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优化措施

吴东宸

六安市水土保持中心,安徽六安,237006

摘要: 水利工程是社会基础建设的关键构成部分,通过有效开展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显著优化各地区的水利灌溉条件,有利于促进农业更好发展。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工程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施工地基土壤表层剥离较为严重,致使水土流失现象频繁发生,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危害性持续增大,且在较大程度上阻碍了挖方、填方、取土施工工作顺利开展。因而,想要减少水土流失,促进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编制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优化策略进行了简要研究。
关键词: 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
DOI:10.12721/ccn.2024.157088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水土保持方案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也是水利建设项目中的重点施工内容。合理编制和切实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理项目开发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为周围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同时,对确保工程建设顺利开展、创造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具有积极作用。为此,应加强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的重视和管理力度,做好编制准备和监测工作,提高编制内容的切实可行性。

1.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问题

1.1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合理性较低

水利工程中的水土流失现象是一种影响范围较大的地质自然灾害,引发原因多种多样,需要依靠水土保持工作进行有效改善。但从实际来看,由于缺少全面、严格的管理,相关工作人员在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未能结合具体工程建设区域的实际地质条件、自然环境,制定针对性的水土保持措施;没有详细比对各区域、各企业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方案,吸收借鉴优秀治理经验;缺乏对水利工程建设特点和施工需求的研究,导致水土保持方案的适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较低。

1.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理念落后

根据对当前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具体情况的调查来看,工作人员的设计理念较为守旧、落后,水土保持措施较为单一、固定,未能形成创新创造意识,缺乏对先进、新型施工设备、机器的引进和学习力度,不能正确认识到最新设备设施的优势和功能,也未能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导致方案编制与实际相脱离,方案具体内容与以往策划具有较大雷同性,不能依据现阶段工程状况,编制更为适合、完善、创新的水土保持措施。

1.3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

水利工程中现存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人员存在业务能力较低、实践经验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组织统筹和协调沟通能力较差等问题,在正式开展工作过程中,不能突出方案实施重点,无法良好满足工程建设需求,难以精准把握工程建设区域的地质特征、地形结构、施工技术等,同时,对于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原则、理念较为模糊,不能有效体现主体工程概念,致使编制方案缺乏细致性、完善性,缺少核心内容,存在较多无关紧要的施工工序。

2.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优化策略

2.1科学管控方案编制工作

为有效提高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关键要制定统一化的方案编写标准机制,详细规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原则、目标、理念、基本标准和前提条件,给予相关工作人员具体的参考依据,使之明确编制规范要求,确保编制工作符合规程,提高编制的效率与效果。在实际中应落实好以下几点工作:第一,针对水土流失问题设定基础的治理任务,结合工程建设区域周围的地理环境、气候、工程内容、施工进度,在秉持科学协调原则的情况下,确定适合的治理工作开展时间,控制治理周期,以免延缓整体施工进度,超出规定施工期限;第二,对于部分处于冬季阶段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要关注温度变化情况,加大对土石方配套施工作业的研究力度,策划更为适用的植物管理措施,拟定合理的土地解冻时间与解冻工序,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水土保持方案。并要持续完善方案细节、增设最新保持方法,进而真正发挥出水土保持措施的价值和作用。第三,要监督方案编制人员在正式开展工作前,深入到施工现场做好环境场地勘察、数据采集记录等调研工作,全方位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类型、特点和水土流失情况,为方案编制提供充足、可靠的参考资料。

2.2创新方案编制理念

想要达到优化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的目的,需要编制人员及时转变工作理念,树立创新意识,了解当前广泛普及的水土保持新技术、新方法,在创新理念的指导下,增强方案编制质量,提高方案的完善性、有效性和实用性,为此,需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开展创新工作:一是创新执行理念。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以可行性研究工作为基础,设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监管机制,全方位、多角度考量各项影响因素,强化方案设计约束程度,以此为前提,制定执行理念,明确各职位人员必须履行的职责,必须达到的工作指标。二是创新约束理念。在透彻理解事前管控基本原则、要求的情况下,站在全局立场,紧紧围绕主体工程设计,严格规定方案编制人员的工作任务、规划能力、业务素质,要求编制人员提高纪律意识和行为规范性,确保编制工作的标准性。三是基于环境问题,形成科学概念。编制人员应正确理解生态理念,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和促使环境可持续发展对水利工程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将环境工程设计、施工工作与方案编制进行有机结合,推动水土保持工作、工程建设、生态修复实现协同发展,进而提升方案执行效果。

2.3强化方案编制设计水平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质量在较大程度上取决于编制人员的编写设计水平与能力,因此,需要建设单位加大对方案编制人员的培训力度,组建一支专业能力较强、业务素养较高的综合型编制人才团队。在实践过程中,应定期组织人员开展技术技能学习与训练活动,教授最新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技术,讲解项目重点和施工工艺,对专业编制能力进行实践培训,并采用正面与反面案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引导编制人员充分学习、全面总结国内外优秀的水土保持项目编写方法与经验,并清楚、直观认识到质量低劣的编写方案所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对编制人员进行有效警醒,使之自觉自主提升能力、强化方案编制质量。同时,要及时制定项目编制权限,防止产生越级施工现象。另外,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聘请权威的专业研究学者、专家开展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讲座与指导活动,进一步增强编制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引进最新的技术手段和设备设施,培养一批技术研究人员,联系现场勘查采集的数据信息,精准预测工程水土流失产生时间段和流失程度,进行及时预警,为水土保持方案编制预留充足时间。

结语:通过对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工作进行研究发现,优化编制质量与效果,需要充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对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进行规划设计,并根据具体的水土流失情况和地形地貌特征进行完善,突出重点;需要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深入实际现场进行全面勘测,明确施工场地面积以及地形地貌、施工方式等重要信息;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提高编制工作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及时转变工作理念,创新编制方法,引进最新编制技术,从而才可推动水利工程水土保持工作高效、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孟繁斌,易仲强,王治国.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审查关键问题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23,(09):1-6.

[2]邓小群.基于水利枢纽工程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思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9,47(1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