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刘永列

云南省昭通市昭觉民族中学,云南昭通,616150

摘要: 微课以短小精悍、目标明确、主题突出、时间灵活等优势受到师生好评。当前初中地理教师已将微课作为重要的信息化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兴趣,提升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小觑的作用。以微课为载体的初中地理教学模式会根据学习者的反馈加以改进,有效指导学生高效理解地理知识,形成正确的地理学习态度,提升学习质量。本文从多方面分析微课模式下初中地理教学方法,望给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初中地理;微课;教学实践
DOI:10.12721/ccn.2024.157085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微课”是传统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综合体现,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受到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为教学改革的实施提供了另一种途径。随着“微课”教学方法的应用与推广,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微课”的优势,使得“微课”在我国教育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微课”最显著的特点是能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碎片化学习内容的呈现,以数字化资源形式,供学生反复复习和巩固,从而使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那么,如何借助“微课”突破初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难点,还需要教师从实际出发,构建完善的教学体系。

一、构建丰富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教学要求。在现代化的初中地理教学中,要求学校和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以"灌输式"为主,这种模式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并且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地理知识的学习中。因此,顺利时代发展的需求,教师应利用微课构建丰富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世界气候类型”这一章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微课构建一个生动形象且直观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地理知识的学习。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关于天气变化的视频,让学生亲身感受天气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然后,教师可以针对视频素材进行适当的剪辑和编辑,制作成微课。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地理知识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合适的视频素材,以便更加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各种天气变化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掌握四季气候类型的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对地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资源多元化,激发学生课堂参与度

微课教学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学生们不再局限于静态的教科书和枯燥的讲课,而是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视频资料,深入浅出地理解知识点。教师可以通过微课讲解地理概念、展示地理实践,让学生在视听的双重刺激下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这种形式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度,还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人口迁移》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人口迁移过程进行动态展示,让学生清楚了解不同阶段人口迁移带来的不同影响。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运用微课形式呈现一些与人口迁移相关的问题,例如人口迁移所面临的困境、人口迁移带来的新特点以及人口迁移过程中的问题等。这样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让他们更好地参与课堂学习。除此之外,微课教学模式还使得地理课堂变得更为多元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不同风格和内容的微课。例如,可以结合地图、动画、实地拍摄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视听的方式感知地理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在课后反复观看微课视频,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三、改变教学方式,优化学生学习成绩

首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采用微课教学模式的有效实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微课教学模式,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安排课堂时间,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和练习。学生们在观看微课的过程中,可以提前预习,对知识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使得课堂上的讨论和交流更加深入,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设置相关问题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例如,在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资源帮助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通过制作微视频并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播放,学生可以自主复习和巩固知识点。在微课中,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以“地球运动”这一课时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先播放几段关于地球运动的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和原理。随后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如“地球是不是一直在转动?”“地球究竟是如何自转的?”“我们感受到的四季变化是如何形成的?”等等。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才能真正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微视频播放结束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练习和测验,巩固学习成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要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和资源来丰富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尤其通过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率。

其次,把“微课”和“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读图”能力的发展。由于中学地理教学以图片为主要的教学载体,这些图片承载了丰富的地理信息。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对地图的理解能力较差,经常只是粗略浏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将课本上的地理图像进行放大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教师可以从地图的三个基本元素开始,指导学生正确阅读地图的方法,帮助他们识别地图上的信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阅读意识,提升了阅读能力,培养了阅读习惯,扩展了地理思维。

四、结语

总之,教师合理地应用微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地理知识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作高质量的微课,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赵伟.试论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07):4-6.

[2]张圆.微课构建高中地理生本课堂的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3(07):25-26.

[3]张小青.浅谈微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师,2023(17):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