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探究群众文化工作分析

仇方良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山口镇人民政府,271038

摘要: 文化振兴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手段,开展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是实现文化振兴的重要方式。本研究从乡村振兴视角出发,探索农村群众文化工作路径,旨在助力文化振兴战略目标落实。
关键词: 乡村振兴;群众文化工作;路径分析
DOI:10.12721/ccn.2023.159270
基金资助:
文章地址:

“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共十九大关于推进农村发展的重要决策。乡村振兴视角下,我国农村地区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上成果显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民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城乡在“两个文明”建设水平上的差距依然较大,经济发展水平有差距是一方面,农民群众在文化自信以及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认知上都有欠缺,全新的乡村文化环境尚未形成,农民群众文化建设意识薄弱,文化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文化活动对农村群众吸引力不足,并且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专业能力仍待提升。对此,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开展中要确立乡村振兴视角,整体规划和设计,增强文化服务效果。

一、增强活动宣传力度

想要提高农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需要通过活动宣传手段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扭转他们落后的文化观念,让农民群众能够充分认可和支持群众文化建设工作[1]

首先,建立专门的农村文化宣传组织队伍,适应农村环境开展方式、内容都适宜的宣传工作;其次,增强主动服务意识,利用社交软件建立农村、农民和文化宣传组织的三位一体的宣传体系,发挥新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共享上的优势;再次,完善宣传工作机制,注重技术创新,整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化文化宣传工作机制,提升主动服务能力,提高服务工作效率;最后,宣传工作和当地的文化产业、教育紧密结合,做到因地制宜。

通过开发和利用适宜的宣传工作手段,改变农民群众的文化观念,完成从“要我参与”到“我要参与”的文化活动参与意识转变。

二、挖掘地域特色文化

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必须体现地方特色,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工作者要主动挖掘地方特色文化,组织充满人文气息、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契合当地群众的喜好[2]。具体来说,这些文化活动要通俗、生活化,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比如组织一些传统民间文化相关的特色文化节目,让群众深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地方文化的亲切感,比如结合地方民间技艺、文化名人、历史古迹等开展主题文化活动,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适当创新,运用全新的艺术表现方式,激发群众的活动参与热情。

三、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

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下,我国农村社会生活展现出新面貌,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精神生活层次在不断提升,这是新时期农村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的一大挑战。因此,乡村振兴视角下的农村群众文化工作方式、工作观念都要实现创新,在文化活动形式上也不能只限于乡村表演,具体来说可以根据农民当前的生活、生产实际丰富文化活动形式,比如邀请农业专家开展农业生产与经营讲座活动,提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建议,当然除了线下文化活动外,还可以开展线上文化活动,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云演出”方式,实现“政府采购、送戏下乡”的文化惠民演出。

通过多渠道丰富农村文化活动形式,农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并且使他们获得新体验,增强了文化活动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

四、重视建设人才培养

首先,通过专业文艺培训培养乡村文艺骨干。我们在调查工作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并不缺乏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很多时候他们只是存在怯懦、回避的消极心理,严重缺乏一个积极、有活力的载体去刺激和引领他们。基于此种情况,我们建议在农村积极组织群众文化志愿者队伍,鼓励和培养农村文艺爱好者和有文化特长的群众,通过专业培训把他们培养成文艺骨干,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激活普通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其次,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相关部门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人育人”及“引进”和“提升”并重的原则[3],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参与乡村群众文化建设工作,夯实组织基础,不断为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事业注入“新血液”。

五、推动文化建设工作与产业发展的融合

各有关部门在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中要树立产业融合意识,助力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形成文化创意,引领群众文化工作创新发展。具体来说,地方应该主动实施“文化+旅游”“文化+农业”“文化+特色小镇”等文化建设模式,使农村群众文化建设与旅游产业、乡村建设、特色农村实现深度融合,突出文化创意,同时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同时为农民增收。此外,地方传统手工艺、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力度要加强,突出历史印记、地域和民族特色,彰显文化传承理念。

通过上述举措,让文化建设、产业建设双轨并行,在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中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增强地方特色文化的影响力。

结 语:

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振兴是关键内容也是重要举措,关系着农民文化生活品质提升与文化素质发展,关系着地方文化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当前,我国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效果不理想,文化建设脚步落后,农民群众文化意识淡薄、文化设施有待建设、文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单一、人才队伍建设不足,面对这些现实问题,我们要主动应对,开放文化建设工作视角,关注农民群众真实的文化生活需求,组织有特色、切实际的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提升文化服务水平。

新时期,我们要将农村群众文化工作看成一个项目工程,把它当作攻坚战来打,有序推进,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始终坚持走群众路线,加速建成经济发展、文明和谐的新农村,改变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匮乏、文化素质低下的落后状态,及早完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谢晓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群众文化服务工作研究[J].新农业,2021(20):88.

[2]耿达,罗婧.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困境与进路[J].领导科学,2021(14):103-107.

[3]张开国.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如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J].青春岁月,2021(1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