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社区社会管理创新

宋少燕

中共西安市委党校,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 上世纪八十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西欧发达国家兴起,在政府职能转变和社区管理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也意味着新公共管理理论可以被应用于公共社区管理工作之中。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社区管理人员从多方位有效强化为民众服务观念,积极推动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与优化。本文探究了新公共管理理念下当前社区社会管理工作的新走向。
关键词: 新公共管理;社区社会管理;创新措施
DOI:10.12722/ccn.2022.157032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前  言:随着我国经济和国内外形势的进一步发展,改造和创新社区的社会管理体制,使其符合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前社区工作的主要内容。社区社会管理体制,是保持社会安定、维护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制度保障。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社区社会管理系统的功能更为重要,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广泛掌握新公共管理理论,以其为基石,以实际为指南,研究社区社会管理创新方法。

1、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社区社会管理创新选择方向

社区社会管理最终目的是确保社区和谐稳定,减少和消除不稳定因素,为激发社会活力、促进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以及确保人民生活幸福安康打下坚实基础。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社区社会管理应始终坚持上述目标,通过下述三个方向的建设完成改革创新。

1.1管理主体从单一向多元合作转变

传统社区管理模式下的管理主体特指社区管理人员,单一主体管理方式相对较生硬,尽管可以对部分违法或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进行惩治,但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剧社区与居民之间的矛盾。新公共管理视角下应转变观念,管理主体必须从单一转变为多元合作,将社会管理的责任和权利共享。除政府机关外,一些社会组织和个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参加社区社会管理服务,有助于倾听、缓解潜在社会矛盾,提高社会服务质量与效率。

1.2管理理念从“控制管理”向“服务管理一体化”转变

管理理念是社区社会管理的基础。只有通过革新管理理念,才能在此基础上不断推动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发展。就目前而言,社区管理人员依旧秉持“控制管理”理念,将社区居民完全视为被管理者,导致管理工作僵化、无人情味,不利于建设和谐社区。基于此,社区管理人员必须转变思想,从“控制管理”向“服务管理一体化”转变。这正是新公共管理模式的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必要条件。“服务管理一体化”理论要求社区管理人员将自己视作服务提供者,在日常生活中实时响应居民需求,同时注意服务过程中的态度和方法,确保社区社会管理和谐[1]。同时,社区管理人员应反省自己在管理行为中的不当之处并及时纠正,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与效果。

1.3管控方式从直接微观式向直接间接相结合、宏观微观相统一转变

管控方式革新也是社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方向。传统模式下,社区管理人员要做到面面俱到、事必躬亲,这不仅是巨大的工作量,更难以保证管理工作效果。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社区管理人员不是总操盘人,而是社会管理的指引者。即社区管理者可以淡化事必躬亲意识,树立高效管理意识。这种高效的管理意识是基于直接间接相结合、宏观微观相统一的。重大违法犯罪事件中,社区管理这应充分发挥直接管理能力,但一般的矛盾冲突可以进行权力转移,放权让社会非政府组织甚至个人自行管控解决。只有这样,才能更高效高质地进行社区社会管理。

2、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具体措施

2.1大力推进社区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改革

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应大力推进社区社会管理主体多元化改革改革。在此过程中,政府部门必须结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切实有效推进多元化社区管理。具体可基于以下三方面:

首先,将社会管理活动转移到具备开展条件的组织。一些大规模的社区活动安全工作可以交由社会组织进行安排,社区管理者在此过程中仅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这不仅可以减少社区管理者工作量,还可以使社会管理更加多样化[2]

其次,竞争外包。在加强引导的前提下,社区管理者可以将部分简单公共管理事务以竞争形式转让给其他社会组织。通过这种方式,强化社区和社会组织的责任和权利意识。

最后,将部分权利和管理下放基层,以分摊权责的形式进一步降低各主体工作压力。例如,在一些基本的社区和公共安全活动中,可以扩大安全委员会工作职权。

2.2加强对社区管理人员服务理念的培训与监督

为了有效推进新公共管理理念下社区社会管理的革新,社区管理者必须确立“服务管理一体化”理念。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及时、系统地对社区管理人员进行服务理念的培训与监督。

第一,相关服务部门要做好社区领导、特别是社区领导的管理和服务理念的教育和培养,将新公共管理理念潜移默化地应用于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确保能够做到为人民服务。同时,要牢固树立社区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有机结合传统法律手段和新服务意识,实现新型社会管理的高效、高品质[3]

第二,要做好社会管理监督工作,建立健全良好的执法监督机制。特别是要系统地做好管理公开、权力和执法过程公示,加强社会监督。同时要做好社区管理者不规范行为的教育与惩治工作,从而做好新公共管理引导下的社区社会管理工作。

2.3构建直接间接相结合、宏观微观相统一管控体系

构建直接间接相结合、宏观微观相统一管控体系,需要政府统一指导、深入挖掘新公共管理理论的目标和需求,系统整合社会各种资源,形成多种形式结合的社区社会管理新体制。

其一,建立健全治安管理工作网络。该工作网络整合多种市场条件,考虑市场环境各方面因素,创新社区管理模式,进而完善科学的社会治安管理体系。

其二,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必须更加灵活、开放。社区管理人员要在各级政府部门的领导下,全力动员其他管理力量,充分做好协调指导工作,努力将新公共管理理念落到实处。

结  语: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进行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社区社会管理创新已经成为社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相关人员必须充分理解新公共管理理念的要求,从实际出发,革新社区社会管理模式,确保创新过后的模式能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从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董福乔,乔瑞民.团结社区创新社会管理创建“五型”基层组织[N].佳木斯日报,2021-11-10(003).

[2]顾筱雷.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社区社会管理创新[J].中国市场,2021(31):37-38.DOI:10.13939/j.cnki.zgsc.2021.31.037.

[3]孙月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相城实践[J].群众,2020(20):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