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李红玲

浙江省义乌市宾王中学,322000

摘要: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集逻辑性、实践性、推理性于一身的学科,因此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与关键。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今天,为深入且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更好地保障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教师可以采用高效且科学化的教学策略,依托于新颖且高效化的教学方法,行之有效地培育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切实有效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引导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知识的学习主体。
关键词: 逻辑推理;初中数学;问题情境
DOI:10.12721/ccn.2022.15702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为进一步优化以及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应该注重开展逻辑推理的培养,依托于精细化的教学策略以及教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提升以及优化学生的数学素养。逻辑推理的培养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够全面拓展学生的数学认知,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翁。

一、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性

(一)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因为初中生的年龄较小,往往对于逻辑思维能力比较缺乏,而数学学科因为学科内容的特点,理论和定义比较多,抽象复杂,课堂上教师在进行讲解的过程中,通常强行要求学生对定义进行记忆,而课堂上的学习时间有限,导致学生还没有对教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吸收,教师就开始讲解下一个知识点,学生跟不上教师讲课的速度,会渐渐失去对数学学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在初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许多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进行数学学习,但是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逻辑思维训练,就能够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科成绩的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善于思考的能力。

(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学习内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仅需要教授学生教材中的内容,还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现在的初中生学习数学,每天都需要做大量的习题,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负担,学生在题海战术中感受不到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乐趣,而家长和教师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单纯地以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机械的学习方式,不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学生在繁重的习题压力下,缺乏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思考环境,从而提高教学任务的完成效率,而学生随着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对教材中的内容能更好地吸收和消化,而不是单纯记忆。

二、初中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具体措施

(一)教师需要丰富自身教学方式,提高学习兴趣

随着我国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教学方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进步,而数学教师以前的教学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因此而降低。而教师应该通过丰富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提高,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教材中的内容,促进学生逻辑思维水平的提高。

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时,通过科学方式复习切线性质,教师给出条件:直线AB和圆S相切于C点,让学生通过添加辅助线的方式,以切线作为必要条件,写出添加辅助线之后得到的相应结论,教师将学生的做法写在黑板上,辅助结论1.将S点和C点进行连接,SC垂直于直线AB。2.过S点作直线AB的垂线CD,学生经过学习之后,结合自身的理解和自主思考能够得出多种情况,从而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通过这种思维锻炼方式,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

(二)利用发散性活动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根据数学教材的内容,带领学生进行逻辑思维锻炼活动。教师设计问题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多个角度对提出的数学问题进行解答,对于一些数学题而言,解决问题的方式并不是仅仅只有一个,学生在思考问题答案时,充分发挥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上不能够完全以教师为主导,教师需要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活跃的思维环境,教师和学生进行良性互动,改善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在交流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并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发散性思维对初中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

例如题:已知三角形ABC,Z是AB边上的一个点,连接C点和Z点,使得三角形ACZ与三角形ABC相似,需要加什么条件?教师通过这种一题多解的问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将答案写在黑板上,首先方案1:∠AZC=∠ACB,方案2:∠ACZ=∠B,方案3:AZ∶AC=AC∶AB,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充分锻炼了自身想象力,发散思维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辅助和指导,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

(三)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训练,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数学教师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多种数学逻辑思维训练方式。在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指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锻炼,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面对数学问题的时候,避免受到刻板思维的影响,根据已知条件,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对数学题进行研究和思考,教师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数学题:正方形ABCD中,Q是AB边上任意一点,QU垂直QD,QU=QD。1.求证:BU平分∠CBE。教师为增加学生的解题难度将条件和结论进行调换,2.将条件QU=QD变成结论,而BU平分∠CBE变为条件是否成立?3.将QU垂直QD变成结论,而BE平分∠CBE变为条件,是否成立?对于这种一题多变的数学题,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全面的印象。

三、结语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改变自身的教育理念,优化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好习惯。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提高自学能力,养成健康正确的学习习惯,才能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主,将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和思维活动进行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逻辑思维能力,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小平.基于逻辑推理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15):242.

[2]刘新书.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J].新课程(下),2020(4):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