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是女性十分特殊也是一个全新的生理周期,在妊娠的过程之中,孕妇无论是在心理方面,还是在生理方面,都会或多或少地出现一些变化,尤其是在分娩的过程之中,心理因素所发挥的作用往往不可忽视,尤其是对于大多数孕产妇来说,她们对于分娩以及妊娠的相关知识都缺乏足够的了解以及认知。而现阶段,市场上专业认证的孕期图书又处于相对缺乏的状态,这也会导致孕产妇对孕期健康的理解出现一定程度的偏差,进而导致妊娠期间以及分娩期间孕产妇出现一系列担忧以及恐惧等方面的负面影响,进而给产程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基于上述情况,在妇产科护理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探讨孕期健康教育护理方式的价值则十分有必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接诊的60例妇产科患者划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包含的患者例数均为30例,对照组患者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8例,产妇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31.3 ± 2.4)岁,观察组患者中,初产妇21例,经产妇9例,产妇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1.5 ± 2.3)岁。
1.2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的护理中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孕产妇在进入到医院之后,护理人员需要辅助孕产妇完成血压监测、胎心监测、产程监测等,并且针对产妇做好临产指导的相关工作。在孕期阶段,需要对孕产妇身体的各项指标进行仔细以及严密的观察,尤其是在产前阶段需要注意的一系列事项以及饮食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需要提前对孕产妇进行介绍。
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方法的基础之上,观察组患者还需要接受孕期健康教育护理,具体包括孕早期的健康教育护理、孕中期的健康教育护理以及孕晚期的健康教育护理三方面:
首先,从孕早期的健康教育护理的角度来进行分析, 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孕周在6至12周的孕妇,具体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在孕期阶段需要做好针对孕妇的孕期健康知识宣教工作,尤其需要针对胚胎生长以及发育的过程向孕妇进行详细的讲解,使孕妇在妊娠期间对于母体所发生的变化能有初步的了解,尽可能地减少孕早期孕妇在面对自己身体各方面变化的时候产生不安的情绪以及疑虑的心理,要叮嘱孕妇定期接受产检,做好检查内容的发放工作,同时将检查的时间制作成手册发放给孕妇,方便她们在孕期进行自我管理的过程之中随时进行对照。第二个方面的内容是在孕早期阶段做好针对孕妇的心理指导,由于女性在进入到孕期阶段之后,心理活动方面也会出现较大的起伏,非常容易出现抑郁以及焦虑等相关方面的负面情绪,因此,要将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的重要价值普及给孕妇,教会其基础的心理调节的方法,促进其心理调节能力的有效强化,促使孕妇能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之下以及自我的疏导之下,尽可能地消除或是减少自身潜在的心理障碍,要叮嘱孕妇家属也能更好地参与其中,使得孕早期的孕妇能更多地感受到来自家人的关爱。第三个方面指的是孕早期阶段的行为指导,尤其是对于孕妇在妊娠前存在的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要积极地指导她们进行改正,包括一些孕妇在孕前存在的抽烟、喝酒等不良习惯要严格进行杜绝,孕妇在孕早期阶段需要避免私自使用不同类型的药物。如果受到身体原因的影响需要服用药物进行治疗,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之下进行。
其次,从孕中期的健康教育护理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孕周在13至27周的孕妇,具体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要针对这一阶段的孕妇做好生活方式指导的相关工作,要叮嘱孕妇在这一阶段衣物需要尽量保持宽松,在方便排汗的基础之上,尽可能地避免衣着过紧的情况之下,胎儿正常的生长活动相应地受到限制,要经常使用温水对身体进行擦洗,经常进行内衣以及内裤的更换,皮肤要保持洁净,降低痱子等方面问题的发生概率。乳头需要经常使用肥皂进行擦洗,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乳头表皮的厚度,使得产后婴儿在实际对乳头进行吮吸的过程之中,乳头自身能具有较高的耐受度。第二个方面是要做好针对这一阶段孕妇的营养指导工作,孕中期阶段也是胎儿快速生长的一个阶段,因此,胎儿在这一成长过程之中,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也在持续提升。作为孕妇自身来说,一方面要保证自身膳食的平衡度,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大营养的摄入力度,尤其需要对于钙、铁、镁、硒、碘等相关方面的微量元素加大摄入的力度。第三个方面是要做好针对这一阶段孕妇的运动指导工作,孕妇在这一阶段需要有意识的提升自身的运动量,可以多到空气清新、花草茂盛的地方参加体操、散步以及瑜伽等相关方面的运动,通常情况下以有氧运动为主。
最后,从孕晚期的健康教育护理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其主要针对的对象是孕周在28周以上的孕妇,具体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要做好针对孕妇的分娩指导工作,使孕产妇对于自然分娩的相关知识能产生深度的了解,使得孕妇能明确自然分娩本质上属于一个十分正常的生理过程,使她们对自然分娩的优势能形成更加深入的认知。尤其是在自然分娩之前,需要提前将相应的镇痛方法介绍给孕妇,使其选择自然分娩的意愿能真正得到有效的提升,促进其自然分娩信心的有效强化。第二个方面是要指导孕妇掌握母乳喂养的相关技巧,尤其是对于母乳喂养所具有的优势要详细地向孕妇进行介绍,使孕妇能了解奶粉和母乳之间在成分方面的区别,促使更多孕妇在分娩之后能选择母乳的方式对胎儿进行喂养。第三个方面是要指导孕妇在产后阶段做好康复,针对分娩之后生殖器官所发生的变化要详细地向孕产妇进行介绍,同时教会她们一些产后心理疾病预防的方法、安全度过产褥期的一些措施以及产后感染的预防措施,对其产后形体的恢复以及产后营养的补充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以及支持作用。要定期针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每周医护人员都需要了解孕产妇健康知识掌握的情况以及她们的心理状态情况的,同时有意识地评价她们的生活习惯,每个月都需要落实一次阶段性的评价,依托团队成员的反馈结果,不断地对护理计划进行完善。
1.3临床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后孕期健康知识的知晓度情况以及整体的产程时间、住院时间进行相应的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孕期健康知识的知晓度情况
表2对比两组患者的产程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3讨论
对于女性来说,妊娠阶段是一个都需要经历的生理阶段,同时又是一个具有较高特殊性的生理阶段,但是,对于很多初次分娩的孕产妇来说,由于她们自身缺少分娩的相关经验,加之受到身体上疼痛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非常容易出现一系列的负面情绪[1]。这不仅会对孕产妇正常的分娩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同时,对于孕产妇结束分娩之后的恢复同样十分不利。如果对于她们的情绪无法实现正确的引导以及疏导,那么,在这一阶段孕产妇则非常容易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导致孕产妇因此而失去生命[2]。
从相关研究结果来进行分析,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护理之前,她们的健康知识知晓度整体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接受护理之后,两组的健康知识知晓度水平均有了一定幅度的提升,但是,相比之下观察组患者的提升幅度则更加明显。而在产程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对比方面,观察组患者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均整体更短[3]。由此可见,孕期阶段针对孕产妇实施健康教育,不仅能使得她们对于相关的知识具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使得孕产妇的住院时间以及产程时间都得到有效缩短,进而使得护理工作的开展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由于很多孕产妇对分娩的相关知识都缺乏足够的了解,对于孕期阶段遇到的一系列问题都无法做到从理性的对待,加之受到传统观念所带来的影响,认为分娩本质上是一个痛苦而且漫长的过程,进而对分娩产生抵触以及恐惧等方面的负面心理,这也会对孕产妇的分娩以及预后产生一系列的不良影响。而在针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之中,通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将孕期健康教育的相关内容贯穿至妇产科患者从妊娠到分娩的全过程之中,在有计划、系统以及有组织地对孕产妇的行为进行干预的基础之上,使其能在构建健康观念的基础之上,更好地实现对于卫生保健知识的掌握。在自身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行为的选择过程中,更好的从自身的身心健康角度出发,使得孕期以及分娩阶段潜在的各类疾病的发生率、所面临的危险因素、致病因素、伤残风险都能得到有效的降低乃至于消除,促进孕妇生活质量的有效提高,并且合理的评价相关的护理效果。孕期健康教育要结合妊娠不同阶段孕妇对健康知识掌握的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模式,通过孕期健康知识的宣教,不仅能使得孕产妇对生命的过程以及生命的起源有更加深入的认知,同时,也能使得孕妇对妊娠的恐惧能得以有效地减少。所谓的心理指导,主要指的就是在充分了解孕产妇情绪变化以及心理状态的基础之上,从心里的层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疏导,使其潜在的不良情绪能得到有效的释放,进而使得孕产妇的不良行为以及不良情绪都能得以有效地减少。而在实际针对孕产妇的日常生活方式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通过有效提升孕产妇在生活作息、日常饮食以及运动方面行为的规范度,使得孕产妇以及胎儿的身体健康能得到有效强化。而所谓的护理效果评价,主要指的就是通过对家属以及患者进行相应的调查,对其孕期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充分的了解,进而达到对后续的护理计划进行有效完善的目的。借助孕期健康教育的方式对孕产妇进行干预,不仅能使得孕产妇对孕期健康知识实现更好的了解以及掌握,还能使得孕产妇住院的时间以及产程都得到有效地缩短,护理效果十分显著。