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杨丁波

海南省东方市第四小学,572600

摘要: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探索和发现科学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增强了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
关键词: 赏识教育;小学体育;自信心
DOI:10.12721/ccn.2022.15803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随着当代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完善所要求的赏识教育的不断推进,当代教育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不仅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根据学生的特点,注意挖掘学生的潜能。实施差异化教学模式,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培训方案,让每个人都能得到好评。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对学生来说,他们的大部分思想都是不成熟的,他们的心往往是脆弱的。因此,教师的言行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实施欣赏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和兴趣,有针对性地进行体育教学和训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习体育的过程中感到快乐,增强自信心。通过赏识教育,学生将不再被动地学习体育知识,不再受单调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可以在师生之间建立更加和谐的关系,使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享受,有效地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总之,欣赏教育可以使教师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提高教师的教学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方面给予学生,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改变对体育课程的厌倦和恐惧,最大限度地提高师生之间的情感,最终实现小学体育的良好发展。

二、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一)提高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动接受者。他们只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体育。缺乏演讲机会和权力限制了学生独立学习的愿望。在赏识教育中,体育教师应积极调整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尊重学生。此外,不同的小学生具有不同的人格特征和兴趣,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师在实施欣赏教育时,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在篮球运球的学习中,有的学生运动能力强,学习速度快,但有的学生不能很好地完成击球动作,所以运球的完成难度较大。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缩短运球时间,而能力差的学生则不注意时间的长短,因此只要完成运球就会受到鼓励,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进步和提高。

(二)营造欣赏教育的氛围,提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欣赏教育需要良好的氛围来支撑。学生们更活泼。教学气氛越活跃、越轻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越高,教师就越能体验时间和空间。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需要,营造相对真实的环境,营造自由轻松的氛围,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更好地实践鉴赏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分组工作,并创造一种同龄人互相帮助的学习氛围。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在合作中完成实际任务,而且可以加深合作意识。同时,教师可以将“个体欣赏”转变为“群体欣赏”,向学生传达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凝聚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

(三)科学把握教育机会,合理利用赏识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还应认真观察和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基础和学习效果。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一些良好的教育机会,从而更科学、更有效地渗透鉴赏教育。在教学设计中,既要注意预设的内容,又要注意课堂教学中的新问题。在实践和学习中把握学生的小细节,合理渗透鉴赏教育。及时肯定和表扬学生的良好言行,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例如,一些学生会积极帮助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实践,帮助他们掌握科学技能。当学生之间发生冲突时,有的学生主动向对方道歉,或主动表示善意,以便及时解决矛盾和冲突;当一些学生不小心摔倒时,其他学生会主动及时扶起他们。在这样的每一个细节中,都会有一个很好的机会渗透到赏识教育中,这也是渗透德育的关键所在。

(四)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学生的体能与身体素质、个性特征、爱好和个人学习经历不同。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体能。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以体育成绩为评价标准,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独特性。结果,许多学生对体育课的信心严重受损。这不仅会对当前的体育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影响他们今后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兴趣。

体育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个性特点,编制每个学生的体育档案,了解学生的优缺点。教师应该承认并赞扬自己的长处。对于薄弱环节,教师可以正确引导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能力。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在第一时间给予表扬,逐步帮助学生建立体育教学的兴趣和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体育能力。

(五)找到创造赏识教育的切入点

应充分考虑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场景,并将其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几乎任何一个小环节或小情境都能渗透到赏识教育中。关键是老师应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赏识教育给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教师的积极评价,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确定形式和教育方法的使用不仅反映了学生的良好意见,而且激发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鼓励、宽容、信任和尊重。特别是体育锻炼作为体育教育的主要手段,采用不同的教育形式更为可取,可以优化渗透效果。

例如,在较为复杂的跳高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给予肥胖或体弱的学生以赏识的态度、语言、手势和优雅的示范,这可以大大消除他们对跳高的恐惧。比如,“你很棒。”勇敢一点,你会取得更大的进步。“只要学生取得了一些进步,老师应该在第一时间表扬他们。当然,除了表扬和鼓励的话之外,老师的眼睛、掌声和竖起的大拇指也可以鼓励学生勇敢地前进。只要老师认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言行,他们总能找到很多东西。”赏识教育渗透的机会。

(六)改变考核方式,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表扬

根据一项实验,两个同样相似的人在受到不同程度的鼓励和表扬时表现不同。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应更多地肯定和认可学生。俗话说:重点是结果在哪里。无论老师的表扬是否符合学生的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朝着期望的方向发展,并成为表扬的对象。他们不关心学生在运动中的表现。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应该鼓励学生的体育精神,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这种教学方法既能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充分发挥其在体育课程中的优势。

结束语:

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在应用过程中,赏识教育还应注意赏识教育与批判教育的结合。教师应避免只赏识优秀学生而忽视差生。这些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由于赏识教育还处于推广阶段,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师应根据问题及时改变教学计划。赏识教育只有在不断修正和修改的过程中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中华.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1):122+112.

[2] 陈丽英.试论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内江科技,2018,39(03):151-152.

[3] 李强.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5):199-200.

[4] 郭新华.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06):83-84+108.

[5] 程凯丽.赏识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0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