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长期大量使用苯二氮类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

张韬

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000

摘要: 目的:对苯二氮类药物长期应用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方法:研究中以我院在2020年1-12月收治的60例严重焦虑并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非苯二氮类药物干预,观察组则予以苯二氮类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睡眠质量、焦虑程度及撤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程度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患者撤药后出现药物依赖、谵妄、烦躁、胃肠道反应、内感不适以及癫痫等不良反应的几率也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苯二氮类药物能够有效起到改善患者焦虑及失眠症状的效果,但在长期应用其也存在引发耐药性,及撤药后失眠、谵妄、烦躁、胃肠道反应、内感不适以及癫痫等不良反应的几率,故需谨慎用药。
关键词: 长期大量用药;苯二氮类药物;不良反应
DOI:10.12721/ccn.2021.157047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人们生活压力增加及生活方式的转变下,焦虑症、失眠症的发生率也出现了明显的升高。苯二氮类药物则是当下焦虑伴失眠症治疗中的常用药物之一,其具备起效快、完全性高的优势。在既往严重中显示,短期、常规剂量用药下,苯二氮类药物可发挥显著疗效,促进患者焦虑及失眠的改善[1];但也有研究证实,在长期大量用药下,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2]。对此,此次研究主要分析苯二氮类药物长期大量应用的不良反应,以期为药物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中以我院在2020年1-12月收治的60例严重焦虑并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男女比为16/14;年龄23-67(44.23±5.76)岁;观察组男女比为15/15;年龄23-66(44.35±5.71)岁;对比两组患者基础信息数据差异较小(P>0.05),可比。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核准,参与者知情。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非苯二氮类药物治疗,予以右佐匹克隆片(国药准字H20070069;产自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规格3mg)口服干预,每次3.0 mg,1次/d,睡前用药。

观察组予以苯二氮类药物治疗,予以地西泮片(国药准字H21022887;产自东北制药集团;规格2.5mg)口服干预,单次剂量7.5 mg,1次/d,睡前用药。上述患者均持续用药6个月。

1.3观察指标

睡眠质量(以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0-21分,评分越高睡眠越差)、焦虑程度(以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评估,>7分为可能存在焦虑)及撤药症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统计应用SPSS 25.0软件。计量与计数内容应用(x̄±s)、%分别表示,并以t、χ2检验;组间以P<0.05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睡眠质量及焦虑程度

治疗前对比PSQI、HAMA评分,两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PSQI、HAMA评分对比(x̄±s,分)

微信图片_20250228102008.png2.2撤药症状发生率

比较两组患者撤药后出现药物依赖、谵妄、烦躁、胃肠道反应、内感不适以及癫痫等不良反应的几率,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撤药症状发生率对比(%)

微信图片_20250228102011.png3.讨论

苯二氮类药物是失眠症常见治疗用药,为第二代镇静催眠药之一。在该药物应用后能够引发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进而达到抗焦虑、抗惊厥、松弛肌肉及镇静催眠的效果。由于该药物短期效果明显,故为了改善自身焦虑及失眠症状,很多患者存在长期服药及擅自增加药量的行为,而大量长期用药则会导致其产生一定程度的药物依赖,影响用药效果及安全性。有相关研究数据证实,在苯二氮类药物常规剂量应用下可有效治疗入睡困难、易醒早醒等症,但在持续用药在2个月以上后则会引发一定的戒断反应,导致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易怒等表现[3]。观察此次研究结果能够发现,在长期大量应用苯二氮类药物治疗下,观察组患者对比非苯二氮类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焦虑程度及睡眠质量改善效果更理想;但在撤药后,观察组患者出现撤药症状的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在于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对比苯二氮类药物,非苯二氮类药物具有更强的选择性,仅作用于GABA受体的某种亚型,故能够在保证药效的基础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焦虑及失眠症状的发生多与患者的心理因素存在紧密关联,故在焦虑并失眠症治疗中,配合合理的心理干预效果显著。而在苯二氮类药物应用下,尽管能够在短期发挥显著效果,但仍需注意其长期用药及大量用药可能引发的撤药反应及药物依赖性;故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采取多途径给药,且需控制用药疗程在2个月以内。此外还需明确告知患者应用该类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嘱咐其切勿擅自增加药量,或长期服用。

综上,在焦虑伴失眠治疗中,长期大量应用苯二氮类药物能够有助于促进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程度的改善,但对比非苯二氮类药物而言,其也存在药物依赖性强及撤药后反应严重等弊端,故需结合临床实际,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