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武功县猕猴桃种植的气候条件分析及服务措施

​任小锐

陕西省武功县气象局,712200

摘要: 根据猕猴桃的气候和生态特性,在分析猕猴桃生长环境对气候条件要求的基础上,利用武功县的气候观测资料,对猕猴桃种植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武功县;猕猴桃;气象条件
DOI:10.12721/ccn.2021.157026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猕猴桃果是20世纪野生果树驯化栽培的四大丰产果品之一。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居全球之首。陕西是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其产量约占全国猕猴桃产量的70%,占世界猕猴桃总产量的1/3。武功县猕猴桃种植区具备猕猴桃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水分等气候资源条件,但是也是一个气候条件较为敏感的地区。

1、猕猴桃种植气象条件

猕猴桃耐阴,喜光,怕阳光暴晒,故应栽植在阴凉处。武功县猕猴桃的气候条件与国内猕猴桃适宜区的气候条件进行了比较。可以看出,在8项指标中,年平均气温、2-8月降水量、年日照时数、无霜期等8项指标均符合国内优质猕猴桃生长区的气候条件。而7月至9月的相对湿度4项指标均不符合国内优质猕猴桃适生区的条件。

1.1温度

猕猴桃喜阴凉湿润,怕旱、怕涝、怕风。耐旱,不耐早春晚霜。猕猴桃植株对温度的适应性较强,年平均温度为10℃,极端最低温度为-28℃,但早春的寒冷、晚霜期的低温、盛夏的高温常影响猕猴桃的生长发育。

陕西省武功县月度气温变化情况为平均气温13.20℃,极端最高气温为40.3℃(1998年),极端最低气温为-17.7℃(1991年)。2月10日至12月15日,气温稳定通过0℃,全年无霜期315天;4月5日至10月28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持续206天;全年活动积温≥10℃的累计积温为4184℃。

猕猴桃的生长发育阶段也受温度的影响。当温度上升到10℃左右时,幼芽开始发芽,只有当温度高于15℃时才能开花,当温度超过20℃时,就可以结果。在这一时期,整个发育过程大约需要210~240天,期间每天的温度不能低于10~12℃,如果温度达到35℃并持续2d以上,就会造成晒伤,严重时甚至会造成死树。猕猴桃对低温反应比较敏感。1月平均气温在-5℃的地区可安全度过冬季。冬季-9℃以下的低温超过1h,就会造成猕猴桃受冻,推迟春季发芽,降低产量和品质。当最低气温达到-20℃时,树体冻害发生。春季是猕猴桃的发芽期和开花期。在春季叶片发芽期,幼芽若遇到1℃以下的低温,就会遭受晚霜冻害,适宜的地温应在0℃以上,气温应在1℃以上;春季开花期,强降温天气可能会延缓开花功能,即使在盛花期,温度降到12℃以下,开花数量也会大大减少,甚至停止开花。

1.2光照

猕猴桃喜欢半阴的环境。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对光照的要求是不同的。苗期喜阴凉,避免阳光直射,成年树需要充足的光照。猕猴桃属于中等喜光性果树,需要1300~2600h的日照时间,喜欢漫射光,避免直射光。猕猴桃除了在苗期喜欢遮阴,避免阳光直射外,随着树龄的增长,猕猴桃需要强烈的光照,充足的光热时间和光热强度是猕猴桃生长健壮、叶片肥厚、叶色浓绿的必要条件之一。总之,猕猴桃一生需要较多的漫射光照,每年需要1200小时以上的光照。光照过强或过弱,会影响猕猴桃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营养不良,造成落花落果现象。

武功县3~10月平均日照时数保持在136.1~199.9h,日照比例为37%~39%,月平均阴天数为17.3d,8月最低为11.3d,其他天数为阴天数11.6~14.6d,平均总云量为6.1(成)。良好的光照条件可以保证猕猴桃生长和结果的需要。缺点是秋季连续阴雨天较多,日照较少,容易造成枝条生长不饱满,果实发育不良影响产量和品质。

1.3水分

猕猴桃生长要求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2-8月降水量一般要求在350mm以上。武功县年平均降水量为572.5mm,相对湿度为70%左右。武功县3月至10月的月平均降水量在27.4~95.9mm之间,其中3月最小为27.4mm,9月最大为96.9mm。2-8月降水量为381.6mm,基本能满足猕猴桃各生长阶段的水分需求。不利的气候因素是,发生春旱的几率高达94%,夏旱几率高达39%,秋旱几率高达37%,每年平均出现暴雨天数为7天,秋季连续降雨现象几乎每年都存在。连续阴雨等降水分布不均的现象时有发生,对猕猴桃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2、武功县猕猴桃防灾减灾对策

2.1科学规划。

标准园建设应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的原则,合理规划防护林、道路和灌排系统。选择地势平坦开阔、灌溉和交通条件便利的地方建园。避开风口、河道和盐碱地、基础设施差、冷空气易积聚、水淹等低洼地带。根据地势、地貌、规模、机械化程度、气候特点和土壤条件,做好基础设施规划,合理配置车间、生产道路、杀虫灯、灌排管道和田间视频监控设施。科学栽植、标准架式、确保地表稳定,减少风害。大面积的果园采用两排风林,合理安排乔木、灌木、草木在迎风面合理布置。有条件的地块建立喷灌系统,当冷空气来临时进行喷水,减缓降温的幅度,减少冻害的发生。
2.2加强水肥,平衡养分

猕猴桃叶片大,蒸发量大,对水肥要求高。因此,在幼果的发育和膨大期,加强水肥管理非常重要。采收后要适当控制水肥,促进枝条成熟,养分要尽快回流到根部,提高树体抗性,增强养分储备。

2.3合理负载,适期采收

冬季采用 "少枝多芽 "的方法,每株留10~15个母枝,每枝留9~11个有效芽。根据母枝发芽结果,架面均匀分布,每隔20厘米选留1个结果枝,及时疏除密枝、重叠枝、病虫枝及发育不良的果实枝,减少养分消耗。6月上旬,大部分中短枝已停止生长,新芽长到15~20厘米处摘除顶部3~5厘米,以减少风害。挂果后,应根据结果枝的生长情况调整果实数量。生长健壮的留4~5个果,生长一般的留2~3个果,短果留1个果。及时摘除畸形果、病果和伤果。控制好挂果量,叶果比控制在3.3:1。全果期每亩果树产量在2000kg左右。严禁过量挂果,严禁滥用膨果剂。开花后40天左右开始套袋,套袋前果面均匀喷洒杀虫剂、杀菌剂和钙肥。

果实采收是猕猴桃生产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过早或过晚的采摘对猕猴桃的味道和存储都有很大的影响。美味猕猴桃果一般在9月至11月上旬采收,中华猕猴桃的果实在9月至10月上旬采收。

2.4综合防控,及时补救

在早春发芽前后1个月左右,避免修剪时造成外伤。在3月中下旬的萌芽期和展叶期,密切注意天气预报,提前浇水、熏烟、抹白树干,有条件的地区还可以用地膜或防冻剂防止后期冻害。当年新栽幼树时,在土壤未受冻前,在低温敏感根部培植30-35cm的土丘,在土丘上方10cm处剪口,剪口处涂抹伤口修复剂,避免冻害和病虫入侵。对未结果的幼树进行修剪后,用玉米秸秆或稻草捆绑树干,防止风吹和冻害。严禁将未检疫的对象花粉带入园内,避免病菌的长途运输,避免病菌通过修剪工具进行人为传播。冬季修剪后,在发芽前,将3-5波美度石硫合剂均匀喷洒在枝条和树架上。在果园内种植绿肥或经济作物如毛明子、三叶草等低矮的、无病虫害的经济作物,以调节温湿度,改善土壤结构,减少日灼病的发生。暴雨过后,及时查灾排涝,对倒伏的幼树重新绑扎。

3、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知,武功县地区的光、热、水、土壤条件比较适猕猴桃的生长,有利于猕猴桃的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在光照充足、水分充足的条件下,适时播种和选种、合理密植、综合防控是武功县高产稳产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姚春潮,张林森,刘起峰。世界猕猴桃产业生产研究现状[J].西北园艺,2003,(02):54-55.

[2]来鸿云.猕猴桃[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9,71-72.

[3]贺文丽,李星敏,朱琳等.基于GIS的关中彝猴桃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2):20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