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浅谈初中语文创新教学的研究

黄顺红

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坦坪镇中学 424507

摘要: 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语文知识来源于历史文化长河,是无数精粹思想和优秀文化的集锦。在语文知识的熏陶下,学生不仅能够拓宽文化视野,还能够收获富足的情感和思想,促进学生建立自身人格品质。因此,在初中这个塑造和发展价值观念的核心时期,教师应当更加关注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以新的方式为之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创新
DOI:10.12721/ccn.2022.157183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一、初中语文课堂创新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

大多数学生都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尤其是在语文学习方面,小学的语文教学容易被教育工作者忽视,学生也缺乏对语文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视。其实语文知识的学习具有很大的主观性,相比于其他学科来说,容易很多。但就是因为这些特点,让许多学生、教师忽略了它的存在。到了初中许多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都比较薄弱,这也导致了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进展的困难。

(二)教学方法缺少创新

在初中的语文教学当中还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传统的教育方法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随着教育的深化改革,教育部门提倡创新教学方法,语文这门学科作为很多学科的基础,并且在很多方面都运用非常广泛。教育部门也认识到提高语文思维,知识,方法的重要性。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教育方法上缺乏创新能力以及学校高层领导对于教学方法的创新没有足够的重视。

二、初中语文教学对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鼓励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质疑能使人的思维活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让思考更加深刻,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更能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正所谓“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就是说做学问要勤于思考、勇于质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应该鼓励学生“有疑而问、质疑问难”,引导学生大胆提问、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堂上,学生“有疑而问”是自身深刻思考下的外在表现,“质疑问难”是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体现,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质疑,还要正确对待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用心思考、探究和解决,使其突破思维定势多维度、全方面地思考和探索,寻求不同的解决思路,并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办法,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另外,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并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路径、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广泛联想、拓宽思路,激发学生的思维发散意识,帮助学生进行思维发散训练。教师发挥自身力量来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使其更加积极主动地在探索中学习,同时也调动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质疑的积极性,使其始终保持“凡事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进而在语文学习中逐渐养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例如,在《白杨礼赞》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朗诵课文内容并感受课文的主题思想,结合预习提示、有关资料等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鼓励学生提出疑难问题,使其开动脑筋、发散思维,通过讨论和交流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加以引导得出答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迸发,敢于提出疑难问题,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培养。

(二)教师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教学方法的创新非常重要,对于整个教育课程的推进起着积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现在的创新型教育方法一般都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状态以及心理状态而灵活运用的。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强加给学生很多学生接受不了的知识,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造成消极的影响。避免概念化,要特别注重语境的融合,采取情境结合的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绝大部分的重点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同时也不能脱离实际的应用而展开讲,更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应该注重给学生多加引导积累。重视文字的运用,掌握语文的应用规律。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还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群文阅读是建立在老师和学生共同交流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老师自己一个人进行独奏。老师一定要注意,自己能不能讲明白和学生能不能听明白是两回事,在教学方面,一定要摒弃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真正科学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发挥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从而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课堂也不是单一的只讲课本,而是要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深度解析,从而提高课堂质量。

(三)评价形式综合化,为课堂变革提供创新依据

评价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它是推动课堂变革所必需的依据。双减政策的实施本质上是一种教学改革的探索,因此,评价形式更不容忽视。教师通过评价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特点,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而学生也能够基于评价更透彻地了解自己,继而发挥主体作用,有目标地改善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可见,评价是师生双赢的方式,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综合化的评价,从更全面的角度评价学生,让学生获得更客观、更正确的引导,以综合评价为课堂教学未来的变革提供创新依据。

以《社戏》教学为例。社戏是民间节庆时所演的一种戏,而课文所描写的是“我”看社戏时的经历,篇幅整体较长,在学习这篇课文时,首先,学生要梳理清楚文本所描述的事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也可以按照故事发展顺序。而后,学生再去详细研究文本的内容,这样更容易让学生在阅读之后有所掌握。在学生学习和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紧抓评价契机,利用综合性评价推动课堂。比如对学生的阅读方法、习惯以及其阅读思维等方面进行评价,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还可以结合学生之间的评价、师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等,丰富课堂评价形式,形成综合性评价网络,让学生能够在更系统的评价中了解自身,有序提升。这样的评价方式也能够让教师更透彻地了解学生和课堂,从而为未来课堂教学的变革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总结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探索,如此才能够真正地让教学政策得以落实并契合学生的发展。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要关注学生的主体需求,深入理解课堂变革的方向,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教授学生,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创新与转型。

参考文献:

[1] 崔红卫. 初中语文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方法[C]//.2021教育科学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七).[出版者不详],2021:134-136.DOI:10.26914/c.cnkihy.2021.058292.

[2] 李凤云.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C]//.2021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二).[出版者不详],2021:791-793.DOI:10.26914/c.cnkihy.2021.006557.

[3] 薛小琴.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C]//.2020课程教学与管理云论坛(重庆分会场)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20:626-629.DOI:10.26914/c.cnkihy.2020.042848.

[4] 加恩丽·艾山哈孜. 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创新教学[C]//.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出版者不详],2017: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