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心理及生活护理在老年精神分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余凤怡

眉山市东坡区精神病医院 四川眉山 620010

摘要: 分析在精神分裂患者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及生活护理所取得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选取110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心理及生活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经护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患者护理过程中,心理及生活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护理综合质量的优化,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关键词: 精神分裂;老年患者;心理及生活护理;临床效果
DOI:10.12721/ccn.2022.15715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大量研究资料显示,作为老年群体常见精神类疾病之一,精神分裂症往往会对患者日常意识水平造成不良影响,若不能及时进行管理干预,则该病可导致患者在生活中出现紧张与焦虑等负性状态,继而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1]。在护理期间,通过积极做好心理护理与生活护理的有效引入与渗透,医护人员可以进一步促进患者护理模式的细化,对于老年患者护理质量的提升与精神状态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针对在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护理期间应用心理及生活护理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选取110例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60~75岁,平均(66.85±2.41)岁;研究组男37例;女18例;年龄61~78岁,平均(66.37±2.54)岁;以P>0.05,表示患者差异无统计价值。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遵医嘱进行药物发放并对使用方法进行合理告知。②做好患者临床期间相关指标的监测与记录工作。③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各项疑问。

1.2.2 研究组  给予心理及生活护理,主要内容包括: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帮助患者正确实现对于不良心态的疏导与缓解。在此期间,其应对精神分裂的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进行合理告知,从而引导患者进一步了解自身健康情况,继而实现对于恐疾病恐惧的充分消除。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可以结合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与其进行沟通,继而促进患者护理期间良好心态的合理构建完善。②生活护理:医护人员应在日常生活中引导患者实现对于生活自理能力的充分培养,从而帮助患者有效实现对于穿脱衣物与自主进食等功能的训练。在饮食方面应为患者制定科学的膳食方案,从而确保其通过饮食进一步实现,对于身体所需营养物质的合理摄入,继而强化患者身体素质与免疫力水平。此外,医护人员应组织患者进行科学的体育运动,从而帮助患者通过运动实现身体机能的合理改善。

1.3 观察指标

1.3.1 患者精神状态  采用精神病量表(BPRS)进行评估,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病情越严重。

1.3.2 患者生活质量  采用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3.3 患者护理满意度 采用满意度量表调查,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发放与填写,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价值。

2 结果

2.1 患者精神状态对比

经护理,患者精神状态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BPRS评分

截图1737178331.png2.2 患者生活质量对比

经护理,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提升,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生活质量

截图1737178342.png2.3 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护理满意度

截图1737178355.png3 讨论

作为临床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精神类疾病,精神分裂症的病程相对较长,且患者病情容易出现反复,继而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对于老年精神分裂患者而言,由于受到身体机能衰退问题的限制,其社会功能与预后生活水平往往会受到相应影响[2]。与此同时,部分老年患者可出现较为沉重的身心负担,进而不利于其预后健康的进一步改善,在护理工作开展期间,研究人员指出,为了促进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护理质量的优化,医护人员在开展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应积极做好对于心理护理工作的全面渗透与落实,从而正确根据患者实际心理动态对其进行科学评估与分析,进而促进患者护理工作的全面细化[3]。与此同时,通过积极引导患者实现生活护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医护工作人员可以帮助患者在接受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合理实现对于自身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患者预后生活质量的全面改善,对于患者家庭压力的减轻与患者预后生活功能的优化至关重要。

本次研究资料显示,在老年分精神分裂患者护理期间,通过应用心理及生活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有助于实现患者精神病症状的改善,对于其生活质量的提升与护理满意度的优化至关重要。

综上,在老年精神分裂患者护理过程中,为了促进患者护理综合水平的优化,医护人员应积极做好心理及生活护理模式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风雨. 分析心理及生活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7):156,158.

[2] 代建波,李贵洪. 心理及生活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心理月刊,2020,15(21):50-51.

[3] 张亚丽. 心理及生活护理干预在老年精神分裂症病人护理工作中的价值体会[J]. 科学养生,2021,24(9):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