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工业是国民经济和城乡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材料工业,玻璃广泛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面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玻璃行业面临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再加上环保任务的艰巨,使玻璃产业亟须转型升级,破解发展困境。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制造业的回归、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以及经济新常态的到来对整个产业发展的战略构思都为玻璃产业的转型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行业组织应该从以往的重建设重外部扩张中向重组织管理、重精细化管理转型。
一、企业资源计划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简称ERP)系统是一种集成的软件系统,旨在帮助企业管理其资源。
它可以协调各种不同的业务流程,例如供应链管理、采购、库存管理、财务和人力资源。通过使用ERP系统,企业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其资源,从而提高生产力和效率。此外,ERP系统还可以提供实时数据和分析报告,帮助企业做出更明智的商业决策,实现更好的质量控制、减少错误和浪费、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增强企业品牌价值。
为了更好地解决玻璃日常生产经营管理(错单、漏单、补片)以及收款不及时等苦恼。生产一片混乱,产量不清楚,发货尺寸不对,已发未发数量不准确,客户交货不及时,财务收款情况不了解等情况,做为玻璃深加工企业的行业特殊性,特别是玻璃深加工行业产品属易碎品,且大多数情况下不可再利用返工,再加上玻璃的厚度、规格、加工工艺等种类繁多,企业紧急插单、补片等现象,半成品与成品管理混乱,从而造成企业原材料、人工、水电、以及机器损耗等资源的浪费,导致成品率不高,结合其行业特点,对于全面推行信息化管理尤显重要。根据玻璃深加工企业的生产流程及特点,有效帮助企业管理层了解各方面信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产品合格率等。对各类销售单据、生产单据进行专业数字化管理,减少各环节的操作差错,追踪每一片玻璃的加工生产责任人,使销售数据和生产数据能够快速的统计和查询,能够快捷地查询生产单加工进度情况;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保质保量的完成生产任务。
二、生产管理(ERP)系统功能
企业ERP系统各模块的设计以协同工作、数据共享为目的,解决了分散式系统中数据冗余和数据不一致的问题。由于能在整个系统内实现数据的共享,许多高级功能,比如全局搜索、全局行动列表和全局业务地图等支持不同应用模块间的数据整合和信息重组的功能,都可以作为标准功能予以实施。
我公司专门引进生产管理(ERP)系统,涵盖了钢化企业生产管理所需的全部功能,从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及管理的角度能够实现整个钢化企业的管理需要,从生产方面讲:实现了从客户报价、接单、预收款、下单、审核、生产(包括切裁、磨边、钻孔、清洗、钢化、夹胶、喷砂、中空、入库等工艺流程及破损补片)、发(送)货、收款结算等流程的全信息化管理;另一方面从后勤生产管理方面讲:实现了销售(员)业绩统计、工作量计件统计、生产计划排产以及生产进度查询;同时也对应产生了客户往来应收账款,有效的管理客户欠款情况,及时的提醒业务人员催款,缩短资金的回收周期。
本管理系统从程序模块来说,本系统包含了:系统管理、销售与财务、生产加工管理、生产计件、生产作业、铁架管理、库存管理、决策支持等模块,同时还能与其它第三方软件及设备接口(如:优化排版软件、切割机、钢化炉等)程序提供数据接口。
(一)客户订单管理
客户订单数据(玻璃尺寸、用量、安装位置等)手工录入;
客户订单数据(玻璃尺寸、用量、安装位置等)从EXCEL导入;
客户订单审核,订单审核后任何人不得随意修改客户数据,保证客户通过数据网络安全。
快速修改订单产品价格;
玻璃上印刷的标签:标记内容包括:玻璃尺寸,玻璃的用量,计划计划号,客户名称,玻璃类型,交货日期,处理要求,安装位置和条形码
(二)铝隔条优化排样
软件企业可根据成品玻璃尺寸可以自动分析计算铝隔条长度和用量;排样软件可以针对所得到的铝隔条的尺寸进行优化,其量达到节省铝隔条用量的目的。
(三)成品玻璃入库、出库管理
当成品玻璃存储,用户可以自动地通过扫描在玻璃中产生它有一个单一的存储处理在玻璃上良好的产品标签;成品进行玻璃发货出库时,用户信息可通过扫描技术成品上的标签来自动控制生成出库单。
(四)成品玻璃发货管理
软件可根据出库记录,自动生成带“收据“的发货单
(五)客户收款管理
软件可以记录每个客户,每个收款情况;
软件可以统计每个银行和账户,任何时间段的回款记录;
软件可统计每一个客户、任意时间段的收款记录;
软件随时生成任意客户、任意时间。
三、生产管理(ERP)系统的实现
需要注意的是,ERP系统的实现需要充分考虑企业的特点和需求,以确保系统的有效性和可用性。对于企业来说,ERP系统的实施不仅是技术问题,还涉及到组织、管理、文化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因此,企业在实施ERP系统时,需要全面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确保项目的成功实施。
ERP系统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论证与规划
在实施ERP管理系统之前,企业需要充分论证和规划。这个过程包括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信息系统、管理需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估。通过充分论证和规划,企业可以确保ERP管理系统的实施方案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
(二)选型与实施
选型和实施是关键步骤。在选型阶段,企业需要考虑ERP系统的功能、可靠性、扩展性、易用性等方面,从而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ERP管理系统。在实施阶段,企业需要充分准备,包括项目组建设、数据迁移、软硬件调试等方面。同时,企业需要与ERP管理系统的供应商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实施过程的顺利进行。
(三)培训与推广
ERP管理系统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因此企业需要给员工提供充足的培训和支持。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更好地了解ERP系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从而提高系统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企业需要通过多种方式推广ERP管理系统,如内部宣传、演示会等,从而增强员工的使用信心和积极性。
(四)运维与升级
运维和升级是ERP管理系统实施的重要环节。在ERP管理系统实施之后,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运维机制,包括日常管理、维护保养等方面。同时,ERP管理系统的升级也是必不可少的,可以保证系统的功能与技术不断更新和完善,适应企业的变化需求。
四、结语
随着企业的信息化需求的扩张,企业ERP系统的功能已经从过去的生产管理领域拓展到业务,项目等领域,企业呈现出一个一体化管理的信息需求;这推动了企业ERP系统向前发展。
超越传统的进存销管理功能,将系统的功能延生到业务、财务、项目领域;从生产到管理,全面覆盖企业管理,汇总企业信息流,改变了过去信息隔离的局面,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将企业ERP系统的功能最大的发挥出来。只有具备了这些功能的新一代企业ERP系统才能满足当代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需求。
作者简介:汤晨(1990年10月出生)、女、籍贯(浙江杭州)、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理学硕士学位、现任杭州中力节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职务,研究方向(企业生产运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