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学体系愈加完善,其要求在实践教学中不仅要讲解数学基础知识与技能,还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德育教学内容,以此来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发挥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价值。本文对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入德育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力求能够帮助小学生打好数学学习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教学的必要性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给教师指明。了新的教学目标和方向,强调教师要深。入钻研数学学科,联系学科教学大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融入德育教学内容,。利用德育内容实现数学教学的价值。。首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是达到新课标教学要求的基础条。件。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要让学生把握基础数学知识的同时,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将德育教学内容与。数学教学内容进行融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
二、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现状
(一)德育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融入的德育内容主要包含热爱祖国、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的学习观念以及热爱科学几方面。虽然在如今的数学课后练习和教材例题中涉及这几方面的知识有很多,但是有些教师并没有加以重视,或者一些教师只是利用部分教材资源,没有发挥出教材中德育素材的作用,促使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入德育教学的效果不理想。
(二)融入的德育内容不适合学生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比较小,其思维、认知水平都比较低,所以当小学生遇到事情时还是不能独自解决,需要有人给予正确的引导,教师在融入德育教学内容时要注重学生的年龄特点。但是,从融入德育教学的结果来看,还是有一些教师没有考虑学生的个性和认知等方面,导致设计的数学德育教学内容与小学生年龄段不符,学生理解不了这些内容,造成德育效果达不到预期。
(三)未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德育内容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后期发展奠定基础。但是,从目前小学数学德育教学融入结果来看,很多数学教师还是侧重于知识培养,未重视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降低整体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德育教学融入,利用德育内容培育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让其深刻理解数学知识,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定基础,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编排的小学数学教材中,不仅包含小学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还涵盖大量的德育教学资源,教师对这些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落实数学德育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教育改革责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过,小学数学教材中涉及的德育资源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还要在数学知识中体现的,所以教师要深度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接受到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教师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数学图例进行德育知识融入,引导学生对教学图例中所蕴含的德育知识进行分析和探讨,如社会公德意识、人道主义等。
(二)实施有效的情境教学法
促使学生开展高效的自主探究的首要条件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探究的热情,只有饱满的热情才能让学生更加投入地开展学习研究。处于中段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数学知识,处于一种过渡时期。对该阶段的学生实施有效的情境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在适当的情境中进行积极的思考。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遵守一定的原则,即情境的设置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的创设要与教学内容相符合。同时要学会把握时机,在恰当的时间内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充分利用情境教学法的优势让学生积极投入到数学实践探索学习的模式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多样化,比如可以在导入环节引入情境,良好的情境能够将学生和课堂进行衔接,促使学生更加热情地参与数学学习。比如,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教学中,通过创设适当的情境可以促进学生自主开展计算方法的探究。“为了装扮学校,学校买了好看的彩旗分发到每个班级中,一共有80面旗子,每班分20面,根据现有的条件,你们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呢?”有的学生说“求一共有几个班级”,进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列式计算,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能力,在该情境问题的设置中,让学生成为分彩旗的主人,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创设情境除了在课堂导入环节使用,也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来优化课堂的教学氛围,让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在课堂辅助的基础上利用情境进行发散性教学,锻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因此,巧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模式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际学习中,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态度只存在表面现象,还不具备独自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明辨事物的能力,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可以在教学内容设计时融入德育教学中蕴含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由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抽象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很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利用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学习兴趣。
(四)创设契合教材的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程中融入德育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契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充满德育知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感受数学知识中丰富的内涵。另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时,要综合考量学生的实际情况,能够让学生在特定的教育情境中获取更多的数学知识与德育知识,增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教育领域中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紧随时代发展,将德育教学融入到整个教学流程中,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在获取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受到德育熏陶,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念,实现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许合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J].吉林教育,2020(28):78—79.
[2]佟利.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J].智力,2020(21):115—116.
[3]万玛草.德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中华少年,2020(9):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