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立德树人在渗透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教师要树立新型教育教学观,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时刻关注我国教育目标走向,教育不能只有知识讲解,在课堂设计中,要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整个体育课堂。同时,教师要勇于创新,尝试采用各种教育教学方,以调动学生的方式方法,克服消极因素,向学生灌输积极因素。
1.新课改下“立德树人”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渗透的难点
1.1体育教学受关注度低
在当前中学的教育中,通常将知识培养作为重点,对体育教学活动关注度比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立德树人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实现。关于体育教学工作方面,在大部分中学领导看来,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运动技能,政治课等课堂负责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由于领导层对德育教育关注度比较低,这是致使体育教师也很难重视立德树人思想的落实。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不注重设置专门的德育练习板块,教学模式缺乏系统性。在学校现行的教学政策文件中,关于体育教学的内容方面,未将德育政策加入进来,严重影响了教师教学活动的主动性。
1.2对德育价值认知存有不足
课堂教学的效果会直接受到教师执行力的影响。在进行中学体育教学工作时,大多数教师都认为应当落实立德树人思想,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都缺乏落实立德树人的执行力度,在教学目标中未加入德育元素,也不注重将有关的执行模块加入到教学内容中,教师所运用的教学方式方法不够多样化,在体育课堂中,只是对于对有关的运动技能做出讲解,不注重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德育因素。德育价值知识体系所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具备非常严谨的逻辑,通过德育教育活动,能够对社会与个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关于德育价值的认知方面,大多数体育教师的认知不够全面,存有一定的偏差,不能够充分掌握德育的价值,也不注重积极开展学习活动。
1.3缺乏体育育人文化环境
伴随着中学体育的进步,中学体育教学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当代学生的思想品德与精神层面,许多因素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如:竞技体育的特点、国家对体育的关注度等。当前,中学所进行的体育竞赛比较少,教学内容不够多样化,只是推行阳光体育与全民健身。由于体育教学环境不够良好,硬件资源较为缺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体育参与的主动性。在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中,通常只是重视运动所产生的表面效应,不注重学生思想的培养,在体育教师看来,体育活动就是为了学生的放松与娱乐,不重视体育的育人功能,影响了立德树人在体育教学工作中的落实效果。在体育教学工作中,大多数中学硬件设施不够完善,缺乏充足的政策、设施与资金保障,致使立德树人理念很难对学生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2.新课改下“立德树人”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渗透措施
2.1将立德树人融入日常教学中
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考虑技能传授和身体练习中德育知识融入的重要性。教师在深刻认识到技能传授、身体练习是课堂教学“主心骨”的前提下,在技能知识学习和身体练习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把握好技能讲授环节,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输出德育教育知识。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紧密联系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向学生展示德育教育知识,巩固学生对德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帮助学生实现健康成长。当前,在深化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要高度重视于技能传授、身体练习中影响学生思想品德,培养学生德育素养。同时教师要勇于创新,尝试采用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中要多运用鼓励式语言进行教学,采用趣味性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提前备好课,提前选好适合中学生发展并能够调动学生的方式方法,克服消极因素,向学生灌输积极因素。例如,在跑步的教学中,由于项目的枯燥、疲累,学生往往会表现出消极害怕的心理。面对这些问题,教师应以鼓励为主,为学生耐心讲解跑步的技术要点、呼吸特点等。当学生真正认识到跑步对身体的帮助以后,将在无形中改善他们的不良心理,树立运动自信心。教师在知识点教授中要有针对性地融入德育教育知识,加强团结协作,相互竞争与促进,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教育,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意志品质。
2.2开发机能训练中的德育元素
身体机能训练是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身体机能训练进行德育教育,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实际训练中,教师不能将全部精力放在学生体力训练上,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坚持力、勇气、毅力、耐心等素质发展,要重视以鼓励为主,以沟通为核心,积极互动,让学生树立明确的训练目标,在目标驱动下坚持不懈参与训练。体育教育中的德育教育,因体育运动灵活多样,要根据体育运动项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以促进德育教育的全面渗透。实际训练中,教师可以充分考虑中长跑运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良好品格,发挥集体性运动项目的优势,针对学生的团结互助意识、合作意识进行培养,发展学生集体主义精神。教师要耐心地指导学生,引导学生保持放松的心态,针对学生的问题,找出原因并及时纠正,教导学生只有自己做出改变,适应彼此,才能最终实现目标。训练中,学生能够认识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不以自我为中心,以集体利益为先,养成热爱集体的精神,完成德育渗透。
2.3重视榜样激励
在教育中,榜样的作用很重要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代教育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取得较好的德育渗透效果,需要发挥好榜样作用,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形象,驱动他们向榜样看齐,努力奋进,养成良好的体育精神。实际教学中,教师时刻关注,对学生优点予以肯定,逐步把他们树立成为榜样,促使其他学生主动学习,反思自己的德育品质,主动改正不良行为。好的学生形象能指引学生自觉进行自我约束,往正确的方向发展。另外,教师也要当好榜样,用自己的能量,真正去贯彻立德树人。过程中,要落实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成长。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德育素养,规范自身言行举止等,重视文明礼貌用语,努力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素养。
结语:新课改下,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工作,通过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可以促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能够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起到良好的锻炼作用,还能够有效保障立德树人目标的落实。伴随着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继续强化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文章依据我国中学体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况,分析了中学体育教学工作中,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指出了教学工作中的困难,并制定了立德树人的实现措施,旨在更好地推动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孙安军."立德树人"理念下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咨询,2019(26):85.
[2]郭福泉.浅谈如何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贯彻"立德树人"[J].体育时空,2018(2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