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思政工作的日益重视,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旨在通过专业课程的教学,将思政教育的内容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对此,针对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来说,教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强化课程思政,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课堂更高效,为此强化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的融人成为新时代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一、“课程思政”的特征
“课程思政”依托于课程。“课程思政”作为一种理念,想要在教学中发挥出作用必然要有其载体,因此课程就是能够盛装“课程思政”的容器。课程思政通过融入课堂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的内容渗透到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当中,除此之外还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在其指引之下专业课等课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还潜移默化地塑造了“课程思政”想要传递给学生的价值观。这样将专业课和思政课之间的壁垒打破,重新构建起“课程思政”类课程体系,达到“立德树人”的全面育人目标。
“课程思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从前的教育中思政课和专业课之间似乎存在边界,很多学生认为专业课有用但对思政课态度较为消极,这导致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发挥始终不理想。“课程思政”的提出打破了专业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壁垒,补充了两者间的边界。这一理念的提出有利于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有利于补充专业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从此显性的思政课程和隐性的课程思政协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向着“立德树人”教育目标进发!
“课程思政”是隐性的。有了“课程思政”,专业课就不是专业课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专业课的地位不能动摇,“课程思政”理念是渗透在专业课中,以隐性的方式展现在教学中,使得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教育和熏陶。因此,专业课不能上成思政课,思政课也不能因为“课程思政”而丢弃自己的地位和价值,我们仍要坚持思想政治课作为显性思政教育的重要地位,如此一来“课程思政”才充分发挥了它应发挥的作用。
二、课程思政视角下的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
(一)制定教学目标
对于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所有方向的风都是逆风;而对中职学生来说,无论专业知识多么的扎实,没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一切都失去了意义。因此制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是首要环节,这不仅能够增强所有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更重要的是能够让每一位中职学生在国家与个人前途中正确地定位自身,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在对社会有强烈的认同感之下学习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找到自身发展的方向。
2020年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到:“要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为了贯彻这一目标,教学方面要落实到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上,更要细化到教学目标设计上。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中职市场营销课程必然“牵一发动全身”,教学目标作为整个教学的落点,必然要和传统教学有一些不同之处。具体来说,在中职市场营销课堂中,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教学目标结合;要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结合,在每一节专业课程中迈出“课程思政”一步;对于中职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一方面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有理论上的教育,更要从实践角度增强学生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意识。
(二)挖掘思政元素
在开展教学实践之前,教师应该站在教材全书角度整理出思政元素,再将二者的融合点找到,思政元素和市场营销教材框架和内容有机结合。根据教育部有关“课程思政”的文件,中职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内容可以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进行挖掘,之后找到教材中的融合点,帮助思政元素与教材内容接轨。
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不仅仅指发现书中显性隐性的思政元素,而是要有主题、有逻辑地将其融入到全过程中。针对所用教材,可以发现在该教材的很多模块中都体现了对中职学生价值观、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因此从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看,市场营销课程不仅要提升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同时要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市场营销观念和职业道德等。为了更好地将中职市场营销课程中隐性的思政元素挖掘出来并和教学内容自然地融合,有必要将全书每个项目的思政元素细分并找出其中的逻辑。
(三)设计新颖的教学方式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中职市场营销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出具备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市场洞察力的优秀人才,我们有必要从课程思政的视角出发,对中职市场营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第一,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长期以来,部分教师可能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学生思政教育的引导。然而,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不仅要承担“教书”的职责,更要肩负起“育人”的使命。因此,教师需要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因势利导地开展教学,将思政教育融入市场营销课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能接受到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的教育。
第二,课程思政需要辅以各种创新的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单一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案例教学等,使思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时事热点和市场需求,适时地添加相关内容,使思政教育与市场营销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第三,课程思政与专业课教学要实现有机融合。市场营销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其教学目标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在课程思政与专业课融合的过程中,教师应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特点,设计课程思政的建设方案。通过深挖思政元素、确定思政目标、优化教学组织等措施,将课程思政贯穿、融入市场营销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专业课育人的目的。
(四)建设优质的师资力量
在职业教育不断深化的今天,教师作为课程思政实施的关键力量,其角色和使命显得尤为重要。在中职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教学能力,更要具备将思政教育有效融入市场营销专业教育中的教学能力。因此,加强师资建设,促进思政教育在市场营销专业中的深度融合,成为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师是教学改革的直接推动者,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直接关系到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在市场营销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育人情怀。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加强师资建设,学校应充分重视思政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融入。一方面,学校应鼓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增强教师的思政教育意识和能力。同时,学校应建立激励机制,对在思政教育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一方面,学校应培养一支与市场营销专业对口的课程思政专业课教师队伍。这支队伍应由具备市场营销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能力的教师组成,他们既能够深入理解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和需求,又能够准确把握思政教育的核心内容和要求。通过这支队伍的建设,可以加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教学计划,确保思政教育在市场营销专业中的有效实施。
(五)打造有效的教学资源
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愈发显得重要。课程思政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应当与市场营销专业的特点紧密结合,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使思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紧密围绕“课程”这一核心,深入挖掘其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市场营销课程不仅涉及市场分析、营销策略等专业知识,更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教师要以专业知识点、技能点为载体,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特点,使思政教育在市场营销课程中自然呈现,而非生硬添加。这样,课程思政就能更好地与市场营销专业相结合,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
三、结语
总之,为培养高质量的中职人才,教师除了做好专业课教学外,还应重视学生思想觉悟提升,致力推行中职思政教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引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教师要合理构建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精选合适的思政材料,确立恰当的教学模式,以提高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课程思政贯穿教学全过程,让课程思政渗透进每一节课。
参考文献:
[1]王丹丹.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05):46-51.
[2]王新华,王娜.论课程思政改革的价值引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2):52-54.
[3]刘奕琳.推进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02):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