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下载
乡村振兴 助农有我--基于新媒体技术背景下《市场营销》课程思政的研究与实践

李明浩 姜炳宇

烟台理工学校,261400

摘要: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中职学生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也获得了思政教育的实践素材。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实践中,让中职学生在助农、扶贫实践中接受思想教育,是帮助学生思政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举措,也是烟台信息工程学校课程思政创新的重要表现之一。
关键词: 思政教育;乡村振兴;课程思政;市场营销
DOI:10.12721/ccn.2024.157065
基金资助:该论文是基于山东省职业院校首届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文旅融创乡村振兴新媒体创客平台”项目内容,受山东省级财政资金支持(省财政拨款12万元),平台项目编号:山东省教育厅(鲁教师函【2023】70号第73项)
文章地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员、全程和全方位育人。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探索市场营销课程思政的新模式,是电子商务专业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之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我们中职学生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也获得了思政教育的实践素材。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市场营销课程思政实践中,让中职学生在助农、扶贫实践中接受思想教育 [1],是帮助学生思政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举措,也是烟台信息工程学校课程思政创新的重要表现之一。

一、项目介绍

从2018年起我们跨越学科,将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进行整合,组建了新媒营销团队,并启动《市场营销》课程思政改革,并推进了相关配套教案、教学资源以及工作页的编写。将乡村振兴助农项目融入到市场营销的课程教学当中。教研组教师结合新媒体营销技术对该课程进行改革,定期开展集体研讨,充分分析学情并结合时代新农村建设的需求,采取项目教学的形式,改革教学内容,进行“教师、教材和教法的改革。[2]

《市场营销》课程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市场营销基本原理,主要包含市场营销战略即运用营销知识进行乡村振兴的规划定位,以及乡村振兴的“4p”策略。另一部分主要是在熟知市场营销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营销技术进行助农行动。

二、实施效果

为了深入研究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营销知识,我们深入莱州电商物流园,进行8次累计8天的培训学习。我们学习“剪映视频教程”52个,从玩法、摄影、视觉、模板、卡点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学习。我们利用“抖音创作者学院”从定位到设计,从直播间布置到背景音乐设计,从人气提升技巧到粉丝维护的秘诀等都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和学习。为了综合运用电子商务的新知识,搭建电子商务的旅游平台,我们深入马家庄、杏花村、桃源山庄、河套湿地公园等进行了20余场次的调研采访。

我们的市场营销教学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微信营销中我们从我们周边的豪润果业,莱丰网两个通过微信营销的成功案例为出发点,深入剖析了豪润果业,通过微信营销成功的本质内容。编制了微信营销校本教材,带领学生建立了微信营销群十个以上,打造微信营销个人IP15个,学生帮助家长通过微信实现盈利2500元。以抖音为代表的短视频营销,我们成立了电商营销团队,为“中国莱菜”项目做营销推广,制作营销推广海报10个,营销推广视频20个,抖音视频若干。

同时,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我们深入莱州市郭家店镇返岭子村、文峰路街道前宋家村进行助农直播,实现直播带货为农民增收5000余元。

三、项目特色

1.锤炼营销思维,解决创新能力不强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对学生硬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学习,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本课程改进了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采取“真项目+真分析”的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生活,聚焦新农村建设。学生学习过程“真落地”、学习热情“看的见”、学习结果“能应用”。有了真项目的引导,学生能够真思考、真分析,真正提升了营销思维,培养了创新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通过课程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创新的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成才观,树立正确的商业伦理观。

2.锤炼营销技能,解决职业素养不高的问题,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国家发展政策带来的机会

采用“真基地+真实践”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深入乡村农业基地进行调研,通过新媒体营销实战,解决学生学习技能落地的问题。学生不断从人民群众身上汲取智慧和力量,增强创新本领,锤炼了营销技能,接受了劳动教育,解决了职业素养不高的问题。借助新媒体农产品营销实践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国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对于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国家发展政策带来的机会

3.锤炼营销方法,解决责任担当不明的问题,

采取“真路演+真专家”的方式,通过对接引入企业专家参与课堂教学方式进行产教融合。学生参与项目路演,企业专家进行实战点评,学生进一步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最后发布到网络平台进行市场检验。该方式锤炼了学生的营销方法,提高了学生责任担当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小能人”。新媒体营销的共享、共赢特点,能培养团队合作、参与奉献、互帮互学精神。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沟通,共同参与,互帮互学,积极奉献,提高团队责任感。

四、取得的成绩

在“乡村振兴、助农有我”课程思政的项目指引下,我们新媒体营销团队完成了

(1)“烟台市职业教育“十三五”课题2018年课题:《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拓展电子商务教学内容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2)选送的《在希望的田野上-夯实营销基础,助力乡村振兴》获2021年全市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取得了一等奖。

(3)选送的《视频与直播营销-启航非遗新征程 非遗铸魂乡村梦》获2022年全市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取得了一等奖。

(4)选送的《数智赋能乡村营销》获2023年全市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取得了一等奖。

(5)2023年11月,申请的首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文旅融创乡村振兴新媒体创客平台”正式通过山东省教育厅验收认定。

今后,我们新媒体营销团队将继续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在完成助农任务过程中,更多地走进田间地头,体验劳动过程,做到知农、助农,爱农,塑造劳动精神。

同时,我们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努力做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不断增强“四个自信”,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引导学生成为创新型、复合型的高级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先梅.把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10):18-21.

[2] 田传信.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政教育实践育人模式及其价值[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3,(2):10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