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者的影响分析

董立晔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北京 100044

摘要: 探讨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 年7月到2020 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为例,按照护理干预方式差异分为对照A组(常规护理干预)、延续性B组(常规护理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各41例,对两组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情绪状态进行观察。结果:延续性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SDS及SAS评分较对照A组低,生理功能等SF-36各评分较对照A组高,(P<0.05)。结论 :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缓慢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延续性护理干预;生活质量
DOI:10.12721/ccn.2022.157159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冠心病是因为冠状动脉狭窄所引起的心肌坏死、缺血缺氧性的心脏病。当前,介入治疗是对该疾病治疗的常用手段[1]。患者在采用该方法治疗后,还应合理控制对各种危险性因素,并按照医嘱用药,以改善预后。但是为了使患者的预后质量提升,应重视采用合理的护理方案[2]。鉴于此,本次纳入82例采用介入疗法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实施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9 年7月到202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为例,按照护理干预方式差异分为对照A组、延续性B组,各41例,对照A组:年龄:61~78(69.51±2.81)岁,性别:21/20。延续性B组:年龄:60~78(69.01±3.01)岁,性别:22/19,比对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A组:常规护理:告知患者合理饮食,主要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进食刺激性与过硬的食物;确保饮食习惯良好。患者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按照医嘱用药,对急救措施了解等等

延续性B组:(1)延续性护理小组创设:创建延续性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心内科骨干护理人员、心内科医生构成,按照患者文化程度、病情等等为其创建延续护理方案,并按照患者身体恢复情况对护理计划调整。(2)电话回访:在患者出院之后的第一个月内,护理人员每周进行一次电话回访,之后慢慢的延长到每个月进行一次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的用药情况、病情、心理状况、饮食等等,给予针对性的指导。(3)网络回访: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邀请患者进入微信群,采用向群里定时发送健康小贴士,为其对疾病有关问题解答等方式,将其疾病认知度提升。(4)家庭随访: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一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家庭随访,对患者健康状况全面了解,将患者出院后所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将干扰因素排除。(5)预约复诊:告知患者在出院后的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九个月、一年到门诊复查,并且告知患者若有症状出现,随时到院复查。

1.3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采用SF-36即生活质量评价表评估生活质量,内容包含生理功能、情绪角色、心理健康等等,各项总分100分,分值和生活质量呈正比关系。

 (2)情绪状态:SAS即焦虑自评表、SDS即抑郁自评表对情绪状态评估,前者评分范围:50~59分焦虑为轻度、60~69分中度、>69分重度。后者评分范围:53~62代表抑郁为轻度、63~72代中度、>72分重度;

(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腰酸背痛、出血血肿、心律失常。发生率=发生例数/总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软件SPSS21.0,生活质量、情绪状态等数值变量采取(x̄±s)表示,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定性资料应用百分比表示,c2检验;P<0.05说明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表1显示:延续性B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等SF-36各评分较对照A组高,(P<0.05)。

表1生活质量[x̄±s,分]

截图1737178681.png2.2两组情绪状态比较

表2显示:延续性B组患者的SDS评分及SAS评分较对照A组低,(P<0.05)。

表2情绪状态[ x̄±s,分]

截图1737178695.png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表3显示:延续性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A组低,(P<0.05)。

表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截图1737178709.png3讨论

介入治疗是对冠心病常用的治疗方案,其具有创伤较小等优势,但患者在术后还应接受很长一段时间的治疗才可康复。且患者术后应长期按照医嘱用药,并对危险性因素积极控制,以加快心脏康复,使生活质量提升。常规护理仅重视住院期间护理,而患者出院后则将护理服务终止[3]。患者出院后,因其对疾病有关知识认知度不高,治疗依从性差,从而使其预后及生活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应重视该类患者出院后的护理[4]

延续性护理干预能够确保医疗服务的规范性、连续性,保证患者可以接受更加科学的护理干预服务,从而将其预后及身心健康水平提升[5]。护理人员采用电话回访方式为患者开展护理干预,了解患者的用药、病情、心理状况等等,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可将其不良情绪缓解,使其可以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通过为患者开展网络回访,采用向群里定时发送健康小贴士,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且告知患者定期到院复查可减少不良反应。在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一个月对其进行一次家庭随访,解决其所存在的有关问题,可提升生活质量。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续性B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SDS及SAS评分较对照A组低,生理功能等SF-36各评分较对照A组高,(P<0.05)。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帮助患者提升生活质量,缓慢不良情绪,减少不良反应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杨,刘超.延续性护理干预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30):137-139.

[2]韦文艳,孙利娜,刘玲.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护能力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鄂州大学学报,2021,28(02):111-112.

[3]朱建芳,过永勤,黄建军,钱英,吴月萍,沈爱红,胡惠林.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J].浙江医学,2020,42(11):1212-1214.

[4]苏严琳,陈丽娜.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影响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9,26(11):36-38.

[5]聂陈,邓智全.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老年冠心病患者对护理质量改善及并发症的预防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2):1507-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