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融合营销思维的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研究

贾岚

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图书馆,623000

摘要: 图书馆采编工作分为采访和编目两大类,能够将大量的纸质文献资料通过梳理编纂的方式转化为可供高效流通的资料,对公共图书馆的图书收藏与读者借阅等都有重要意义。在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当中,融合营销思维可以更好地提升这些文献文本资料的流转效率,使更多读者能够了解公共图书馆的文献馆藏资源现状,更好地服务于读者的借阅。因此,以下将系统性地介绍营销思维的应用优势,结合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现状,详细分析营销思维的实践应用对策。
关键词: 融合营销思维;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
DOI:10.12721/ccn.2024.157034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引言:

目前城市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流程模式较为守旧单一,采编内容也往往较为被动,不能真正契合读者的借阅需求。采编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做好思维理念的创新,借助市场营销、线上与线下推广等不同的方法提升采编工作的开展质量。

一、营销思维在公共图书馆采编中的应用优势

营销是指在群体交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价值性创造与交换,且能够有效满足群体实际需求的管理过程。营销是在许多行业发展及工作推进过程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优势,能够对传统的管理方法形成革新改变,利用现代化的营销手段为其赋能,实现更高质量的管理工作。目前国内的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大多以公开招投标、出版社交存和捐赠等为主,仍然需要通过采编人员的审核把关和分类整合后才能够成为可供查询与借阅的公共图书馆采编名录,也是建设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库的重要手段[1]。将营销思维和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结合在一起,可以更好地借助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手段和组合营销模式来推广公共图书馆,使采编人员的工作成果能够面向大众实现广泛宣传,也是更多读者能够了解公共图书馆的图书馆藏现状,加强社会公共的文化建设水平。

二、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要求与变化

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影响下,公共图书馆的采编工作方法与要求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不再沿用传统的纸质资料搜寻与整理,而是根据不同图书传播媒介特点选择对应的方式予以采编整合。大量电子资源载体形式的馆藏资料使公共图书馆藏资源管理的格式发生了转变,采编人员要充分了解采编对象的多元化特点,选择更专业的方式为读者提供高效检索服务。另外,网络平台下的公共图书馆图书资源采购形式发生的重要转变,不仅能够和开发商实现线下的实体图书采购,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网络交易,甚至有虚拟图书作为公共图书馆的图书资源。采编人员需要做好不同平台与渠道的文献资源整理工作,确保能够满足读者的不同阅读需求。

三、营销思维在公共图书馆采编中的实践应用分析

(一)加强数据分析

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并不直接面向读者,这导致许多采编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脱离了读者对图书查询与阅读的实际需求,往往根据个人经验、借阅现状等来完成采编工作。将营销思维融入到采编工作当中,采编人员可以拥有更广泛的阅读数据形成分析,结合外部环境及市场需求变化进行采编创新,有效弥补了书目筛选滞后、读者信息缺失的问题[2]。图书馆采编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来广泛搜集与图书馆藏借阅等相关的基础数据,联动其他同类型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数据共享等工作,还可以借助图书借阅现场的使用满意度调查了解当前读者对图书馆采编工作现状的反馈,有针对性的调整与优化可以更好地提升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质量,也有效解决了由于公共图书馆编目工作外包而产生的采编与读者脱钩现象。

(二)重视市场调研

市场调研是营销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在充分把握市场需求和消费倾向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实现有针对性的营销推广,把读者有效引入到公共图书馆的采编管理工作当中,构成了更加完整的采编与营销闭环。采编人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与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相关的问卷调研,避免在图书的筛选与整合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通过倾听读者需求心声的方式,为公共图书馆的采编工作指明方向,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资源消耗[3]。在市场调研过程中,采编人员可以利用分层调研的方式对读者的年龄层次进行区分,从而更好地了解公共图书馆不同类型图书的馆藏建设比例,确保能够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建设功能,提升城市的文化底蕴和氛围。如低年龄层次的学生、幼儿等更偏好于教辅资料与课外科普等图书,高年龄层次的成人则更偏好于小说文学等。

(三)开展推广活动

形式多样的推广活动是推动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质量的有效着力点,能够使读者更好地了解图书馆的馆藏资源现状,增加读者的借阅互动频次。现代化市场营销理念多以组合化的方式实现推广,能够更好地利用网络平台打破线下营销带来的限制[4]。如公共图书馆可在其官网平台上建立读书心得交流、名人座谈分享等活动,不断提升图书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图书馆的受众能够辐射到更广泛的群体。另外,公共图书馆可联合当地政府部门开展全程读书月推广活动,进一步加强了公共图书馆和城市地方文化之间的联系沟通,更好地提升了全民阅读的参与兴趣,也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喜爱,形成了固定化的阅读推广活动。采编人员在推广活动的策划与实施后,还应当根据推广结果进行反思和优化,根据读者的反馈情况了解其实际需求,使公共图书馆的采编工作能够更加主动。

四、结束语

总之,现代化的公共图书采编工作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有了重要的革新改变,采编人员更需要利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做好应对处置,加强对市场营销理念的深入学习,提升采编工作与读者之间的联系沟通,不断提升公共图书馆采编的服务质量和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工作。

参考文献:

[1] 王佳佳.大数据环境下的中职院校图书馆采编模式的优化对策[J].职业,2023,(24):78-80.

[2] 顾晓芬,刘鎏.总分馆模式下的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研究——以上海浦东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23,(02):74-77.

[3] 王振君.大数据技术在高校图书馆智能图书采编业务中的应用研究[J].文化产业,2023,(01):115-117.

[4] 王星,李东鑫,王伟等.基于图书馆采编工作的阅读推广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为例[J].办公室业务,2022,(18):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