范的对应工程,推广产业融合发展的商业模式,促使企业主动优化商业模式。
结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业融合的进程越来越快,产业融合发展的形式正在不断优化着传统产业,已经对世界产业的世界走向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对产业融合视域下,商业模式优化创新的问题展开深入探讨,有益于企业更好的需求发展机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促使新技术产业化开展,对推动国民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恒娜,李玮,张仕婷,等.新经济时代下融合性新兴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商业,2020(31):20-23.
[2]房朝君,陈海霞,孙敖.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多模式教学组织方案设计[J].现代职业教育,2020(49):26-27.
[3]张咏梅,薛丽.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创新打造农业产业化“诸城模式”[J].农业知识,2020(11):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